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艾滋(AIDS)的主要防治手段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ART可以抑制艾滋病毒(HIV)的复制过程,能长时间地有效减少HIV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效控制HIV的传播。 ART目前还无法完全清除患者体内的HIV病毒,一般患者在ART中断后体内的HIV病毒会进行反弹,因此需要进行终身服药治疗。随着抗病药物研究的发展,新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不断涌现,本文对AIDS的治疗现状、治疗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 标签: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病毒作为一类病原体,具有的高传染性、高变异性的特点,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危害。长期使用单一的药物不仅容易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也会给治疗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天然来源的植物作为药物,具有的毒副作用低、疗效显著等优势。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常见中药抗病作用作出了深入研究。

  • 标签: 常见中药 抗病毒 作用
  • 简介:【摘要】 抗病药师病毒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开发,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的药物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抗病药物的药理、临床、毒副反应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临床常见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抗病药物发展做以介绍。

  • 标签: 抗病毒药   核苷类似药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抗病毒药物发展 
  • 简介:摘要:病毒存在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病毒感染造成几次大规模瘟疫,人类和病毒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对抗病的有效方式有疫苗和抗病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病药物大多存在耐药性强,毒副作用较大,所以研发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抗病药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目前常用的抗病药物及其应用,希望能为抗病药物的研究和临床使用提供一些思路和理论依据。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应用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在接受临床药物抗病治疗过程中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前两年服用艾滋抗病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84例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对比 3组艾滋抗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药物主要有:齐多夫定( AZT)、拉米夫定( 3TC)、奈韦拉平( NVP)、依非韦伦( EFV)、替诺福韦( TDF),在这些药物中选取成 3组治疗方案且采用双盲法随机分配患者为:甲组选用 AZT+3TC+NVP( 28例)、乙组选用 AZT+3TC+EFV( 28例)、丙组选用 TDF+3TC+EFV( 28例)。结果:在分析资料报告中发现,三组治疗方案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白细胞数减少、药疹、胃肠道反应、脱发、皮肤干燥、肝功能损伤等。但是三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接受艾滋抗病治疗药物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方案,并且医生要依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情况,谨慎选取高效的治疗药物组以及药物剂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成年艾滋抗病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感染艾滋的患者150例,分析患者的生存的情况以及影响的因素。使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选取的150例成年的艾滋病患者中有121例正在治疗,其中有10例进行转诊,有5例患者停止用药,有14例患者死亡。年龄大于等于20岁,WHO的临床分期为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时l期至Ⅵ期,多数发生过机会性感染,经抗感染后可服用抗艾滋病毒药,感染原因为异性或者同性性途径感染,部分是经静脉吸毒而感染。结论成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有年龄,WHO的临床分期,感染途径,抗病的治疗方法,服药的依从性,经济状况,家庭朋友以及社会的支持等。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教育在艾滋抗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乐至县接受抗病治疗的400例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研究时间:2019年02月至2020年02月,将400例艾滋感染者和病人分层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艾滋知识宣传措施,实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措施,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艾滋病毒抑制率。结果:治疗依从性:实验组治疗依从性相较对照组显著偏高,P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健康教育 作用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菊蓝感冒冲剂对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和腺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方法:用鸡胚孵育法,进行菊蓝感冒冲剂对流感甲型、乙型病毒的直接杀伤及抑制病毒繁殖作用,用传代Hela细胞的细胞培养法,研究菊蓝感冒冲剂对腺病毒3型的直接杀伤及抑制病毒繁殖作用。结果:菊蓝感冒冲剂对流感甲型、乙型病毒的直接杀伤及抑制病毒繁殖均有明显作用(P<0.001),对腺病毒3型的繁殖有抑制作用,而对腺病毒3型的直接杀伤作用无效。结论:菊蓝感冒冲剂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流感甲型、乙型病毒和腺病毒3型的作用。

  • 标签: 菊蓝感冒冲剂 抗病毒作用 抑制作用 腺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抗毒方案对艾滋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抽取我院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间收治的 60 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奈韦拉平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 , 比较两组 CD4 + 淋巴细胞计数和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同组患者 CD4 + 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变化明显增长( P < 0.05 ); 两组患者同一时间段 CD4 + 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 P > 0.05 ),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P > 0.05 )。 结论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不同抗毒方法在临床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可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抗毒药物 艾滋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艾滋抗病治疗中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58例,参照组29例患者选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29例患者在选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个案管理模式,最后比对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比对(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艾滋病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抗病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取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治疗,研究组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CD4细胞计数数量更高;研究组病毒完全抑制率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治疗期间,抗病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病情的控制、在本次研究对比的两种方案中,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治疗的综合效果更好,且这一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 齐多夫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抗病治疗艾滋病患者配合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0月至2023.10月我院门诊接受抗病治疗的6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者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用药依从率差异显著,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门诊艾滋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作用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抗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门诊 抗病毒治疗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HIV感染及AIDS患者共14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管理研究。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均为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个案管理。对比两组管理后体液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配偶检测治疗率结果:经实施管理3月后,观察组hs-CRP、TNF-α、Ang-Ⅱ(含义?)及CD4+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HIV AIDS 抗病毒治疗 个案管理
  • 简介:摘要:慢性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抗病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抗病治疗期间,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护理评估和监测、患者教育、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加强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 丙肝患者 抗病毒治疗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从非典型肺炎病毒、埃博拉病毒到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直是严重危害全球健康的主要种之一,再加上新兴和不断复发的病毒给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务之急是对于广谱抗病药物的研发。目前可用于广谱抗病药物主要包括硫酸酯化多糖、金属纳米粒子、干扰素和蛋白抑制剂等。

  • 标签: 广谱抗病毒药物 硫酸酯化多糖 金属纳米粒子 干扰素 蛋白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