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单发或多发骨折先用钢丝做颌间固定再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固固定术,对患者术后的咬关系、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及伤口愈合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8例患者手术伤口一期愈合,32例术后面形及咬合关系均恢复达到满意,6例经颌间牵引、调颌术后一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咬颌,术后张口度≥37mm,全部病例3个月后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固固定效果可靠,对颞颌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愈合良好等优点,是一种优于传统颌面骨折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术 小型钛板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治疗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8~83min,平均46min。术后住院2~4d,平均3.5d。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腹腔镜手术 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
  • 简介:目的对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腔镜下乳淋巴链切除术与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合于乳腺癌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的术式。方法取2004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共97例,其中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腔镜下乳淋巴链切除术(腔镜组),47例实施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开放组)。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的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人组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器官损伤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腔镜组术后72hVAS疼痛评分比开放组低(Z=2.26,P=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入组患者均无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腔镜下行内乳淋巴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不劣于开放手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常由急性乳腺炎发展所致。脓肿一旦形成,传统方法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往大多选择波动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口。

  • 标签: 乳腺脓肿 切开引流术 美容切口
  • 简介:1病例报道患者,女,26岁,因停经39+1周,阴道流液4+h于2014年5月5日23时入院。入院诊断:1G2P0,39+1周宫内孕单活胎头位先兆临产。2胎膜早破。入院后于5月6日给予催产素引产,5月8日0:00时正式临产,12:20分宫口开全,12:45分以枕左前位顺娩一活女婴,立即给予缩宫素20U肌肉注射,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出生体重2950g,身长50cm。

  • 标签: 子宫内翻 经腹联合阴道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法对导尿管固定效果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满选择妇科子宫脱垂及癌症手术患者200例,按留置导尿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对照组直接将导尿管固定于床旁。比较两组导尿管固定的效果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折叠率,滑脱率分别为1.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观察组患者感到变化体位不适率、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6.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1.5%(均P〈0.05)。结论: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明显优于直接将导尿管固定于床旁。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效果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1aparoscopicsacralcolpopexy,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d,POP)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对16例中重度POP患者进行了LSC治疗,其中4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urinarystressincontinence,SUI)同时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vT—O),7例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膀胱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以了解手术安全性。比较手术前后POP分度评价POP的解剖学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the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PFIQ一7)和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the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PFDI一20)评分及POP一尿失禁性生活问卷(the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functionquestionnaire,PISQ)评分,评价手术对患者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随访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25.36±38.40)min,术中出血量(385.354-240.30)ml,术后体温均未超过38.5℃,住院时间(7.5±2.3)d,留置尿管时间(4.2±1.6)d。术后POP—Q分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ISQ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平均(14.8±6.2)个月,有3例出现性交不适及性交痛,未见网片侵蚀、暴露、感染等并发症,无新发SUI。客观治愈率100.0%,主观治愈率81.3%。结论LSC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而是从手术室走向了病房,并由单纯的术中护理转向了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对每一个患者都存在着紧张和恐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手术访视在围手术期中是一个重要的护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对患者面对面的主动的、有目的进行手术方面信息交流,以此了解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有关帮助,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并建立人性化、友好、信赖的关系,缩小医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6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手术访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回访 体会
  • 简介:通过了解宫颈上皮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高危因素和转归,确定早期诊断治疗方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对CIN各种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对高危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局部症状、实验室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标准以及各种手术的方法、切除病变范围,CIN治疗方法转归进行详细介绍。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妇女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是提高妇女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宫颈上内瘤变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外阴上皮瘤变(vulva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VIN)是一种由不典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的外阴癌前病变。近20年来,VIN的发病率从1.1/lO万上升至7/10万,尤其是在3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呈年轻化的趋势[1]。VIN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据统计,VIN进展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的几率约为15%~25%[2]。由于VIN和SCC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尚无常规的筛查策略。本文就ⅥN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及预后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 标签: 外阴上皮内瘤变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 外阴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 发病率
  • 简介:动脉瘤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生型子宫瘢痕妊娠(CSP)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确诊为生型CSP患者41例,治疗方式分为三组:药物(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宫腔镜清宫术组13例;介入组1: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宫腔镜清宫术组18例;介入组2: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组10例。比较各组首次治疗的治愈率、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转阴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1例(51.2%)有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8例(43.9%)患者超声提示胚胎停育,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7%;介入组首次治疗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53.8%)(P〈0.05);并且介入组出血量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介入组1与介入组2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介入组1明显少于介入组2(P〈0.05);血hCG转阴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后宫腔镜+清宫术是治疗生型CSP的一种有效、安全、快速,能够防止严重出血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生型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清宫术
  • 简介:1853年法国医生Desomeaux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首次报道了"宫腔检查".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并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或子宫镜(Metroscopy或Uteroscopy)的概念.近20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宫腔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内病变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癌 宫腔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