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报告规范是针对某种类型的研究或文件进行清晰、明确、系统报告的标准化格式[1]。1996年国际报告试验的统一标准(CONSORT)小组首次基于临床试验报告混乱和低质量的问题,制定了针对RCT的报告规范[2],目前已经被JAMA,TheLancet,BMJ等多家知名医学期刊引入稿约。此后针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观察性研究和动物实验等不同研究类型的报告规范也相继制定和发表[3~7],这些报告规范不仅提高了医学研究的报告质量[8,9],同时也促使了

  • 标签: 病例报告 研究类型 观察性研究 医学期刊 医学研究 临床试验报告
  • 简介:自1996年国际报告试验的统一标准小组首次制定了针对RCT的报告规范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绝大多数的医学研究类型的报告规范并发表。国内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家对上述报告规范都进行了非常及时的翻译解读并发表,对提高中国的医学研究的报告质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书面形式的报告规范解读已不能满足国内临床医生和医学编辑对这方面知识的需要,近年来以报告规范解读作为主题学术论坛已经显现。

  • 标签: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论文 写作规范 医学编辑 研究类型 医学研究
  • 简介:动物实验是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类型,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应用于新药研发、疾病研究、教研教学等领域[1]。动物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报告规范性直接影响其成果向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转化[2~4]。动物实验方法学质量存在缺陷很可能导致其研究结果不准确、不科学,而报告不完整、不规范会给读者了解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带来很大障碍[5,6],甚至误导读者,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利用,客观上也是对投入资金和实验动物的一种巨大的浪费[7]。因此,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有重要基金资助的动物实验,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清晰、完整、客观地报告实验具体的设计、实施和结局指标评价的方法及其结果。

  • 标签: 动物实验 报告规范 指南 医学研究 生命科学 实验设计
  • 简介:1质量改进研究及其报告现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用最佳证据改进临床实践的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science)广受关注。质量改进研究是指在真实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针对关键问题构建干预措施,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干预措施,以改进卫生保健中的不足,并维持长期的改进效果,持续促进医疗保健质量。

  • 标签: 质量改进 报告规范 解读 清单 医疗保健质量 干预措施
  • 简介:在循证医学中RCT被认为是临床治疗、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最佳证据来源,原因是源于其设计原理。研究单位被随机化地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根据不同干预组间结局的不同,推断干预效果与干预措施的因果关系。

  • 标签: 报告规范 试验研究 随机对照 干预措施 解读 清单
  • 简介: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是医学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需阅读全文,就可获得重要的信息。摘要通常置于文题之后,文章之首。在论文发表后,论文摘要常被文献检索系统所收集。

  • 标签: 论文摘要 文献检索系统 医学科研论文 论文发表 信息
  • 简介:作者在投稿时,应写明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按顺序列出大学、医院、科室名称;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由不同单位作者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并由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

  • 标签: 作者单位 英文名称 书写 论文 综合大学 科研部门
  • 简介:作者在投稿时,应写明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按顺序列出大学、医院、科室名称;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由不同单位作者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并由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

  • 标签: 英文名称 作者单位 书写 论文 综合大学 科研部门
  • 简介:作者投稿时,首先应列出单位名称的全称,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先列出大学名称,之后列出医学院名称或医院名称、科室名称;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作者在向本刊投稿时,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上的公章内容,须与文稿中所书写的单位名称一致;由不同单位共同撰写的一篇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有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开具文稿推荐信;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如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作者单位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本刊编辑部

  • 标签: 书写论文 作者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要求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论文 临床试验 实验研究
  • 简介:患儿,女,7个月,蒙古族,因间断眼、口、鼻、耳出血1月余,加重5d入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鼻、外耳道出血,为鲜血,每次量少,每日2~3次。出血前患儿稍有烦躁,无其他不适,遂就诊于西京医院,诊断为“血汗症”,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血汗症 外耳道出血 儿童 西京医院 对症治疗 患儿
  • 简介:为搭建一个更好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我刊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或科研项目文章将优先刊发或作重点号刊发。凡投寄我刊的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或科研立项的文稿,请于投稿时附寄资助证明复印件;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获得科研成果奖后,请及时将证书复印件寄至本刊编辑部。

  • 标签: 出示论文 基金资助 成果证书
  • 简介:为搭建更好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本刊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或科研立项文章采取优先刊发或作重点号刊发。凡投寄本刊的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或科研立项的论文,请于投稿时附寄资助证明或科研立项复印件,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获得科研成果奖后,请及时将证书复印件寄至本刊编辑部。

  • 标签: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 证书 科研学术交流 科研立项 复印件
  • 简介:PierreRobin序列征(PierreRobinsequence,PRS)既往称为PierreRobin综合征、小下颌-舌后坠综合征及下颌退缩症[1]。临床较罕见,大多为个案报道,本病的死亡率高,婴儿的早期死亡率可达30%~60%[2]。早期发现PRS,对改善该病患儿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收治1例本病患儿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儿,男,17个月。因"发热2d"于2014-02-22入院。

  • 标签: PIERRE Robin序列征/先天性 舌后坠 腭裂 儿童
  • 简介:患者,男,16岁。因发热、腹痛、食欲不振4年余来我院就诊。4年前发病时有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持续数日,伴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继之转为慢性过程,常有乏力、右上腹胀痛。入院体查:慢性病容,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颈前皮肤可见2颗蜘蛛痣,心肺无异常发现,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约3cm,质地中等,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 标签: 肝片吸虫病 不规则发热 食欲不振 浅表淋巴结 移动性浊音 体温波动
  • 简介: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时期因缺乏规范治疗是导致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哮喘GINA防治方案,自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对部分哮喘息儿进行规范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哮喘 儿童 规范治疗 GINA防治方案
  • 简介:患儿女,8月,因误吸小灯泡1h急诊入院.1h前不慎将玩具上带钢丝小灯泡误吸,当即出现呛咳、气急、面色发青,家长拍背,约5min后症状缓解.门诊胸片提示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耳鼻喉科行气管镜检查,见小灯泡钢丝嵌入右主气管壁,不能取出.8h后收胸外科.入院查体:精神可,轻度发绀,右胸部稍有塌陷,右侧呼吸动度减弱,右肺叩诊尚清,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复拍胸片仍示异物位右主支气管并右肺不张.急诊在全麻下行右剖胸右主支气管切开异物取出术,术中见小灯泡钢丝嵌入右主支气管右后壁中,气管内有脓性液体,吸尽液体,切开支气管取出异物,间断缝合支气管,并胸膜覆盖,冲洗胸腔,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48h拔除胸腔闭式引流,7d拆线,8d后复查胸片双肺膨胀良好,痊愈出院.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诊,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多见5岁以下幼儿,婴儿较少见,本例患儿仅8个月,异物已嵌入支气管壁,引起肺不张,支气管镜不能取出,而行开胸手术治疗.目前,小儿气管异物发生有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小,为了防止小儿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应加强对小儿玩具和食品的管理,同时做好这方面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发生率.

  • 标签: 婴儿 气管异物 开胸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