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颗粒细胞瘤(granulosacelltumor)是卵巢肿瘤少见类型,文献报告其占所有卵巢肿瘤2%,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10%左右。近年也有卵巢以外其它部位如喉、支气管、乳房、消化道、鞍区颗粒细胞瘤个案报告,但却没有肝脏颗粒细胞瘤报告。作者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脏 颗粒细胞瘤
  • 简介:人在忧伤时需要安慰。要想不让忧伤进入生活,只有不爱任何人。有爱地方,一定就有忧伤。因此这世上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伤心流泪时候。

  • 标签: 情绪 医疗卫生事业 医生 医院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3岁因左颈前部肿块2周入院。查体:左甲状腺中下极肿块3cm×3cm大小,质韧,张力高,界清,活动佳。表面欠光滑。无压痛。右甲状腺未及肿块。颈部淋巴结(-)。B超:左甲状腺内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26mm×15mm×15mm。同位素扫描提示左甲状腺凉结节。术中见左甲状腺中下极有一直径1.5cm大小囊性占位。

  • 标签: 气管 颗粒细胞瘤
  • 简介: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占肺癌15%~20%,其98%发病原因归于吸烟,因此有文献认为SCLC甚至是一个可预防疾病[1].SCLC与NSCLC共同点包括:发病均与吸烟相关;诊断时大部分病例已属晚期;化疗是晚期疾病重要治疗手段,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能延长生存期;含铂方案仍是标准方案;三药联合疗效并不优于二药联合方案,但却明显增加毒性反应;维持治疗和高剂量化疗获益不明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生存期相似等.

  • 标签: 治疗进展 细胞肺癌 肺癌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GPL)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由胃镜和病理学诊断为G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以欣胃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以胃复春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6.88%(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5);②胃镜及病理学改变上,治疗组在黏膜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改善程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清EGF表达均有显著降低,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欣胃颗粒可明显改善GPL患者临床症状,并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血清EGF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有所逆转。

  • 标签: 欣胃颗粒 胃癌前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本文报告随诊5年以上细胞肺癌164例,着重分析病理类型(WHO分型以及IASLC分型)治疗方式与预后关系。其中15例采用免疫组化学方法,研究它内分泌表达以及上皮性抗原表达,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癌组织学类型与患者生存时间无肯定关系,在38例单纯手术或伴有放(化)等辅助治疗5年存活率为21%(8/38),非手术治疗123例5年存活率为7.3%(9/123),显示细胞肺癌手术+放(化)疗能够提高患者5年存活率;在15例进行内分泌和上皮性抗原标记中,7例内分泌表达(S-100、NSE)阳性,12例上皮性抗原(CAM5.2)表达阳性,显示细胞肺癌来自内胚层和内分泌细胞。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 预后
  • 简介:肺癌是引起肿瘤相关死亡首要原因之一,其中15%~20%患者为细胞肺癌。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易于远处转移,常至骨、肝、脑及肾上腺,并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大约25%-30%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尚为局限期,行放疗及化疗联合治疗是目前此类患者标准治疗措施。通常所选择化疗方案为EP或EC,共4个周期,放疗常采取1f/d胸部放射治疗,范围包括病变区及纵膈,总剂量在50~60Gy之间,并需要早期同步参与化疗。为提高放疗生物学效应,关于超分割放疗临床试验正进一步被评价。本文简要阐述了局限期细胞肺癌治疗策略,也会进一步探讨放化疗时序重要性。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局限期 综合治疗
  • 简介: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在肺癌中有独特生物学行为,占肺癌15%~20%。病理组织学上SCLC可分为细胞癌(包括以往燕麦细胞癌)和混合性癌(细胞癌与鳞或腺癌混合)。其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生长分数高,早期即可出现广泛转移。多年来临床研究未能找到治愈SCLC有效方法,多数患者在一线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差。近30年来对SCLC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很多相关研究及争议,使人们对SCLC发生发展有了更深了解。本文对SCLC治疗进展作相关讨论。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 化疗 放疗
  • 简介:化学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疗效似已达到平台,靶向药物是进一步提高疗效关键。尽管第一代靶向治疗药物开发种类繁多,但仅有少数药物在前瞻性、随机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生存优势。第二代靶向治疗药物——多靶点抑制剂,可同时阻断肿瘤多个信号传导,临床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毒副作用可以耐受,效果较好,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已显示出较好应用前景。

  • 标签: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存在过表达.Cetuxumab(C225,erbitux)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竞争性结合EGFR细胞外配体区,抑制肿瘤生长,与放化疗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cetuxumab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临床前和临床资料,显示出cetuxumab具有良好耐受性.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etuxumab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细胞肺癌手术后有1/3~1/2病人复发、转移,手术后辅助化疗是令人关注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就在这一领域进行尝试,但一直未获得期望结果.1995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有关问题Meta分析结果,术后用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有延长远期生存趋势.近年来陆续发表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显示对术后早期非细胞肺癌,特别是IB期病人使用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可以延长远期生存,但根据统计学要求,目前所积累临床资料样本量尚不能做出最后结论.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 作者: 毛红朝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18期
  • 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636000
  • 简介:胃癌在临床上指的是发源于胃黏膜上皮恶性肿瘤。胃癌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环境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着极为密切联系。伴随着生活压力增加以及饮食习惯改变,近些年我国胃癌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态势。大部分胃癌患者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随着病程推进会出现上腹不适、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胃癌若持续性进展,则会严重危害到患者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些坏习惯也会增加其患胃癌风险。但大部分人由于对胃癌这一疾病不甚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对这些坏习惯未加以重视。那么,究竟哪些坏习惯容易得胃癌呢?

  • 标签: 胃癌;恶性肿瘤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列第3位.很多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作者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分别采用TACE加"金米冲剂”冲服与单纯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并比较其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疗法 “金米颗粒冲剂” 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
  • 简介:对于肺癌患者临床前期和无症状期,临床诊断往往缺少最有效无创性检测方法.非细胞肿癌(NSCLC)患者血循环中核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证实其抗酸来源于肿瘤细胞,并且与原发肿瘤有着结构或功能上某些一致性,因此循环核酸对肿瘤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要价值.近年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循环核酸检测成为可能,这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NSCLC循环核酸研究进展.

  • 标签: NSCLC 循环核酸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Ⅰ期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复查251例Ⅰ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复发转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47例,复发转移率18.7%;中位随访时间43.1(9.5~9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化疗、肿瘤最大径、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清扫淋巴结个数(≤15个和>15个)以及不同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和≤5ng/ml)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扫淋巴结≤15个及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为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及清扫淋巴结≤15个患者,术后应积极随访。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 早期 手术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对肿瘤学家是一种挑战。虽然近年脑转移研究有所进展,但生存率并不乐观。本文阐述非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预后因素以及治疗进展。脑转移最常见症状为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头痛。评价脑转移时,头颅MRI较CT优越。最常用预后标准是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RPA分级。关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以及化疗治疗脑转移作用仍存在争议。全脑放疗常作为脑转移标准治疗方案。SRS对单一或多个脑转移灶治疗可代替外科切除。许多数据证明化疗有较好颅内作用,这引起全身化疗治疗脑转移研究热点。确立预后因素和其他临床特点后,才能制定最适合个体患者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 简介:替吉奥胶囊(S-1)是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复方制剂。该药物不仅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疗效卓著,而且对于非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不同病理类型也颇为有效。S-1用于治疗NSCLC时有多种剂量用法,主要不良反应为厌食和腹泻,但均可控。S-1单药用于晚期NSCLC多线姑息化疗时具有一定疗效,并且耐受性好。S-1联合卡铂方案用于NSCLC一线治疗不劣于NCCN指南推荐其他含铂双药方案。还有一些小样本临床研究将S-1用于NSCLC术后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以及扭转靶向治疗耐药等方面。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替吉奥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53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肝癌患者个体化诊治经验。结果53例中手术切除35例,其中肿瘤位置较深而术中无法扪及18例,15例联合B超定位,3例术中体内标志联合CT/MRI定位。2例手术切除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微创治疗18例,其中射频消融术(RFA)13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2例。手术切除组和微创治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2%和71.3%;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3.3%、24.5%、37.1%和17.4%、31.8%、4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癌早期诊断应注意乙肝病史,同时结合多种检查及密切随访综合判断。术中B超和体内标志联合CT/MRI能准确定位微小病灶。肝癌治疗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小肝癌 肝切除 射频消融 诊断 个体化治疗
  • 简介:复发或难治SCLC预后差,化疗对其缓解率低,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广泛期.所有患者或局限期大多数患者,肿瘤进展后需要二线化疗.对于复发SCLC,仍有多种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如紫杉类紫杉醇(PTX)、泰索帝,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拓扑替康(TPT)、伊立替康(CPT-11),异环磷酰胺、足叶乙苷(VP-16)、顺铂及卡铂等.复发或转移后二线化疗尚无公认统一标准治疗.目前应用较多化疗方案包括:TPT单药化疗,TPT+PDD,TPT+IFO,TPT+PTX等联合化疗;CPT-11+IFO、CPT-11+PDD、CPT-11+CBP、CPT-11+PDD+VP-16联合化疗;PTX+CBP、PTX+IFO联合化疗;国内应用HCPT代替TPT及CPT-11联合化疗等.含阿霉素联合化疗,在铂类及VP-16失败后几乎无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二线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