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对现代世界影响最大的是三位犹太人,其中一位就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大师西格蒙·弗洛伊(1856-1939).

  • 标签: 弗洛伊德 香烟 精神分析学说 口腔癌
  • 简介:委员会认证内科医师、成瘾医学专家、电视电台热门人物鲁医生投身到了一项帮助他人为宗旨的事业。他在自己主持了多年的电台秀“爱情热线”里大谈相处之道,在VH1频道的“鲁医生的明星康复所”鲁医生的身份帮助别人克服各种各样的“瘾”,

  • 标签: 医生 前列腺癌 内科医师 医学专家 相处之道 委员会
  • 简介:目的应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评估热塑体模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以期寻找最优的固定辅助装置,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方法选取60例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热塑体模组(n=30)和热塑体模+真空垫组(n=30),两组患者均在放疗第一周每天1次,此后每周进行1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用实时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自动灰度配准,计算出当前患者在X、Y、Z轴方向的误差。结果在治疗第1、第2周,热塑体模+真空垫组患者X轴误差绝对值均明显小于热塑体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3、第4周两组X轴误差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Y轴和Z轴误差绝对值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热塑体模+真空垫组X轴上的误差不断升高,而热塑体模组X轴上误差不断降低。结论热塑体模加真空垫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有助于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 标签: 放疗 真空垫 热塑体模 摆位误差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评估安陆免荷一号矫形器对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疼痛、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骨关节炎患者。按平均、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安陆免荷一号矫形器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美洛昔康联合治疗,B组单用安陆免荷一号矫形器治疗,C组单用美洛昔康治疗,每组12例。从入组起,每3周门诊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KOOS评分表、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过去24hVAS疼痛评分表以及Tegner活动积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总疗程为12周。结果(1)治疗后12周,A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64±4.74,KOOS评分症状:73.17±8.29、疼痛:70.33±5.96、日常生活:77.08±4.32、体育及娱乐:81.67±5.77、生活质量:80.58±5.76,SF-12生活质量评分:19.08±1.88,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25±0.754,Tegner活动积分:7.45±1.08,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33±4.68,KOOS评分症状:71.33±10.63、疼痛:68.83±5.01、日常生活:75.92±5.18、体育及娱乐:80.00±7.07、生活质量:78.17±6.63,SF-12生活质量评分:18.83±2.52,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4±0.809,Tegner活动积分7.55±1.3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76.17±5.557,KOOS评分症状:60.92±7.75、疼痛:57.67±8.69、日常生活:68.17±4.61、体育及娱乐:70.00±8.53、生活质量:69.33±8.24,SF-12生活质量评分:14.18±1.81,过去24hVAS疼痛评分2.2±0.669,Tegner活动积分:4.36±0.9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评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C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整体趋势而言:C组患者症状好转快,最终疗效不如A、B组。B组

  • 标签: 骨关节炎 矫正装置 临床方案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APC),近年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Dc生物学特征、Dc瘤疫苗分类、抗瘤机制、抗原负载或转染方法、优缺点及其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45岁。因"肉眼血尿3天"于2010年1月5日就诊。患者2010年1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洗肉水样尿,伴有腰酸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不适。

  • 标签: 血尿 胰腺癌
  • 简介:目的研究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内一科2013年至2017年胃癌病例,筛选出24例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1岁;男女比例为2:1;4例患者为单发骨转移,20例患者为多发骨转移;4例患者发病部位为骨盆(髂骨,髋臼),20例患者为多发部位转移(脊柱、肋骨和四肢骨);临床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肿胀、行走障碍;多数患者(20/24)存在骨以外的转移;20例患者经ECT确诊骨转移,4例经PET/CT确诊;患者的治疗止痛、支持治疗为主,配合姑息性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月。结论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胃癌较为罕见。一方面,其原发病隐匿而不易确诊,临床表现和诊疗原则也有其自身特点,另一方面,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优于一般胃癌骨转移。

  • 标签: 胃癌 骨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的可行性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结肠脾曲游离有关步骤和解剖学特点予以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肠脾曲游离容易且安全。术中见连着于胰体尾后下缘及脾静脉近端的系膜为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而非横结肠系膜。切开横结肠系膜后叶拓展胰腺前间隙后,可完全游离胰体尾前方结构,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呈幕帘状悬吊于脾静脉近端及胰体尾后下缘,切开该系膜,根部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进入左侧Toldt间隙。中间入路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拓展Toldt间隙并与左上方间隙会师。外侧入路游离脾曲时见左膈结肠韧带及脾结肠韧带已幕帘化,使结肠脾曲游离难度降低。结论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可有效解决结肠脾曲游离困难的问题。

  • 标签: 腹腔镜 左半结肠 手术治疗 结肠脾曲 解剖
  • 简介:目的探讨急腹症为首发表现的回盲部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急腹症为首发表现的回盲部癌患者17例,平均年龄(56±18.2)岁,5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例考虑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人院,行急诊手术;6例考虑为阑尾周围脓肿、2例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人院,完善辅助检查后确诊盲肠癌,行限期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结果所有17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急诊手术9例,探查发现回盲肠肿物,其中4例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余8例患者,2例阑尾切除术后不全性肠梗阻,6例阑尾脓肿经治疗后腹部包块仍存在,经腹部CT、结肠镜检查诊为结肠肿瘤,患者均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结论回盲部癌可能首发表现为急腹症.在诊治时应全面检查,综合分析,手术中仔细探查,降低回盲部癌的误诊率.

  • 标签: 回盲部癌 急腹症 诊断和治疗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51岁,因“头晕、步态不稳进行性加重2月”于2004年12月9日收入我科。患者无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等肺部症状,胸部CT检查右下肺示3.0cm×3.0cm占位,有分叶,边缘有毛刺。查体: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确,Romberg征阳性。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04年12月16日行立体定位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病理考虑小细胞癌。

  • 标签: 亚急性小脑病变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方法对1991年至2007年间,见诸于有关文献报道的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在文献报道的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17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人中,其转移病灶位于左手指骨者7例,右手指骨者9例,双手指骨者1例,指骨转移病灶的数量在两手之间的分布大致相等,除3例病人其转移病灶位于近节指骨外,其余病人的转移病灶均位于其末节指骨;有6例病人的患病手指既往曾有外伤史。结论传统的机械一解剖学说和种子一土壤学说的观点均不能解释原发性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故临床上如遇久治不愈的手指软组织炎症时,应想到是否有肿瘤细胞转移至此的可能性。

  • 标签: 肺癌 首发症状 指骨转移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晚期肿瘤患者这个庞大的群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约一半的患者存在骨转移。虽然多数骨转移患者的治愈希望已非常渺茫,但是不同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方面的差异却有天壤之别。

  • 标签: 骨转移癌 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 晚期肿瘤患者 骨转移患者 疾病认识
  • 简介:目的探讨健择为主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在X光监视下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将健择1000mg/m^20.9%氯化钠溶液(NS)溶解后每次注入1/2量,氟脲苷(FUDR)0.5g、顺铂(DDP)60mg同样0.9%氯化钠溶液(NS)溶解后每次靶动脉注入1/2量,d2~d5予全身联合化疗,28d为1周期,完成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无CR病例,PR11例(55%),NC6例(30%),总有效率为55%。结论健择为主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能减轻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但确切疗效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健择 介入治疗 联合化疗 晚期胰腺癌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转移途径包括血运转移、淋巴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有肝、肺、淋巴结、腹膜,少见转移部位包括肺、骨、肾上腺和肾脏。临床上肾脏转移癌的症状作为胃癌首要症状的病例实属罕见。现在报道一例间隙性肉眼血尿并呕血为首要症状的胃癌并左肾转移的病例,旨在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标签: 腹膜种植转移 转移部位 间隙性 肾脏转移瘤 淋巴转移 肉眼血尿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尿潴留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7月至2014年7月尿潴留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43例,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其余40例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ximalandrogenblockade,MAB)]。统计其年龄分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直肠指检(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阳性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阳性针数、Gleason评分、骨转移、肿瘤分期、治疗后排尿恢复情况、IPSS评分及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43例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9岁;直肠指检阳性率达81.4%(35/43);PSA>20ng/ml者占62.8%(27/43);经直肠前列腺穿刺(12+X针穿刺法)超过7针以上阳性的占76.7%(33/43);Gleason评分≥7分占95.3%(41/43);骨转移患者占76.7%(33/43);临床分期T3b-T4期占88.4%(38/43);治疗后6个月全部患者恢复了自主排尿,1年生存率为97.7%,3年生存率为79.1%,5年生存率为55.8%。结论:老年男性发生尿潴留应当考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该类前列腺癌患者病程往往多为晚期且为高危患者,肿瘤压迫侵犯尿道及膀胱颈是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有效解除下尿路梗阻,控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癌 尿潴留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内分泌治疗
  • 简介: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fibromatosis,AF)为一种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源性肿瘤,其中腹内型尤为少见,其首发症状主要为无症状的腹腔肿块或器官压迫症状。肺栓塞为首发症状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鲜有报道。作者报道1例肺栓塞为首发的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通过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肿瘤及肺栓塞均得到临床治愈。

  • 标签: 侵袭性纤维瘤病 腹部肿瘤 肺栓塞 围手术期处理 抗凝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维。方法报告1例乳腺癌骨髓转移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判断和处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症状,通过空芯针穿刺明确为乳腺恶性肿瘤。但患者持续高热,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用药期间出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及全身骨痛。后经骨扫描、骨髓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癌骨髓转移,予单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1疗程后体温正常。结论乳腺癌骨髓转移早期易被忽视,当有骨痛并突发原因不明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应考虑骨髓转移,骨髓穿刺是简单而有效的确诊手段。

  • 标签: 发热待查 乳腺癌 骨髓转移
  • 简介:由美国EliLily研制成功的健择(吉西他宾),于1998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一线药物,我们自2003年起用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30例,分析了其客观有效率及改善肿瘤的相关症状的情况。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化疗治疗 疗效观察 介入化疗 健择 全身
  • 简介:目的:总结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尤其是以胆管炎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至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2例LCH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以及治疗情况,治疗化疗为主。单器官受累8例,多器官系统受累4例。结果:12例LCH患儿中,11例有程度不一的黄疸,8例超声表现为肝大,2例骨骼系统有破坏,6例有肺部侵犯。结论:LCH的诊断是复杂的,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临床表现和疾病变化的过程是从早期一个孤立的表现到后来多系统表现,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对LCH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临床对LCH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 胆管炎 肝脏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EBNA1和VCA-P18双多肽包被(EBNA1+VCA-P18)的ELISA检测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合成肽EBNA1和VCA-P18建立ELISA法,检测37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和33例健康人血清,并与国产EBVVCA/IgAELISA试剂盒比较。结果双多肽EBNA1+VCA-P18/IgA灵敏度为91.9%,明显高于国产试剂盒的83.8%;二者特异度相同;EBNA1+VCA-P18/IgA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优势比均高于国产试剂盒。结论双多肽EBNA1+VCA-P18/IgA相比商品化试剂盒在鼻咽癌血清学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适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和人群筛查。

  • 标签: 鼻咽癌 血清学检查 EBNA1 VCA-P18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