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自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于2004年2月28日在广州召开了首次筹备会议以来,本专业委员会的筹建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进展极其顺利。筹备组全体同仁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最令人振奋和欣慰的是2004年4月25日在天津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五届三理事会会议上,经全体表决通过成立我国自己的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为了总结前期工作,更好地完成后继任务,筹备组成员于9月3日至9月5日欢聚于美丽的海滨城市一大连,举行了第筹备委员会会议。

  • 标签: 神经肿瘤 抗癌 专业委员会 会议纪要 首次 体表
  • 简介:国内外对肾癌手术的报道较少。至1997年6月,我科共行肾癌根治性手术切除38例,其中对6例复发或转移的肾癌成功地进行了手术,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再手术 治疗 转移
  • 简介:继去年第1届重庆国际超声聚焦研讨会之后,今年7月29日~8月2日第2届国际超声聚焦研讨会如期在美国西雅图召开.大会由美国华盛顿大学超声研究所Crum教授主持,全世界有30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学者10余人.

  • 标签: 肿瘤 治疗仪 超声聚焦治疗
  • 简介: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故药治远不如食治平稳。将食疗放在药治之上,是中国传统医学治病的主流思想。

  • 标签: 中医 饮食健康 药性 食物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脊髓缺血灌注损伤(spinalcord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SCII)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脊柱外科发生的6例SCII临床资料,年龄56~78(63±3.5)岁,6例均于术后2h内出现SCII,收集资料并对病史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客观分析。结果6例脊髓减压术后1~2h脊髓功能呈进行性丧失,发生SCII后立即给予大剂量甲泼尼松龙、脱水、营养神经类药物使用后脊髓功能逐渐恢复,术后14~24天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脊髓缺血灌注损伤好发于中老年颈胸段,损伤程度可能与脊髓生理解剖特点、脊髓压迫程度、范围、时间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相关。其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缺一不可。SCII发生后甲泼尼松龙的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疾病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手术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据AJCC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10例、Ⅲ期9例、Ⅳ期5例.乳头状癌22例、滤泡癌10例、髓样癌4例.5年生存率81.3%,10年生存率75.0%.结论首次术式选择不当,缺碘或放弃甲状腺素激素抑制疗法,是复发的主要原因.滤泡型乳头状癌复发率甚高,占36.1%(13/36),应引起临床重视.18F-FDGPET或99Tcm-MIBI显像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恰当的手术治疗,可使病人获得再次手术根治的机会.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复发 再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确定金属物质是否会引起积聚,损伤内脏局部组织,以明确恶性肿瘤疗的适用范围.方法家猪麻醉后腹部切开,植入金属夹和金属吻合钉,给予深部疗.内生场疗系统Ⅰ号机220V,500MA;Ⅱ号机220V,600MA,加温20分钟.金属区域、深部组织、直肠置热电偶测温探头,每分钟测温1.结果植入金属部位温度较肛温高3~7℃,较深部组织温度高2~6℃,脏器局部组织受损.结论体内金属物质明显聚热损伤内脏组织,不宜行疗.

  • 标签: 体内金属物质 热疗 影响 实验研究 热电偶 温度
  • 简介: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的HBsAg阳性癌症患者中,HBV的激活风险很高,尤其是给予利妥昔单抗或类固醇治疗时。HBV激活的机制分为HBV复制增加,HBV破坏肝脏细胞,以及HBV下降的恢复期这三个阶段。对高风险患者应在化疗前进行HBV标志物的筛查(包括HBsAg、anti-HBc和/或anti-HBs)和/或HBVDNA的检测,但检测项目的数目目前还存在争议。对达到预防性抗HBV治疗标准的患者尽早进行抗HBV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治疗计划以及合并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通常在免疫抑制性治疗结束后还要进行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抗HBV治疗。

  • 标签: HBV 再激活 癌症 化疗 免疫抑制治疗
  • 简介:我父亲基本上不能算是疾病过世的,医生认为是老化死亡,这从一方面看是福气,从另一方面看,因为我们不懂真正老化代表的含义和征兆而产生了许多遗憾,这也是我写这本小册子的另一个重点。

  • 标签: 癌症患者 康复 心理健康 乐观态度
  • 简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出版的《癌症预防的建议》(2007年出版),是多位全球一类专家综合了各种有肯定结论的研究结果撰写而成,因此具有权威性,当然其中的一些饮食结构等都是源自西方的有关研究,但仍不失为国人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当前人们开始重视癌症预防,又众说纷纭之际,本手册更有拨云见天之感。本刊自本期始将连续登栽,冀望对读者诸君有所助益。

  • 标签: 癌症预防 饮食结构 基金会 出版
  • 简介:回顾十余天的出差感慨万千,从一封群众来信,到最后满载治癌草药而归,并非是我们命大福大……这么多默默无闻的群众,为手我治癌的草药都在做着各自的贡献,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加入防治肿瘤的行列呢?

  • 标签: 肿瘤 预防 治疗 草药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常在首次手术后8—9个月复发。肿瘤复发后,其治疗方法不一。本文旨在探索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总结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间我科手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资料35例,并对其两手术时间间隔与术后生存时间,再次手术前后的K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1)肿瘤分级低者两手术间间隔及再次术后生存时间较长;分级高者再次手术前后KPS评分提高较明显;(2)两手术时间间隔长者再次手术后生存期延长。结论:对于复发脑胶质瘤患者,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或改善生存质量。应积极选择手术治疗。

  • 标签: 复发性脑胶质瘤 再手术治疗 2004年6月 KPS评分 生存时间 生存质量
  • 简介: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多年来一直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法。但单纯常规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一直无明显提高,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管癌常规放疗5年生存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放疗中肿瘤细胞产生加速增殖。随着放射生物学的进展,国内外学者研究出许多克服肿瘤细胞加速增殖的治疗方法,如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剂量-密度化疗、疗以及各种放疗增敏剂的应用等,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

  • 标签: 放射治疗 食管癌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
  • 简介: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五大癌症之一,死亡率排第三位。根治性切除术虽是目前唯一可治愈胃癌的方法,但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3%。研究表明,多数患者死于术后复发和转移,主要原因是术前腹腔内微小转移灶或游离癌细胞导致的腹腔种植转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如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做了大量研究,进展期胃癌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腹腔灌注化疗是将疗、腹腔化疗及腹腔灌洗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在预防与治疗多种腹腔恶性肿瘤及腹膜种植转移、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作者对近年来腹腔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治疗应用 化学疗法 局部灌注 透热疗法 腹腔化疗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复发率高,能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仅占20%左右。故临床上大多数肝癌仍需采用非手术疗法。肝癌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对于病变范围小、孤立、数目少的可以手术或放疗;对于病变大又有包膜的可以介入栓塞治疗。但原发性肝癌往往当发现时,已是晚期,病变较大或弥散,手术、介入栓塞难以起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局部热疗 化疗
  • 简介:目前放射治疗虽然仍为鼻咽癌首选治疗手段,且疗效令人满意,但是仍有部分病人经积极治疗后难免出现鼻咽复发,对这些病人的治疗有一定困难。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介绍局部复发鼻咽癌现代放射治疗,化疗和手术治疗等挽救治疗的方法。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局部复发 再治疗 病人 治疗后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花素(erigeronbreviscapus)对大鼠肝脏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灌注组和灯盏花素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缺血60分钟,灌注120分钟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灌注组血清中ALT、AST、TNF-α含量显著增加,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与缺血灌注组比较,灯盏花素组血清中ALT、AST、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但SOD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灯盏花素组肝脏炎症反应较缺血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肝脏缺血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SOD活性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灯盏花素 缺血再灌注 肝脏 细胞凋亡
  • 简介:肿瘤复发是影响胃癌和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胃癌和结直肠癌虽然同属消化道肿瘤,但术后复发的形式明显不同.对胃癌来说,腹膜转移占40%~50%,肝转移占10%~15%,而结直肠癌则相反,肝转移占50%左右,两者预后也不一样,胃癌肝转移预后较差,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则发展较慢[1-3].腹腔灌注化疗(continuoushyperthermicperitonealperfusionchemotherapy,CHPPC)作为一种新兴的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其在预防与治疗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恶性腹水等方面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4-6].我院目前使用的体腔灌注治疗系统由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腹腔温度控制范围40~45℃,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调节范围200~600ml/min连续可调,流量精度≤±5%.

  • 标签: 化疗治疗 应用腹腔 恶性肿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组)、肝脏缺血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三组.建立肝脏缺血灌注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在阻断入肝血流前吸入2%七氟醚30min.分别测定各组肝缺血60min灌注2、4、8h后血清AST、ALT活性和肝组织SOD、MDA、MPO活性.结果与N组相比.IR组和S组血清AST、ALT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MPO活性升高(P<0.01).S组与IR组相比,S组血清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MPO活性降低(P<0.05).结论2%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与氧自由基清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有关.

  • 标签: 七氟醚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 简介:缺血灌注损伤是影响移植皮瓣存活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皮瓣的缺血灌注损伤已成为提高移植皮瓣存活率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血管扩张药物、核因子抑制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及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移植皮瓣的存活率。

  • 标签: 肌皮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