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表浅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因膀胱癌有多灶性、种植性等特点,故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最常用的膀胱灌注治疗及术后随访.

  • 标签: 手术后 膀胱癌 治疗
  • 简介:如果您患了肺癌,又做了手术,术后的饮食调养当然非常要紧.但不是所有人用同-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满意效果.病虽在肺,人各有别,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调养才是关键.本文根据肺癌术后经常出现的几种不同症状,按气血亏虚型、中阳不振型、肝肾亏损型分别提供不同的食疗方,供参考.

  • 标签: 肺癌 术后 饮食调养 气血亏虚型 食疗 中阳不振型
  • 简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有1/3~1/2病人复发、转移,手术后辅助化疗是令人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就在这一领域进行尝试,但一直未获得期望的结果.1995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有关问题的Meta分析结果,术后用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有延长远期生存的趋势.近年来陆续发表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显示对术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IB期病人使用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可以延长远期生存,但根据统计学要求,目前所积累的临床资料样本量尚不能做出最后结论.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2004年间284例胃癌术后出现的17(6%)例残胃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残胃无力发生于术后6-15天,症状持续10-21天。经消化道造影确诊,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肯定。

  • 标签: 胃癌 胃切除术后 胃排空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我院自1987年至1999年间收治的278例复发性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无瘤期少于半年者占38.8%(108例),中位无瘤期10.7个月;其中Ⅲ+Ⅳ期占80%;腹壁种植40例。结论:肿瘤病期较晚,手术切除不彻底或种植是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早期根治术是提高治愈率之根本;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复发再治疗依然可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复发 无瘤生存期 综合治疗
  • 简介:6年来在384例癌及贲门癌手术中共发生早期吻合口瘘21例,占5.5%,治愈18例,死亡3例,占14%,对所发生吻合口瘘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术中安置三条橡皮管引流的必要性,并注意拨管时间,以防止发生瘿时图引流不畅而造成腹腔感染,其至治疗失败。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广泛性腹膜炎和腹腔积脓。并提出了早期吻合口瘘的治疗原则。由于重视监测和治疗方法得当。18例早期吻合口瘘获得自愈,治愈率高达84%。

  • 标签: 胃癌 贲门癌 早期瘘 三管引流 术后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I期子宫体癌手术加放疗的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的分析。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2月收治的I期子宫体癌14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4例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1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14例均行术后放疗,TD40—65Gy。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5年生存率为14/14,局控率为100%,10例在放疗过程中有轻度—中度的急性放射并发症,14例均无明显晚期放射并发症。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I期子宫体癌局控率及生存率可能有利。

  • 标签: I期子宫体癌 手术疗法 放射疗法 疗效 并发症 手术方式
  • 简介:乳腺癌的前瞻性辅助治疗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大量临床试验结果已经证实综合治疗,特别是术后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术后辅助治疗的现状进行介绍,并对规范化治疗的误区进行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国内医生对术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认识.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手术后 辅助化疗 现状与展望
  • 简介: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两种,对前者需再手术治疗,而对后者的处理方法则有其独特性,由于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现仅将我院1970年~1996年胃癌术后发生23例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行胃癌根治术65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者23例,占3.5%.男20例,女3例;年龄为30岁~72岁.胃癌20例,贲门癌3例.1.2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B—Ⅰ式3例,B—Ⅱ式或Rouy—Y吻合术17例,近端胃切除3例.1.3临床诊断多在胃肠功能已恢复(肛门已排气),进食3~11天后,突然发生进食困难,呕吐,呕出物以液体和胆汁为主,持续时间为7~40天.上消化道钡餐X线透视发现残胃有液体潴留,钡剂通过吻合口到肠道缓慢,残胃蠕动减弱;胃镜检查无任何机械性梗阻.除外机械性排空障碍.

  • 标签: 胃癌 功能性排空障碍 临床资料 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EA和CAl9-9联合检测对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及(或)转移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57例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a1~5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做血CEA及CAl9-9、胃镜、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血清CEA及(或)CAl9-9阳性者即做胃镜及(或)肠镜、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或胃镜及腹部B超等检查提示复发或转移者、有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即做血清CEA及CAl9-9检查。血清CEA、CAl9-9检测采用美国雅培快速酶免发光分析仪。结果:有34例被证明有复发及转移,其中CEA阳性率38.2%,CA19-9阳性率52.9%,CEA及CAl9-9合并阳性率为73.5%,单项检测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EA和CAl9-9联合检测可将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从50%左右提高到73.5%,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血清CEA及CAl9-9联合检测对胃癌术后监控、及时治疗可起重要作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CEA CAL9-9 联合检测 胃癌 术后随访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特点及技巧、手术适应证、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前臂皮瓣、腓骨皮瓣和腹直肌皮瓣游离移植方法对21例口腔颌面部术后软硬组织缺损行一期修复。结果术后观察2-22个月,组织瓣存活19例,功能良好,外形满意;失败2例。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游离组织瓣 修复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 简介:术后.最焦急的是等待病理报告。手术本身非常成功,但是凭手术大夫的经验感觉还是发生了转移,另外隔肌上面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完全清除干净。送检的切除物有纵隔肿瘤、右肺上叶、右肺中叶、隔肌上结节。

  • 标签: 术后化疗 侥幸心理 手术后 病理报告 纵隔肿瘤 右肺上叶
  • 简介: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52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切除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20次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结果随访1~6年,术后2年无复发,2年后复发6例,复发率11.5%.结论膀胱癌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膀胱灌注 化疗 预防 膀胱癌 术后
  • 简介:乳腺癌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在北美大约每九个妇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可能患乳腺癌。随着钼钯检查的广泛运用和公众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乳腺癌会在早期被发现而可以治愈。保乳手术加放疗已经是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在北美保乳手术加放疗的使用率占63%。保乳术后常规放疗的病理基础是即使切缘阴性仍有25%~30%的患者存在乳房残余病灶。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照射技术 肿瘤 放疗
  • 简介:女,31a。1991年10月12日,因复视半月行双侧额叶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给予放疗35次,照射总剂量60Guy。1995年7月19日因腰痛3d、左下肢活动障碍3h入院。查体:T36.4℃,P70次/min,R18次/min,BP130/70mmHg。一般状况可,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自如,伸舌居中,心肺腹未见异常,左下肢肌力Ⅰ~Ⅱ级,

  • 标签: 脑胶质瘤 术后 复发伴胸髓转移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MRI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血、软坚散结兼以活血化瘀法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经放射性核素扫描,B超,彩色多普勒,或甲状腺针吸活组织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2例.其中接受中药益气养血、软坚散结兼以活血化瘀治疗者18例.未接受者24例.中药组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7岁.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常规检查、随访,常规治疗.均常规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一个月后随访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起效时间,并复查甲状腺球蛋白(TG).结果中药组除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外,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甲状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甲状腺癌 术后 益气养血 软坚散结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Dixon手术直肠下端切缘p53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90年以来Dixon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后三年以内死亡和生存五年以上两组病的临床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不同生存期病人的直肠癌下段切缘p53基因突变率,结果:两病例在肿瘤们于直肠的位置和病理的淋志移率有显著差异,在两组直肠下端病理均未见癌的情况下,三年组p53突变检测分析3/19阳性,而五年组为2/24阳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理检查肿瘤切缘为正常细胞的部位,确实存在分子水平的、肿瘤相关异常基因细胞,表现为散在性点状,巢状分布,这应非一种孤立的、偶然的表现。

  • 标签: 直肠癌 DIXON手术 p53突变基因 切缘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