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疾病负担重。针对消化道癌防治的各类新方法新手段是研究的热点。然而,面对有限的卫生资源与不断上涨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突出的矛盾,卫生经济评价是精准、科学地选择临床诊疗手段或方式的必要因素。本文对常见卫生经济学方法及模型进行介绍,并结合消化道癌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简要概述。

  • 标签: 消化系肿瘤 卫生经济学评价 治疗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3.0TDCE-MRI参数与直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提高直肠癌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符合条件的直肠癌患者68例,通过3.0TDCE-MRI及处理工作站测量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e)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比较直肠癌不同病理分期的Ktrans、Kep、Ve值及其相关性。结果在直肠癌不同病理T分期中,肿瘤Ktran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ep及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不同病理N分期中,肿瘤Ktrans值、Kep值、V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肿瘤Ktrans值等于0.869min-1为判断直肠癌病理T分期(早/晚期)诊断阈值时,其诊断灵敏度为59.0%,特异度为99.0%。直肠癌病理T分期与Ktrans值呈正相关(r=0.403,P〈0.01)。结论直肠癌T分期与肿瘤Ktrans值呈正相关,DCE-MRI参数可为直肠癌术前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直肠肿瘤 DCE-MRI 病理分期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ER-2的过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共540例。IHC法检测胃腺癌患者中HER-2的表达,以改良HercepTest评分标准进行HER-2免疫组化结果判读,用卡方检验分析HER-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540例患者平均年龄56.5岁,男女比例3.5:1。HER-2蛋白过表达(IHC3+)共88例,总过表达率为16.3%。胃癌患者HER-2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神经血管侵犯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HER-2蛋白总过表达率为16.3%。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神经血管侵犯相关。

  • 标签: 胃癌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参数
  • 简介:神经肿瘤杂志。2011个月;13(8):904-9。2011月13课件。海马中,steffen-smith,哈穆德,世勋,弯曲,沃伦克。小儿肿瘤科,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贝塞斯达20892,医学博士,美国sean.hipp@us.army.mil

  • 标签: 神经肿瘤 儿童 脑桥 胶质瘤
  • 简介: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癌3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7例及卵巢良性肿瘤9例。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1和Galectin-9在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Galectin-1和Galectin-9的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Galectin-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86.84%)及卵巢交界性肿瘤(85.7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1.11%),且两者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巢上皮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alectin-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卵巢上皮癌的FIGO分期有关(P〈0.05)。Galectin-9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100%)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85.71%)及卵巢上皮癌(65.79%),且卵巢上皮癌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巢交界性肿瘤与其他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alectin-9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卵巢上皮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Galectin-1和Galectin-9均可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为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相关证据。

  • 标签: 卵巢上皮癌 半乳糖凝集素-1 半乳糖凝集素-9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参数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癌作为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其生活质量是现今临床研究广泛关注的热点。评价肺癌质量的方法及量表众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活质量的核心内容,总结了临床常用的肺癌生活质量量表的各自特点,并对如何在临床研究中全面详尽地对肺癌生活质量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提出几点经验体会,希望对临床实践中科学、正确地运用生活质量量表有所裨益。

  • 标签: 肺癌 生活质量 量表 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诱导肺损伤(RILI)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的关系及两种放疗计划的差异。方法151例肺癌患者分别接受3D-CRT(n=90)和IMRT(n=61),均给予根治性放疗剂量,采用传统分割照射(1.8~2.0Gy/次,1次/天,5次/周),中位剂量60.0Gy。比较两组发生RILI的差异,并分析两组发生≥2级RILI与DVH参数的关系。结果3D-CRT组≥2级RILI发生率为17.8%,略低于IMRT组的24.6%;≥3级RILI发生率为8.9%,略高于IMRT组的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3D-CRT组V20可增加≥2级RILI的发生风险(OR=3.780,P=0.030);IMRT组V5、V10、V13、V20和平均照射剂量均可增加≥2级RILI的发生风险(OR:3.575~6.286,P:0.003~0.045)。多因素分析显示V20是RI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D-CRT和IMRT对肺癌患者≥2级RILI的发生率影响不明显,但RILI的发生风险均与V20相关。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肺癌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福州市民赵德兴(化名)有家族患癌史,父亲及姐姐均查出患有肝癌,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前不久,赵先生听网上广告说做一次PET-CT检查,连萌芽状态的癌症都能查出,他立即赶到医院,指定要做PET-CT的全身防癌体检,但却被医生劝住了。原来,PET-CT一般不推荐给健康人作为体检项目。

  • 标签: 防癌 PET-CT 体检项目 CT检查 健康人
  • 简介:肺癌患者治疗前的预后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18F-FDGPET/CT作为分子影像检查手段,能有效地反映患者的肿瘤代谢负荷,其中全身肿瘤代谢体积(whole-bodymetabolictumorvolume,MTVwb)及全身病灶总糖酵解值(whole-bodytotallesionglycolysis,TLGwb)作为全身肿瘤代谢负荷参数,在评价预后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肿瘤代谢体积 病灶总糖酵解值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乏脂肪型肾错构瘤患者的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的乏脂肪型肾错构瘤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肾功能相关生化检测指标(BUN、Scr、TG、TC、HDL-C、LDL-C)的检测与CT灌注参数(BV、BF、PS、MTT)检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BUN、Scr、TG、TC和H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皮质的BV、BF、P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乏脂肪型肾错构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BV、PS、BUN与TC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乏脂肪型肾错构瘤患者的BV、BF、PS与BUN、TC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而MTT与BUN、TC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乏脂肪型肾错构瘤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与血脂等生化指标异常,同时CT灌注参数也处于异常情况,可参与到乏脂肪型肾错构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乏脂肪型肾错构瘤 肾功能 血脂 CT灌注参数 相关性
  • 简介: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的提出及实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目前ERAS临床实践多强调围术期处理,评估指标多关注术后住院日、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这些指标尽管相对较客观,但忽略了患者的自身感受,未能全面客观地评价ERAS的临床实践效果。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reportedoutcomes,PROs)为近年兴起的评价体系,有研究证实其与ERAS有潜在联系。本文就消化肿瘤ERAS临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疗效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非甾体抗炎药降低胃癌患病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VIP等数据库(截至2008年8月),全面搜集有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降低胃癌患病风险的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纳入非甾体类抗炎药降低胃癌患病风险的研究,采用CochraneHandbook4.2.5的方法进行评价,同质的研究用RevMan4.2.7软件合并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9篇相关文献,评价后纳入9篇文献(9个研究28721名受试者)。纳入研究均为非甾体抗炎药与胃癌患病风险的研究,其中4个研究为单用阿司匹林与胃癌的患病研究,另外5个研究为阿司匹林和非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与胃癌的患病研究的对比研究。9个研究均为病例对照研究。按照不同的统计学分组,经异质性检验,无统计学异质性,合并统计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为胃癌的保护因素[OR0.73,95%CI(0.68,0.79)].结论长期、规律地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降低胃癌的患病风险;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显示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降低胃癌的患病风险。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胃癌 系统评价
  • 简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辅助化疗.通常特指可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化疗.其目的在于使肿瘤降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胃癌新辅助化疗由Wilke等于1989年首先报道,他认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其根治性切除率.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无病生存率 术前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 简介:大肠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经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在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高发国家水平。大肠癌是我国肿瘤登记地区排名第2位的常见消化道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占第5位。大肠癌的转归和预后与病变分期紧密相关,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12%。

  • 标签: 大肠癌转移 筛查方案 早期大肠癌 晚期大肠癌 肿瘤登记 消化道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鼻咽癌未复发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UW-QOL简体中文第4版对放疗后未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增加了3个专项问题:耳部症状、视力、鼻部症状。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生存质量(QOL)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QOL总分高于其他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耳部症状、咀嚼及鼻部症状4项得分较低。QOL的时间趋势是呈下降后上升变化,治疗后第5~9年得分较低,以第7年为最低。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未复发患者的QOL不受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影响。QOL得分最低的项目所对应的器官均在放疗照射野的覆盖范围。

  • 标签: 鼻咽癌 生存质量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藻酸盐敷料对结肠造口出血的止血效果和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直肠癌及14例结肠癌术后有结肠造口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藻酸盐敷料,观察其止血效果并分析护理要点。结果40例患者术后造口出血于3日内停止,造口血运良好,术后10日顺利拆线。结论藻酸盐敷料应用于结肠造口出血,止血快且效果明显,并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造口 护理 造口出血 藻酸盐敷料
  • 简介: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术后使用罂粟碱对手术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术后是否使用罂粟碱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33足,对照组23例25足。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片引流48h,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不健康皮缘长度、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6.2±1.9)天,平均愈合时间(17.8±3.1)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64.0%。治疗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5.1±1.2)天,平均愈合时间(15.7±2.6)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8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55、0.0063、0.0328)。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罂粟碱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罂粟碱 跟骨 伤口愈合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72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处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的39例患者纳入加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案的33例纳入常规组。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f28.52±5.53)hvs.(46.15±7.91)h,P=0.003]、首次排便时间[(50.63±10.34)hvs.(78.01±3.64)h,P=0.004]、平均静脉输液时间[(4.33±1.41)dvs.(6.73±1.81)d,P=0.017]、术后住院天数[(4.95±1.32)dvs.(9.56±2.32)d,P=0.006]均缩短;住院费用减少[(24276.5±2335.3)元vs.(29263.6v2552.4)元,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12%vs.30.31%,P=0.001);术后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加速患者恢复.

  • 标签: 结肠癌 围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结直肠癌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上下腹CT检查,观察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结直肠癌的显示情况,分析术前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结直肠癌T、N、M分期的评价价值.结果CT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直肠癌比例最高,为30.0%(15/50),横结肠癌比例最低,为6.0%(3/50).肿瘤径线中,以升结肠癌最大,直肠癌最小.所有结直肠癌最大径平均值为(2.25±0.58)cm,与手术测量值的(2.27±0.62)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13,P﹤0.01).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结直肠癌T分期、N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0%(44/50)和92.0%(46/50),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结直肠癌T分期、N分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结论CT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对结直肠癌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在术前分期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