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TVDC的相关参数在HCC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4例实施TACE的HCC病例进入本次研究,其中男28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28岁-76岁),根据肝固有动脉插管造影DSA肿瘤血管染色情况选定ROI并分组癌灶组、癌旁肝组及背景肝组;采用DSAanalysis1.0软件生成各ROI的TVDC,获得△PV、TP、TD、KmaxU、KmaxD等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灶组、癌旁肝组、背景肝组三者之间,TD、KmaxD两两对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对于TD,癌灶组>癌旁肝组>背景肝组;对于KmaxD,背景肝组>癌旁肝组>癌灶组。而其他参数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TVDC相关参数可以反映HCC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TD、KmaxD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癌灶、癌旁肝组及背景肝组的血流动力学差异。

  • 标签: 时间-视频密度曲线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1999年至2012年发表的有关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实验,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对符合条件的9项研究提出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种药物治疗脑梗死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和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6%、88.02%,相对危险度RR=1.07,95%CI(1.00,1.15),Z=1.97,p=0.05.有统计学意义。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09、9.83,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为161.20。结论丹红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血塞通,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二者相比,血塞通是治疗脑梗死的优选方案。

  • 标签: 脑梗死 丹红 血塞通 Meta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对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职业中毒恢复期患者头痛、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研究。8周结束后,两组患者主观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两组客观指标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均未影响疗程。提示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职业中毒恢复期患者头痛、认知功能减退有一定疗效,可供临床医生选择。

  • 标签: 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 职业中毒恢复期 头痛 认知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妊娠期特殊生理条件下血小板功能状况,寻找并建立孕周相关的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方法收集在本院建卡、生产直至产后检查“正常”的孕妇58例。分别观察其15周之前、20-25周、30-35周及产后4周以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活化状态(选择MPV和GMP140两指标观察)。选同期本院在健康体检的非孕妇女45例为正常非孕对照组。结果正常妊娠妇女MPV和GMP140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孕妇血小板计数随孕期增加而逐渐降低,至孕晚期降至最低点。结论正常妊娠期间血小板计数随孕周增加而降低,但血小板活化状态正常。孕期相关血小板参考值范围是早孕155(78~289)×109/L,中孕140(75~260)×109/L,晚孕135(73~220)×109/L。

  • 标签: 参考值范围 孕期相关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 简介:目的比较右心室不同部位置入主动电极的各项参数,研究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需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右心室流出道组(RVOT)、右心室流入道组(RvIS)、右心室心尖部组(RVA)三组,于术中应用主动螺旋电极选择不同部位主动置入,于置入术中、术后2周、术后3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组电极阈值、阻抗参数。结果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阈值比较结果为术后F=0.56,P=0,57;术后2周F=1.08,P=0.34:术后3个月F=0.85,P=0.43,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阻抗比较结果为术后F=2.64,P=0.08;术后2周F=I.63,P=0.20;术后3个月F=2.80,P=0.07,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RVI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心脏起搏 人工 生理性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呼吸机也在不断发展。以往对机械通气参数的一些认识得到了更新和发展,本文对机械通气参数的合理设置与调节作一简述。

  • 标签:
  • 简介:1.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例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 标签: 数值范围 书写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情况及进行家庭功能评价。方法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负担进行评定,从家庭的角度评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疾病负担。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4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高(均↑70%),家庭成员生理健康、家庭关系两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低(均↓35%);农村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城镇患者(P<0.01﹚,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城镇患者(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经济负担,应作为干预的对象。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家庭负担 经济负担
  • 简介:目的从经济学角度评价郴州市2001—2009年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效果与效益。方法采用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郴州市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和结核病防治投入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9年间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1611.18万元;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8041例,其中涂阳患者18695例(治愈17100例,治愈率为91.47%),累计减少因肺结核死亡6844人,避免新感染133749人,避免新发患者13376例,共挽回163231个DALY的损失;节约医疗费911.24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125949.66万元,成本效用比为98.71,效益成本比为78.74。结论郴州市实施《规划》后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减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结核 传染病控制 经济学 医学
  • 简介:通过现场回顾性调查,收集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医与西医门诊治疗同病种的费用以及治疗效果的数据资料,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病种相同、病情相似的患者分别采用纯中医或纯西医治疗,获得相同治疗效果的费用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证研究佐证中医服务具有"廉"的特点,从而阐明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发展的优势与意义。

  • 标签: 治疗费用 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评价是医院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卫生经济科的管理下。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其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使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医院卫生经济科管理 医疗资源 优化配置 效率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检测血小板参数的52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验和记录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W和MPV分别为(15.4±5.7)%,(14.0±3.8)fl,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和(9.1±3.3)f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CT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的检验有助于提高高脂血症的确诊率,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参数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慢性心衰为临床多发病,在老年人当中尤为多发。慢性心衰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预后差、病死率高。明确心衰级别,采取针对性救治可优化预后。超声诊断为慢性心衰主要诊断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慢性心衰患者为例,探究超声诊断参数价值。

  • 标签: 慢性心衰 超声诊断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药物经济评价及其在中药临床配方调剂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收集选取5种中药,根据其是否应用循证—药物经济学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5种中药统一选颗粒状药物,每种药物各100g,统计两组中药颗粒含杂质数量,其次选取2名药剂师采用散装称量方式和颗粒配对方式调配中药,记录调配时间,比较两种方式调配出错率。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颗粒调配效率高于散装称量方式将近5倍且几乎不出错。结论循证—药物经济评价在中药临床配方调剂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循证&mdash 药物经济学 循证&mdash 药物经济学评价 中药临床配方调剂
  • 简介:摘要多参数监护仪是临床上实时监护多个参数的常用仪器,其高压板通常在大电流、高电压的情况下工作,发热量较大,易老化,因此故障率较高。由于高压板上元器件的布局十分紧凑,且采用的是双面PCB板,所以维修比较困难。在实际维修中一般采用通用高压板替换的方法,具有经济、方便、快捷等优点。

  • 标签: 多参数监护仪 高压板故障 医疗器械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及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AL)53例,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LCR、PCT,并与正常对照及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初诊时AL的PLT、PCT和MP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0.05),PDW、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初诊与部分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5),MPV、PDW、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完全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1),MPV、P-LCR明显降低(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大血小板比率 血小板压积 急性白血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