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术式。手术切除包括胰腺病变部分、部分胃及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和胆总管在内的器官组织,而后再将胰腺、胆总管和胃与空肠吻合重建。决定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吻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吻合术式也经过不断改良,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相继出现,特点分明。该文就吻合的历史变迁、各种术式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腺肿瘤 壶腹部肿瘤
  • 简介:9200596胰腺癌115例超声诊断分析/林红军…//南京医学院学报.-1991.11(4).-323~324B超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110例.B超能较清晰地显示胰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易于区分胰腺囊性与实性肿块.且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迅速、检出率较高,故可作为胰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采用:①多向扫查,形成立体概念可避免漏诊;②检查前服消胀剂三天,或查时改变体位半坐位,饮水800~1000ml,使胃充盈形成

  • 标签: 超声诊断分析 手术病理诊断 实性肿块 半坐位 消胀 透声窗
  • 简介:目的探讨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对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吻合分别采用套入式吻合和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两种术式,其中套入式吻合组66例,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54例,分别观察两组术后瘘发生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术前黄疸、术前低蛋白血症以及病种良恶性、淋巴结有无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以及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套入式吻合组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3.6%),其中瘘4例(6.1%),围手术期死亡2例;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4.8%),其中瘘2例(3.7%),围手术期死亡1例,两组患者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套入式吻合,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并不能降低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瘘的发生率.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 套入式吻合 胰瘘
  • 简介:目的总结恶性肿瘤病人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主要并发症瘘、胆瘘的初步处理经验和体会,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间的20例PD术后并发瘘、胆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并发瘘2例,死亡1例;并发胆瘘2例,死亡1例;另1例死于肝肾综合症,余17例治愈出院。远期效果在进一步随访中。结论术后并发瘘应以内科治疗为主,通过减少胰液的分泌,并且保持局部引流的通畅,多数瘘可治愈。术后并发胆漏,通过保持支架管及局部引流通畅,多可治愈,出现肝汁性腹膜炎时应考虑手术处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胆瘘
  • 简介:目的研究胃吻合术的术式合理性及预防术后瘘的作用.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8年8月间,25例接受十二指肠切除胃吻合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瘘、胆瘘、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例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在十二指肠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众多方法中,胃吻合术能够有效预防瘘的发生,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 胰液漏 预防
  • 简介: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外营养(PN)联合早期内营养(EN)与单纯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2013年间5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接受外营养与早期内营养(EN+PN),对照组23例仅行单纯内营养(EN),检测患者术前、术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BMI、胃切除方式、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8天体重均有下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降低,术后3天开始回升,观察组术后7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外营养与早期内营养联合应用较单纯内营养更具优越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

  • 标签: 胃癌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1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iicedrecoveiyaftersuxgery,ERAS)是基手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以达到快速康复为的。ERAS通过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合理管理疼痛、早期恢复饮食和早期活动等措施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自1997年丹麦外科Kehlet提出ERAS以来,ERASB在骨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外科领域开展》。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外科术后 肝胆胰 专家 术后应激反应 术后住院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内营养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将62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内营养组(EN组)和外营养组(PN组),EN组共342例,PN组286例,分别于术后24h内开始行EN与PN,考察两组术前1天与术后10天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营养支持费用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EN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幅度均小于PN组,作为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计数EN组较PN组恢复升高更快(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EN组较PN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支持费用均小于PN组(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EN安全、可靠且较PN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