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在2010年7月28日召开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监测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调查与评价处处长徐玲说,受卫生部委托,该中心将开展医改两年度评估工作。预计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方案设计,于2011年4月完成现场调查,2011年7月至8月完成分析报告。据介绍,此次评估也是对我国医改工作的中期评估。

  • 标签: 中期评估 医改工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现场调查 国际研讨会 信息中心
  • 简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全年出刊24期,定价672元,国内刊号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以电子版、纸版导读同时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被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临床医师 电子版 杂志 中国期刊网 统计源期刊
  • 简介: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医疗机构科研人员在去年取得的收获。2006年11月15日,中国信息研究所发布200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医疗机构收录论文排出名次。第四军大学西京医院在SCI收录论文排名中,以142篇夺冠。据了解,分类统计排列出医疗机构论文产出和被引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SCI收录的论文中,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分别位居前两位。

  • 标签: 论文统计 医疗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收录 名次 排出
  • 简介:本文概述了2016年度主要学术活动,包括睡眠会议、睡眠标准、杂志编辑等多项工作。在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上发表的主要睡眠医学相关论文,介绍了睡眠医学在中医界的发展概况,并且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制定睡眠医学相关标准。最后,对明年的工作提出初步设想。

  • 标签: 睡眠医学 发展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血管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及发病机制,对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评估后循环血管状况方面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

  • 标签: 后循环 脑梗死 血管 影像
  • 简介:超声检查无创,简单易行,实时成像,直观,重复性好,已成为颈动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并能够术前评价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及疗效.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超声造影、血管内超声、术中超声、三维及四维血管超声已在临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已从形态学成像向功能成像发展,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并指导治疗.目前,超声血管成形术以及超声造影剂微泡的空化效应已将超声从诊断推向治疗.本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上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超声 进展
  • 简介: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译著《梅欧医院神经科检查法》已经出版。该书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梅欧医院神经科检查手册》(第七版),由多位著名临床学者编写。该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神经科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方法,其中对一般书籍很少描述的神经眼科学、神经心理学、每块肌肉的检查方法、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检查和睡眠障碍的检查等均有详细的描述。

  • 标签: 科学出版社 临床检查 神经科 医院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眼科学
  • 简介: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技术包括脑电图(EEG)、诱发电位(EP)和肌电图(EMG)。前两项技术常规应用表面电极,属于无创性检查技术;后者系应用针电极的有创性检查技术,至今尚无任何可以取代的方法。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检查技术 临床 诱发电位 表面电极 常规应用
  • 简介: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颅内压监测是诊断颅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其可分为无创性及有创性监测,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是一种无创性颅内压监测方法,该方法有非侵袭性、数值可靠、费用低廉、方法简便、操作安全等优点。本文就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监测颅高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 超声波检查 监测 无创性
  • 简介:颅内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学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研究。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能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IA(AIA)。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是IA诊断的主要手段,也决定着采用何种治疗方案。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减轻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及预防再破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广泛地开展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在有IA家族史的人群中。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项目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选择。CTA具有无创、简捷、诊断率高等特点,应成为选择的重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易感基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曾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作用有所降低,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学的普遍应用,DSA检查仍然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标签: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DSA检查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在风险评价、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方面,超声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一直认为中国人颅外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方人群,但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完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超声检查的结果高度依赖于超声科医生的检测技术。

  • 标签: 检查 应用 诊治 检测技术 人口老龄化 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