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由卫生部和全国妇联主办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10月1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启动。今后,山西陕西吕梁山区、湖北湖南重庆贵州武陵山区、云南滇西边境山区等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00个县6月龄~2岁的婴幼儿,将获得免费的辅食营养补充品(即营养包),以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贫血。中央财政将提供专项补助经费。这是医改针对儿童的又一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第一个专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量身定制的卫生扶贫项目。

  • 标签: 儿童营养 试点项目 贫困地区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全国妇联 营养补充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复习,了解其研究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方法。方法: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收载,发表于2000—2013年期间的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相关论文,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要求的相关论文87篇。结论: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论文逐年增加,中药改善睡眠的实验研究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在中药改善睡眠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存在着研究方法局限,不能体现中药作用特色及某些概念混淆等问题。

  • 标签: 中药 睡眠 实验研究 文献
  • 简介:目的:探究米氮平在治疗抑郁障碍中对患者睡眠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伴抑郁障碍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舍曲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氮平,共治疗8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HAMD-17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SQI、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HAMD-17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可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米氮平 抑郁障碍 睡眠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0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式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心理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效果、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等,均明显占据一定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焦虑症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心理的护理干预,能提升病患治疗及护理服务效果,改善病患的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 改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478呼吸法"对改善耳鸣患者失眠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因耳鸣出现失眠的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教授"478呼吸法"辅助睡眠。干预2个月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早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患者睡眠恶化情况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结论:针对耳鸣患者实施"478呼吸法"辅助睡眠,能够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478呼吸法 耳鸣患者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褪黑素治疗失眠的疗效以及与服用剂量的关系。方法利用医生询问的方式对247名有效病例进行疗效分析,判定标准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结果初次服用脑白金(3mg/d)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的有效率约为64.7%;剩余患者减量(1mg/d)服用后,有效率69.8%,总有效率为89.3%,与安慰剂组31.2%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充外源性的褪黑素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但高剂量的褪黑素可能对机体敏感的人群起反馈调节作用,可减量服用,其更深入的药理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褪黑素 失眼症状 剂量 脑白金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肺炎 睡眠质量
  • 简介:脑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在脑部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病的发生、诊断与治疗中,脑血液循环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重视其微循环水平的治疗,以更好地恢复脑细胞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循环 溶栓治疗 抗凝 降纤 抗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索肢端肥大症病人心脏病变在经蝶手术后早期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肢端肥大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诊断心脏病变17例(56.7%),其中心房心室腔增大11例,舒张功能下降9例,瓣膜改变9例,大动脉根部增宽8例,心肌肥厚2例,收缩功能下降1例。所有病人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术前病人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23.97±3.21)mm、(9.00±1.17)mm、(8.70±1.06)mm;术后随访3个月,病人右心室前后径(21.90±3.51)mm、室间隔厚度(8.12±1.50)mm及左室后壁厚度(7.78±1.24)mm,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心脏舒缩功能、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病变指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76.7%)病人达到内分泌治愈。结论肢端肥大症病人多合并心脏病变,术后早期心房心室腔内径及心肌厚度可部分改善,但心脏功能、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病变改善不明显。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心脏病变 入路 经蝶 心肌肥厚 心腔扩大
  • 简介:目的:讨论护理干预改善肾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质量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肾结石手术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SAS评分、睡眠效率、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SAS评分、睡眠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肾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质量中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本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肾结石 术后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贫困护生与非贫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贫困护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ASA)、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在校的231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贫困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贫困护生。实施干预:开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健全帮困体系、成立“自强自立爱心会”之后,贫困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 标签: 贫困护生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及宣教对患者术前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20例首次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进行互动式术前访视及宣教,比较2组入院时和术前访视后的SAS、SDS以及PC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后的SAS、SDS以及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较占据明显优势,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术前访视及宣教对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使之以最佳的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效果的优化和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宣教 睡眠质量
  • 简介: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人出现步态失调和姿势不稳(posturalinstabilityandgaitdifficulty,PIGD)等轴性症状,并常因此摔倒致残,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目前左旋多巴类药物等内科治疗不能有效改善PIGD,而外科治疗中能够很好改善PD常见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僵直)的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

  • 标签: 脚桥核 帕金森病 目标核团 深部脑刺激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改善癫痫患者睡眠模式、生命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医疗科收治癫痫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每天均服用左乙拉西坦2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经颅磁刺激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模式与生命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模式与生命质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地改善癫痫患者的睡眠模式以及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癫痫 睡眠模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呼吸科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科住院患者188例,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分别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睡眠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后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及时性、护理整体性、护理连续性、护理舒适性等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率、嗜睡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是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的理想方式之一。

  • 标签: 分阶段护理 呼吸科 住院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8年选取联勤保障部队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桂林疗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疗养干部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疗养干部心理护理以及认知行为干预,给予对照组疗养干部心理护理,观察2组疗养干部的临床睡眠指标(睡眠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维持率)、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睡眠指标、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疗养干部睡眠质量评分较高,心理状态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老年 睡眠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8月份为界限,之前治疗的42例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一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的影响和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且循证护理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总体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同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肾炎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纳洛酮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神经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正常组、东莨菪碱组和纳洛酮治疗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延缓性匹配任务试验记录每只大鼠前后两次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合成,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前后两次逃避潜伏期在正常组呈极显著性差异(t=7.32,P=0.00),东莨菪碱组无差异(t=1.01,P=0.35),纳洛酮治疗组呈显著性差异(t=3.19,P=0.02).(2)各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前额叶皮层神经元ChAT量无差别(P>0.05).(3)各组大鼠锥体细胞胞体超微结构正常,但东莨菪碱组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明显改变.结论M-型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东莨菪碱能损害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能够改善这种损害,其神经机制并非是增加ChAT活性,而是能促进神经元突触囊泡Ach向突触间隙大量释放,及增加突触后致密物质密度.

  • 标签: 东莨菪碱 纳洛酮 空间工作记忆 MORRIS水迷宫 大鼠 记忆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经颅磁刺激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各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结合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 脑卒中 穴位贴敷 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