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试纳米微粒在磁场导向下对微血管的栓塞效果。方法利用壳聚糖和Fe3O4磁流体合成顺磁性纳米微粒,利用体外模拟微血管观察磁粒在磁场下的凝聚,然后将纳米微粒静脉注射入大鼠并在脑区放置磁场.取脑组织后通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微血管栓塞情况。结果制得的顺磁性纳米微粒混悬液呈黑色,无絮状物或沉淀。电镜下测量微粒的平均有效粒径为15.3nm。其在外加磁场下能在体内外微血管内发生凝聚,栓塞微小血管。结论利用顺磁性纳米微粒进行磁靶向微血管栓塞是可行的,这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浅表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 标签: 血管栓塞 纳米技术 磁靶向 大鼠
  • 简介: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40%。大部分胶质瘤由于具有浸润生长及恶性变的特点,即使通过手术、放疗甚至化疗也难以治愈。有资料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经确诊后1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平均生存期仅53周。化疗是恶性脑肿瘤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存在,98%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几乎所有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脑病变部位,限制了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有研究表明纳米载体能携带药物穿透BBB,

  • 标签: 原发性脑肿瘤 靶向给药 纳米 恶性脑肿瘤 化疗药物 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解郁化痰颗粒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和纳入标准将抑郁症伴失眠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用解郁化痰颗粒联用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帕罗西汀片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4周。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定比较临床疗效,并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解郁化痰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HAMD、PSQI量表积分值明显减低,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2组间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郁化痰颗粒针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解郁化痰颗粒 抑郁症 失眠 临床观察
  • 简介:RNA干扰技术(RNAi)的发展对治疗脑部疾病展现出可观前景,而血-脑屏障在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同时,也阻碍各种药物运送到脑内。脑靶向运释系统研究开发实现了转运治疗性药物跨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本文将对脑靶向运释系统的研究进展及脑靶向RNAi治疗脑部疾病的应用进行阐述,并结合靶向转运作用机制进行相关探讨,为脑靶向运释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RNA干扰 运释系统 血-脑屏障 纳米技术
  • 简介: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将来治疗卒中的理想方法之一。无创示踪干细胞在脑中的存活、增殖分化、迁移,以及与宿主的整合是确定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有翅陛及安全性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无创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新型造影剂被用于移植细胞的活体示踪,并已在动物模型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对应用纳米造影剂在卒中干细胞治疗中活体示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细胞 卒中 超顺磁氧化铁 量子点 多模态造影
  • 简介: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养血清脑颗粒+盐酸氟西汀联合治疗(治疗组)和单纯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48.7%对47.1%)和总有效率(79.4%对76.5%)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HAMD总评分和各项目评分也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的睡眠障碍项目评分在第2周时有显著差异(P〈0.05),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2个项目评分在第2周和第4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某些症状,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盐酸氟西汀 卒中后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YXQNG)联用丙戊酸(VPA)对戊四氮(PTZ)慢性点燃模型大鼠癫痫发作、EEG、认知功能及颞叶、海马T型Ca2+通道蛋白(Cav3.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Z组、VPA组、VPA+YXQNG组、NS组,每组10只.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PTZ溶液制作慢性点燃模型,VPA组大鼠在注射PTZ前1h给予VPA灌胃;VPA+YXQNG组除给予VPA外,注射PTZ前1.5h给予YXQNG灌胃;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Y型电迷宫检查大鼠的正确反应率、捕记EEG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颞叶和海马Cav3.2的表达.结果给药8周后PTZ组大鼠全部达到完全点燃(连续3d出现Ⅳ级发作或达到Ⅴ级发作),VPA组和VPA+YXQNG组大鼠仅出现0~Ⅱ级发作;Y型电迷宫检查结果显示VPA+YXQNG组大鼠正确反应率高于PT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G结果显示PTZ组大鼠癫痫发作时EEG有明显异常放电,总功率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VPA+YXQNG组大鼠用药前后EEG总功率的差值均高于PT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VPA组、VPA+YXQNG组大鼠颞叶和海马Cav3.2表达低于PTZ组,VPA+YXQNG组大鼠颞叶和海马Cav3.2表达低于V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XQNG和VPA联用能降低癫痫大鼠发作级别、改善认知功能、减少脑部异常放电并降低脑组织Cav3.2水平,有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癫痫 丙戊酸 养血清脑颗粒
  • 简介: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NSC)是当今医学的前沿课题,困扰其临床应用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对移植进入体内的神经干细胞进行监测,观察其存活和迁徙的情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移植的神经干细胞有着不同的迁徙和分化能力,对干细胞这一特性的研究目前多为在移植后的一定时间内处死实验动物,对神经组织进行切片。而这些侵袭性的方法,不能对神经干细胞在同一动物体内的迁徙、增殖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故需要非侵袭的手段来对移植入体内的神经干细胞进行监测。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