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性与人格是互相影响的。文章介绍了心理家对性与人格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对同性恋及性变态者的人格研究、影响个体性态度的人格变量、男女两性对待性态度的异同。文章最后提出应探求性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 标签: 人格 同性恋 性变态 性态度
  • 简介:一见钟情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比普通爱情来得更迅速,爱得更深刻,时间更持久。不同的心理派别对一见钟情的解释是不同的:古典精神分析认为与儿童的恋父恋母情结有关;生物学流派荣格认为是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在爱情中对浪漫伙伴的投射;认知图式理论认为是因为对方符合自己脑中的“爱之图”;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是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结合的结果。这些解释有相通之处,而且当“一见钟情”发生时,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

  • 标签: 一见钟情 现象 心理学
  • 简介:尽管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体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一样有正常的性的发展,性的发展同样贯穿其一生,他们与健全儿童一样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理念的启示下,本文试图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具有整体性;教育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等三个方面对残疾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理念 残疾儿童 性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在美国有关男性和男性气质研究(MasculinityStudies)的论著频频出现,男性研究的出现直接受到女权主义者对性别差异传统解释的批判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男性气质(Masculinity)是指男性自治、男性支配和家庭中男性独立于女性的控制。它关注于两个方面,其一,男性为获得支配地位所产生的焦虑、紧张以及所获的经验;其二,男性在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如何应对这种焦虑和紧张。男性研究把男人看作一个社会群体。目前在美国男性研究趋向跨学科、跨文化。

  • 标签: 美国 男性 男性气质 男性危机 主流男性气质
  • 简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常见的生殖器部位感染的病原体,与尖锐湿疣、宫颈癌或癌前期病变关系密切,该文简要解读美国2015年HPV及其相关疾病的指南。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宫颈癌 疫苗 指南
  • 简介:性病患者既是性病的传播者,又是性病的受害者。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作为性病诊疗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充分的了解。笔者观察研究了收治的116例性病患者心理状态并进行了心理疏导治疗,体会如下。

  • 标签: 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 病患 心理疏导治疗 精神压力 心理反应
  • 简介:第72届美国皮肤病学会(AmericanAcademyofDer-matology)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圆满落下帷幕。整个会议为期5天(2014年3月21~25日),旨在为美国本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提供皮肤科学的继续教育、资格认证和行业指导。

  • 标签: 美国皮肤病学会 年会 精粹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定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56.25%银屑病患者有抑郁症状,28.75%有焦虑症状;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患者的比例降至15.63%,焦虑患者降至4.5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复。

  • 标签: 银屑病 心理护理
  • 简介:背景:银屑病的治疗较复杂。尽管在过去10年间涌现出了许多药物治疗手段,但局部外用皮质激素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此外,各种联合用药及用药手段也被大力提倡。目的:试图对1990-2001年间银屑病医疗照护体系的不同模式及与这些模式相关的变化进行特征性描述。方法:采用“全国非卧床患者医疗护理调查”(在美国对医师诊治情况进行的一项典型调查)的数据,明确了银屑病患者的就诊情况。同时确认了1990-2001年间就诊银屑病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及药物治疗单。结果:12年间,银屑病患者就诊次数超过1350万次。尽管银屑病患者去皮肤病专科就诊的次数在比例上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仍然是皮肤科医师完成了大部分诊疗(82%)。作为一类药物,最常用的药物为局部外用皮质激素。最常用的单用药物为局部外用钙泊三醇。在非皮肤科医师中未发现局部使用非皮质激素。非皮肤科医师与皮肤科医师一样,习惯在每次诊疗中使用一种系统药物并将系统用药作为单一疗法。讨论:研究表明,银屑病首选的局部治疗方法仍是应用氯氟美松和钙泊三醇。皮肤科医师在银屑病诊疗中的作用下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部分与获得皮肤科行医执照困难有关。

  • 标签: 银屑病患者 治疗手段 二十世纪 1990-2001 美国 外用皮质激素
  • 简介:同性恋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长期遭受着歧视和偏见,他们特有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背离了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同性恋者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伦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同性恋者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次分析了他们面临伦理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同性恋者走出伦理困境的路径,以减少对同性恋的歧视,增加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关注度,为同性恋者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生存环境。

  • 标签: 同性恋 伦理困境 原因 路径
  • 简介:男性性功能障碍是指男性性行为和性感觉障碍,是男子躯体性器官在性反应、性行为全过程所表现的功能和心理感受异常的总和.近代诸多资料显示,性功能障碍一般被分为三大类,即:阳痿、早泄、射精异常等;临床上又多将其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而在器质性和功能性之间其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强制性划分这种器质性原因和心理性原因又似乎显得牵强.这种概念上的问题与区别也一直困扰许多性医学家.因为在整个性反应和性感觉的全过程,精神心理因素是贯穿其中的,所以严格地讲,性功能障碍只能作为躯体性反应和性器官与性感受异常的总称.而这种异常又可分为性欲障碍、勃起障碍、性交障碍(疼痛)、射精障碍和感觉障碍.

  • 标签: 男性 性功能障碍 性心理 性行为 心理因素
  • 简介: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皮肤病理专家高天文、廖文俊教授主编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第2版),近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正常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皮肤病理特殊染色及50种最具代表性疾病,能够引领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皮肤病理基本概念。

  • 标签: 皮肤科医生 组织病理学 皮肤病理 书讯 第四军医大学 组织结构
  • 简介:在2007年7月8日广州电视台的心理节目——《夜话》中,一位女士哭着问:“老公在外面找的几个女人的相貌都不如我,为什么他这么贱?老公平时连我都满足不了,凭什么还去玩别的女人?”这是一些良家妇女的困惑。也有一些女性问:“我跟他一起创业,现在我全心持家,他为什么背叛我,时常跟那些狐狸精(身材容貌较好者)鬼混?他还有良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不妨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 标签: 心理方面 婚外性行为 男人 电视台 女人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皮肤改变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关节。美国皮肤病协会2009年制定了银屑病外用药治疗指南,外用药可以单独用于治疗轻度-中度银屑病患者,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用于病情严重者的治疗,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

  • 标签: 银屑病 外用药治疗 美国皮肤病协会 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病程和发病部位不同的慢性湿疹患者采取应对方式的差异以及应对方式与患者情绪障碍、躯体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5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AreaSeverityIndex,EASI)”对患者瘙痒和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病部位累及会阴部或乳房的患者MCMQ-面对、MCMQ-屈服评分均高于其他患者(P〈0.05,P〈0.01);病程越长的患者MCMQ-屈服评分越高;MCMQ-屈服评分与SAS、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分别为0.477、0.513,P均〈O.01);MCMQ一屈服评分与瘙痒SAS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分别为0.384、0.282,P均〈0.01)。结论病程和发病部位不同的慢性湿疹患者采取的应对方式有所差异;“屈服”应对方式不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躯体症状均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慢性湿疹 应对方式 湿疹严重程度
  • 简介:女性性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需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因此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规范化诊断分类都是依据女性性反应周期而划分。性功能障碍属于心理障碍,其特点是一类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功能障碍,是在个体的性对象、性动作以及性身份识别均正常的前提下,出现在执行正常性行为中的功能障碍。

  • 标签: 女性性功能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性反应周期 生理反应 诊断分类 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