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的关注引起人们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的认识。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易造成患儿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和智力低下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1]。除此之外,研究表明脑出血后也会导致神经功能缺失。其中脑水肿是导致脑出血后继发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血肿的组成成分及其降解产物(如血红蛋白、胆红素、铁离子和CO等)的毒性导致脑出血后脑水肿,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能是继发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2]。在对成人胆汁郁积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胆汁郁积性黄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瘙痒、疲劳等症状,这与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些神经递质的传导异常密切相关[3]。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脑脊液中,游离胆红素的浓度平均可达到10μmol[4]。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的研究都表明胆汁郁积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对吸入麻醉药全麻敏感性增强,这些现象可能都与游离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密切相关[5]。

  • 标签: 胆红素神经毒性 脑出血后脑水肿 神经系统后遗症 胆汁郁积性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游离胆红素
  • 简介:目的庆大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其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它的耳毒性逐渐明显。本实验在体外用新生C57BL/6J小鼠的耳蜗基底膜构建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观察自噬的发生。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耳蜗基底膜应用庆大霉素之后,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结构,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的变化。结果在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模型中,观察到了自噬现象的发生。结论自噬参与了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提示我们干预自噬可以影响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

  • 标签: 毛细胞 庆大霉素 耳毒性 自噬
  • 简介:目的探讨阿米卡星对幼年大鼠内耳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组9天龄sD大鼠皮下注射500mg·k^-1·d^-1阿米卡星连续1周,对照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连续1周。分别于用药后l天、1周和3周行听觉脑干反应测听(ABR)仪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耳蜗听功能,并对耳蜗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常规切片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ABR阈值,用药后1天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周与用药后1天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用药后3周和用药后1周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随用药后时间延长,何替器细胞损伤从感觉毛细胞到非感觉支持细胞,用药后3周出现立方上皮样结构。实验组大鼠无前庭功能障碍。结论阿米卡星连续用药可导致幼年大鼠耳蜗毛细胞的严重损伤,而对前庭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大鼠 阿米卡星 耳蜗 毒性
  • 简介:目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定距今已70多年,对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球菌和结核杆菌感染有着强大的功效。然而,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疗程的延长或(和)剂量的增加往往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非耳毒性抗生素也具有较广的抗菌谱,用于许多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使得曾经作为优先选择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逐渐被取代。然而现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处于一个潜伏的复兴时期,正逐渐用于治疗对大多数一线抗生素耐受生物所引起的严重性感染,如多重耐药结核、复杂性院内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再次向科学家和医生提出了挑战,即。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问题,尤其该类抗生素导致的耳聋对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往往是极重度且不可逆转的。基于这个原因,在过去二十年里,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分子治疗策略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的耳毒性副作用相抗衡。本文主要概述了:①氨基糖苷类药物杀菌的分子机制,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何导致具有遗传易感倾向的患者发生耳毒性,③到目前为止,在临床实验和,或临床上已被证明的能阻止和调节氨基糖苷类耳毒性的药物和化合物,④减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剂量来减少耳毒性的发生率。

  • 标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毒性 非综合征型耳聋 链霉素 巴龙霉素 庆大霉素
  • 简介:目的:建立单纯庖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I)感染造成的面神经麻痹动物模型,研究HSV-I与面神经麻痹之间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66只,切断双侧面神经耳后支,右侧神经断端接种HSV-1,左侧接种胎牛血清作为对照。观察小鼠全身情况、双侧面肌运动的对称性;颞骨连续切片HE染色;颞外段面神经锇酸染色:双侧面神经、脑干、三叉神经节、脊髓行PCR检测HSV-1DNA片断。结果:28只小鼠(4242%)于接种后2-5d发生右侧面神经麻痹,病程持续3-6d后恢复。38只未发生面神经麻痹。与对侧比较,颞骨连续切片显示面神经麻痹鼠右侧神经肿胀、神经周围间隙变小、

  • 标签: 面神经炎 动物模型 单纯疱疹病毒性 Balb/c小鼠 面神经麻痹 双侧面神经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近年来广泛被应用,虽然该技术经过长时间发展已非常成熟,但术后的并发症也经常发生,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在术后并发症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所以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的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后造成支架内血栓的形成的针对性护理且均得到治愈的体会,为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Cu/ZnSOD或SOD1)的蛋白表达和活性变化,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lyrazine,TMP)拮抗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将60只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为GM组、TMP组、GM+TMP组和对照组4个组,每组15只。GM组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TMP组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GM+TMP组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及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对照组腹腔注射与GM组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1·d^-1;每组连续注射12天。每组首次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行ABR检测。实验结束后取耳蜗标本,将耳蜗组织研磨,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OD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SOD1活性。结果用药后GM+TMP组ABR反应阈值明显低于GM组(P〈0.01),但较对照组、TMP组仍有升高;GM组、GM+TMP组SO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TMP组、对照组(P〈0.05),且GM+TMP组高于GM组(P〈0.05);SOD1活性强弱顺序为:GM+TMP组〉对照组≈TMP组〉GM组。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调控SOD1的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降低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推测这是川芎嗪抗氧化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庆大霉素 川芎嗪 耳毒性 抗氧化 SOD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本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镇痛、吸氧等抢救后经监护送入心内科病房,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意外发生。结论急诊的镇痛,吸氧、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是救治患者的关键措施,而积极有效护理为其提供保障。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腺病毒、脂质体、纳米材料三种不同类型的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对293T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大小,筛选理想的基因载体。方法用重组腺病毒、Lipofectamine^TM2000、Entranster^TM—D纳米材料为转染载体,携带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Math1-EGFP基因及真核表达质粒pRK5-Math1—EGFP,按照转染试剂盒说明优化其转染条件,分别转染293T细胞。24小时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结果并计数阳性细胞率,采用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ath1基因mRNA的表达,用MTT法检测不同转染条件下,不同转染载体对293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经优化转染条件,重组腺病毒载体转导的细胞中荧光蛋白表达几乎为95%以上,Lipofectamine^TM2000、Entranste^TM-D纳米材料载体转染的细胞中荧光蛋白表达也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而Entranste^rTM-D纳米材料载体在最高转染效率的剂量下仍然保持80%以上的细胞生存率。RT-PCR进一步证实,三种载体转染细胞均有Math1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Entranster^TM—D纳米载体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聚合物转染试剂,能成功携带内耳基因治疗关键基因Math1基因转染293T细胞,并表现了低毒、高效性能。

  • 标签: MATH1 293T细胞 基因转染 基因载体 纳米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的诊治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0例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病例,对其致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30例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无后遗症。结论治疗会厌囊肿合并急性会厌炎的重点是抗感染和维持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囊肿切除。多方面护理必不可少。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会厌囊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动脉溶栓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支架取栓、动脉溶栓术的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手术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例患者闭塞血管再通,1例发生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无一例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医护配合,是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溶栓 取栓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4例急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颅内并发症患者,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耳源性脑膜炎2例,耳源性硬脑膜外脓肿1例.结果4位患者经乳突凿开术,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二期行乳突根治术,均获痊愈.结论急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一经诊断或怀疑颅内并发症者应立即行扩大乳突凿开术,通畅引流,应用有效抗生素,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中耳乳突炎 急性 乳突凿开术 血栓性静脉炎 耳源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孕妇面瘫是临床棘手的难题,由于患者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用药选择时需考虑胎儿的安全。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寻找一个能在孕期使用的有效治疗面瘫的药物。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接诊的孕妇急性贝尔面瘫患者,给予威利坦缓释片每次80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能坚持服药10天者共计21人,治疗前后用Sunnybrook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威利坦缓释片面瘫治愈率达76.2%,另有5人疗效较差,仅有1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孕妇急性贝尔面瘫患者使用威利坦缓释片治疗10天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保守治疗方法。。

  • 标签: 妊娠 面神经麻痹 BELL面瘫 威利坦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应用爱可欣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找出合理的用药时间。方法206例鼻咽癌和乳腺癌放疗患者按编号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开始放疗7d后开始使用爱可欣,对照组在发生1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后开始使用爱可欣,直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损伤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皮肤损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期间的生理、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爱可欣能够延缓放疗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降低损伤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乳腺癌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爱可欣 治疗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呈上升的趋势。为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列举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腹主动脉血栓置管溶栓在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点,提高对患有急性腹主动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20名患有急性腹主动脉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之前已经取得了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对这些患者在我院接受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了解调查。结果在对这20名患者进行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其中有14例患者的主动脉血栓完全开通,有6例患者的主动脉血栓部分开通。结论通过对患者急性腹主动脉血栓置管溶栓的护理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伤口愈合和控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地影响。

  • 标签: 急性腹主动脉血栓血栓置管溶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引流术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而对照组则按常规局部冲洗盲袋后上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行切开引流术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术 智齿冠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依从率比对组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比对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