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趋于广泛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目前在眼科领域尤其是眼底黄斑病变的检查中非常重要。我们对其在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近视性黄斑病变、黄斑水肿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中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98例眼球穿通伤的临床诊治过程,讨论眼球穿通伤的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98例患者分儿童组59例(≤14周岁)及成人组39例(>14周岁)。入院后均经眼科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出院后随访6-12月,观察预后。结果儿童组和成人组出院时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下同)较入院时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随访结束时2组视力较出院视力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外伤史和影像学检查对眼球穿通伤的诊治至关重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的最佳选择。而伴有眼内炎的眼球穿通伤的愈后随访不容忽视。

  • 标签: 眼球穿通伤 球内异物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力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0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疾病各个阶段,全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青光眼 健康教育
  • 简介:<正>今将我们近年来开展应用ERG检测120例及联合应用VEP检测50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检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最小仅4岁,最大72岁。110例皆有夜盲史,在80例行视野检查者中,呈典型管状视野的30例,50例有不同视野改变,多数呈不规则状缩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检测 病例报告 管状视野 视野检查 结晶型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Fas和FasL在鼻息肉中的表达,研究细胞凋亡和Fas/FasL系统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和FasL在35例鼻息肉和17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Fas和FasL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Fas和FasL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2.Fas在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都有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息肉表面的上皮细胞和间质内的炎性细胞中.结论1.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鼻息肉长期保持良性增生的重要因素.2.FasL在鼻息肉上皮细胞中的高表达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及Fas/FasL系统的免疫监视作用有关.

  • 标签: 鼻息肉组织 高表达 FAS/FASL系统 上皮细胞 正常 下鼻甲
  • 简介:上课是常规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多媒体课件质量、多媒体传统板书教学的融合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好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笔者在对这一问题探讨和分析后,试图寻找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合于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取得更好效果。

  • 标签: 医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增殖相关基因Ki-67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在喉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存档石蜡标本喉鳞状细胞癌50例、不典型增生36例、喉正常黏膜10例中Ki-67、Bax、Bcl-2的表达.结果Ki-67在以上三组的表达率分别为52%、50%、10%,Ki-67在喉癌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喉正常黏膜(P<0.05),Ki-67在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喉正常粘膜(P<0.05),Bcl-2在以上三组表达率分别为44%、11%、0%.Bcl-2在喉癌组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和正常黏膜组(P<0.05),Bax在以上三组表达率分别为76%、77%、78%、80%,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随着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增强,Ki-67表达增加,提示ki-67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表达增强者,应作进一步检查.2.Bcl-2检测结果,对鉴别喉部良、恶性病变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增殖 凋亡 喉癌 鳞状细胞癌 KI-67 BAX
  • 简介:目的评价B型超声对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眼内异物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照B超X线、CT的检查结果,根据术中所见异物的位置分析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的判断准确性达80%,对于异物球壁关系的判断准确性达81.5%,高于X线,CT接近.结论B超对眼内异物尤其是球壁异物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应用B超和其它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眼内异物诊断率.

  • 标签: 眼内异物 B超检查 诊断价值 眼内异物位置 球壁异物
  • 简介:目的探讨OSA-18量表评价儿童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我科收治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儿童患者160例,均行多道睡眠描记术(polysomnography,PSG)监测。采用OSA-18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分析确诊为OSAHS患儿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10westoxygensaturation,LSaO2)OSA-1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确诊OSAHS患者123例,单纯鼾症37例。OSAHS患者的OSA-18评分AHI及LSa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496,P〈0.05。单纯鼾症及轻中度OSAHS患者各组间OSA-18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OSA-18中位数为91.0,高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OSAHS患者(OSA-18评分依次为64.0、76.0和87.0,P〈0.05)。以LSaO2为依据对OSAHS患者进行分组,发现无低氧血症组及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各组间OSA-18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氧血症患者OSA-18中位数为93.0,高于无低氧血症组及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OSA-18评分依次为69.0、81.0和89.0,P〈0.05)。结论OSA-18评分PSG存在相关关系,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紊乱中有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儿童OSAHS的评价指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19-21)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描记术 OSA-18量表 评价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黄斑区视网膜分析系统(macularedemamodule,MEM)的三个技术参数,了解其变异性及可重复性来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78只眼)正常健康志愿者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黄斑区视网膜分析系统进行检查。分析扫描深度值(Z)、视网膜信号宽度值(W)、水肿指数值(E)三参数的均值及变异系数,并分析黄斑反射图、地形图、信号宽度图、水肿指数图的图像特征。结果黄斑中心0.5mm范围内视网膜扫描深度均值(Z)为1.4430848,变异系数55.6%。W值为795.27±193.53,变异系数17.6%。E值为1.13±0.35,变异系数27.8%。不同个体三参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个体变异较大。不同时间段三参数测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M可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量化分析,个体变异较大,但重复性好,HRT-Ⅱ检查适合黄斑疾病的个体随诊观察。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二种切口(角膜、巩膜切口)不同手术阶段疼痛感觉及镇痛效果.方法铺巾前、开睑后滴"0.4%爱而卡因"表面麻醉剂二次后手术.随机选择角膜切口组,巩膜切口组各120例,在手术各阶段中不作任何提示,征询病人疼痛感觉,详细记录按疼痛分级表,并客观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范围5~25min,平均7.2min.两组病例在水分离,超声乳化,清除皮质阶段中角膜切口组3级疼痛以下发生率分别为9.2%,25.0%,12.5%;巩膜切口组分别为12.5%,22.5%,13.3%.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均能很好耐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率为3.8%,前囊撕裂率5.8%,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和眼内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方式行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而有效的.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表面麻醉 角膜切口 巩膜切口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CN1/Cyr61)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RNV)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特异性抑制CCN1对R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2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高氧对照组和CCN1治疗组,每组各50只。高氧对照组和CCN1治疗组分别玻璃体腔内注射空载体质粒和CCN1siRNA表达质粒。ADP酶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CCN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视网膜可见大片无灌注区和大量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25.25±1.26个;23.12±1.16个),CCN1治疗组较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的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8.47±1.15个)明显减少。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较对照组相比,CCN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CCN1治疗组较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显著减弱,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CN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RNV形成密切相关,特异性抑制CCN1能有效抑制RNV的形成,为预防和治疗ROP提供新的思路及对策。

  • 标签: 视网膜新生血管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RNA干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CYSTEINE-RICH 61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家猫视神经损伤后的视觉诱发电位波形改变,探讨检测视神经损伤的检测指标。方法选择成年家猫6只,在鼻内镜下经左侧鼻腔筛蝶窦进路用自制视神经损伤器损伤左侧视神经管以建立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opticneuropathy,TON)模型,以右侧为对照观察瞳孔变化,检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reversalvisualevokedpotential,PR-VEP)的变化。结果损伤后有1只猫出现Marcus—Gunn黑朦强直性瞳孔,5只双侧对光反应无明显差异;PR-VEP监测显示致伤后P100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术前及术后1h、1d、3d、1周P100平均振幅分别为:8.38,7.22,6.33,5.15,2.89μV,平均潜伏期分别为:84.43,95.50,118.90,124.87,140.50ms;2周以上图形近似一条直线,无明显的振幅、潜伏期可测。其中1d以上的振幅、潜伏期1d以内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rcus—Gunn氏黑朦强直性瞳孔不适宜作为TON动物模型观测的指标;PR-VEP可以作为检测建立TON动物模型损伤有效的指标;由该模型推论出视神经损伤1d以上的电生理变化基本是一致的,只有量和度的不同,外科干预应越早进行越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9.11)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动物模型 视觉诱发电位 瞳孔对光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流程及护理措施优化,以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避免护理缺陷及安全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2012年至2015年12月共收治约654例68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2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医生对术前准备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优化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完善率10.3%,手术医生满意度95.17%,患者满意度91.03%,对照组术前准备不完善率30.77%,手术医生满意率71.98%,患者满意度78.5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接患者时间少于10min占93.79%,对照组的72.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了转运时间。结论术前准备中实施优质护理的确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手术医生对于术前准备的满意度。

  • 标签: 翼状胬肉 术前准备 优质护理
  • 简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glaucoma,NVG)是一种继发于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的严重类型的青光眼,难以控制的眼压、视力的急剧下降和眼部疼痛症状是其特点。目前国内外对NVG的研究颇多,新的治疗方法不断被探索,然而手术仍是其目前最终的治疗方式,尤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药物与其它手术的联合治疗更是近年NVG治疗的热门话题。本文对NVG的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和疗效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药物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小梁切除术 Ahmed引流阀植入
  • 简介:目的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再灌注后视网膜内caspase-3的动态变化,探讨caspase-3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h,然后再灌注,检测再灌注后1、6、12、24、48、72h大鼠视网膜内caspase-3的水平及视网膜细胞凋亡平均发生率。结果再灌注后视网膜内caspase-3的表达出现在光感受器细胞层,在再灌注后1、6、12、24、48、72hcaspase-3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067±0.004、0.923±0.045、1.962±0.377、3.793±0.860、2.039±0.427、1.332±0.109,细胞凋亡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8±0.1,7.1±0.2,18.2±1.4,34.7±2.1,22.6±0.9,16.3±0.4。结论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呈现正相关,caspase-3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 标签: 大鼠 视网膜 再灌注损伤 castmse-3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视网膜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cellcomplex,GCC)厚度对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CPACG)的诊断价值,研究其和平均视野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早期CPACG患者21例38眼,疑似青光眼(suspectedglaucoma,SG)患者25例46眼和正常对照25例49眼进行SD-OCT检查,测量平均及各个象限的RNFL厚度和GCC厚度,分析RNFL厚度和GCC厚度视野MD的相关性。结果:CPACG组的平均和各象限RNFL厚度和GCC厚度正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SG组比较,平均及上方(P〈0.01)、下方(P〈0.05)RNFL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和各象限GCC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PACG组RNFL(r=0.65)、GCC(r=0.72)均与MD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RNFL厚度和GCC厚度对早期CPACG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具有临床价值,GCC厚度的临床意义可能更佳。

  • 标签: OCT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RNFL厚度 GCC厚度 平均视野缺损
  • 简介:目的研究可降解型VisiPlug泪道栓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科就诊的23例(46只眼)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且术前伴有轻到中度干眼患者,术后应用VisiPlug泪道栓进行泪道栓塞。分别于准分子激光术前、泪道栓塞术前、栓塞术后2周及3个月,针对于眼症状及泪道栓使用舒适度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准分子激光术后,患者干眼症状明显加重,SⅠt和BUT明显下降;泪道栓塞术后患者干眼症状明显减轻,SⅠt和BUT明显增加和延长,人工泪液使用频次下降;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随访期间除1只眼栓塞术后1d泪道栓脱落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VisiPlug泪道栓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增加眼表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缓解干眼症状,替代人工泪液的治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22-25)

  • 标签: 泪器 栓塞 治疗性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 激光
  • 简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surgepy,MSICS)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本文旨在比较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使用PubMed搜索引擎,我们收集了传统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文献,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出版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传统ECCE以及MSICS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MSICS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并且具有手术快速、费用低廉以及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虽然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MSICS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简介:目的:检测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NA氧化损伤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我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标本35例,并收集术眼颞上方正常球结膜标本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翼状胬肉标本中8-OHdG的表达,并与正常球结膜组织的标本进行对照。结果:在35例翼状胬肉组织中有24例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9%,而正常结膜组织中无8-OHdG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7)。8-OHdG的阳性表达位于胬肉组织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棕黄色着染,上皮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及正常结膜组织无表达。结论:在翼状胬肉组织中8-OHdG呈阳性表达,而正常结膜组织中不表达,提示DNA氧化损伤在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8-羟基脱氧鸟苷 DNA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