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永康市常见致盲眼病情况,更好的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为政府部门制订防盲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按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议提出的WHO标准进行。对象当地城乡常住人口60岁以上不特定人群为主要对象,随机对永康市两个街道、四个乡镇、80余个行政村(自然村)、两所中学、八所小学、两个养老院共一万人次的致盲眼病,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结果第一位致盲眼病是白内障;第二位是外伤性陈旧性角膜病变;第三位是全身性基础性疾病引起的眼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性眼病变。结论以上眼病是我市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是现阶段防盲治盲的重点所在。

  • 标签: 眼病 流行病学 防盲治盲 公共卫生
  • 简介:<正>浙江新昌县争取防盲先进县的工作历时八年,现经防盲指导组验收合格,全国防盲指导组评审通过,授予"全国防盲先进县"称号,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一、领导重视,分工合作,是做好防盲工作的关键。新昌县人民政府对防盲工作十分重视,自1988年起,把防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为了加强对防盲工作的领导,成

  • 标签: 防盲治盲 白内障 先进县 新昌县 浙江省 眼科医生
  • 简介:2006年4月至5月底,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对本市随机抽样两个县区,即上杭县和新罗区,再分别抽样8个乡镇、城区的16个小区,其中视力残疾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抽样调查 视力残疾 龙岩市 福建省 随机抽样 调查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后节手术中合并前节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联合手术的利与弊,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有针对性的分为A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B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I)),为了便于对比,又将A组分为A,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A: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组;A,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将B组分为B,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B2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组;B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结果:手术的并发症为主要观察指标,A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B组为手术复发或更严重的PVR形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A3〉A2〉A1,A3明显高于A2和A1,均有统计学意义,A2〉A1,但无统计学意义。B组三组的结果与A组三组相同。结论: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选择联合手术,如影响操作则选择非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 标签: 后节 前节 联合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前身为合肥基督医院,始建于1898年,历经风雨洗礼,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标签: 医院简介 安徽省 综合性医院 三级甲等
  • 简介: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只眼的患者,进行3—4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光凝治疗约一周后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术后随访12—15月,随访过程中观察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眼球有无萎缩。15例患者12只眼眼压控制良好,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均消退,无明显眼球萎缩,成功率达80%。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 标签: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睫状体冷凝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目的:了解河北磁县地区7~18岁青少年屈光状态的特征,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磁县部分学区37700名学生进行视力、电脑验光、插片、眼前节及眼底检查。结果:河北磁县地区7~18岁青少年各学龄段视力低常率有显著差异;屈光不正率有显著差异;远视、近视患病比例有显著差异。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屈光状态在不断变化。青少年远视患者逐渐减少,近视患者逐渐增多。需追踪观察以保护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变化,做出正确处理。

  • 标签: 青少年 屈光状态 近视 发病率
  • 简介:目的为实施视觉2020行动计划,提出并实施适合四川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方法利用我省已经建立的眼初级防盲网络,在几个防盲先进县及拟建立的防盲项目基地开展青少年屈光不正及弱视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建立视力保护网络,对屈光不正给予医学验光、配镜和弱视治疗,同时给予正确的视力健康指导。结果已试点建立青少年视力保护网络,正逐步实施青少年视力保护策略,减少由于屈光不正及弱视引起的低视力和盲的发病率。结论四川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根除可避免盲,实现“视觉2020”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屈光不正 视力保护
  • 简介:目的提升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的知晓率,提高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对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的掌握率低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患者的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掌握率由原来的40%提升到80%,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使眼科住院患者能正确掌握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安全地使用眼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了我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塑造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形象,激活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眼药水 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声电联合刺激(EAS)是一种应用于高频听力严重损失但尚有一定低频听力患者的新技术。对于此类患者,单纯使用助听器不能满足需求,而传统的人工耳蜗植入则可能造成低频残余听力的损失。EAS技术可以继续使用助听器以利用低频区残余听力,同时发挥人工耳蜗在中高频区的替代优势,在听力学上比单独使用上述二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部分EAS使用者的低频残余听力会发生迟发性、渐进性的下降,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EAS下残余听力下降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声电联合刺激 低频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的切除及其联合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确诊为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的诊治情况。17例均有角巩膜裂伤及手术史。其中14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手术采用切除巩膜层间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伴有难治性青光眼者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果:17例中14例囊肿1次治愈,1例术后有脉络膜脱离合并出血,最终眼球萎缩,1例术后1a囊肿复发,1例术后1mo眼压失控,植片隆起,再次手术,随诊期间未见复发。随诊时间:2~30(平均12.3)mo。结论:彻底切除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巩膜层间囊肿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对于继发性青光眼者,因其眼前段损伤及粘连严重,多为难治性青光眼,以睫状体光凝或冷冻治疗为宜。

  • 标签: 眼外伤 巩膜层间囊肿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及家庭联合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15岁的大龄儿童73例(113眼),采用医院及家庭联合实施弱视综合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3眼中有96眼有效,总有效率84.96%,其中基本痊愈61眼(53.98%)、进步35眼(30.97%)、无效17眼(15.93%)。17例无效眼中,屈光度超过±10.00D者6眼、斜视伴双眼无同视功能5眼、眼颤者1眼、散光超过4.00D者2眼、家庭不配合未坚持治疗者3眼。轻、中度弱视的疗效优于重度弱视;中心注视的疗效优于旁中心注视。结论医院及家庭联合治疗大龄儿童弱视能取得满意疗效,需要医务人员、家属和儿童的共同配合。只有充分调动弱视患儿成长环境中关系密切的群体力量,才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因此对大龄儿童的弱视治疗,除科学、系统及规范的治疗外,还应积极地提高家庭支持度。

  • 标签: 医院 家庭 大龄儿童 弱视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32例(45眼)各型青光眼,术中一次性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24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33眼(73.33%)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周测眼压,平均11.20--2.15mmHg,术后6月测眼压,平均16.86mm±3.81mmHg,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41眼(91.1%)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总手术成功41眼(91.1%).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浅前房2眼,前房积血1眼,角膜水肿3眼.讨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充分降低眼压.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 简介:目的通过快速评估可避免盲系统评估四川冕宁县50岁以上人群视力障碍的患病率和致残原因。方法在2011年6月至8月使用RAAB系统对四川冕宁县50岁以上居民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850人,根据人口比例,分为57个人群组,每个人群组人数为50人,每个人群组采用紧凑段抽样(compactsegmentsampling,CSS),当紧凑段抽样不可行时,采用配额抽样。使用简易视力卡检测视力,用便携式裂隙灯和直接检眼镜检查晶状体及眼底情况以明确导致视力残疾的原因。结果在冕宁县抽样调查的2850人中,2817人接受了检查(98.8%),参照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视力损伤标准,共有视力残疾者537人,患病率为19.1%,其中盲111人,盲的患病率为3.9%(95%可信区间:3.2%-4.7%),严重视力损伤69人,其患病率2.4%(95%可信区间:1.8%-3.1%);视力损伤357人,其患病率12.7%(95%可信区间:10.5%-14.9%),其中可避免盲占87.4%。结论1.冕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盲的患病率为3.9%,严重视力损伤的患病率2.4%;视力损伤的患病率12.7%,其中可避免盲占87.4%。未经治疗的白内障仍然是该县最主要的致残原因。2.RAAB系统作为一种在人群中快速筛查可避免盲的调查方法,准确性好,简单实用、高效,重复性强。

  • 标签: 患病率 白内障 抽样调查 快速评估可避免盲
  • 简介:目的分析早产儿眼底疾病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筛查时机和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检查的1348例早产儿的眼底检查结果,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348例早产儿中,正常者23.8%,未成熟视网膜者46.4%,ROP者17.5%,眼底出血者7.1%,渗出者3.7%,其他1.5%。且体重越低、胎龄越低、吸氧时间越长、全身疾病越重严重的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结论低体重、胎龄小、吸氧时间过长、窒息史、严重全身疾病、多胎等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早产儿眼底筛查时间应适当提前、范围应适当放宽。

  • 标签: 早产儿 眼底筛查 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报告安徽六安市眼外伤病人的流行病学状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80例(289眼)眼外伤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眼外伤病人流行病学状况、治疗效果,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治工作.结果目前,六安市眼外伤病人仍以穿通伤为主,约占60%,并逐年增加,年龄分布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职业以农民、儿童、学生为主.治疗效果较以往明显提高,其中暴力伤的治疗效果差,最终视力预后与是否伴有黄斑部损害及视网膜脱离有关,与入院时视力无关.结论B超、CT、MRI等辅助检查应用,显微手术、玻璃体手术,及时的药物治疗是决定最终治疗效果的关键.安全教育、医疗保险制度、防护镜使用是减少眼外伤的发病率并提高眼外伤最终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 治疗
  •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作为可导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出现严重视力下降的病因之一,其发病人数也随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而逐年递增,因其致盲率高,已成为我国巨大的社会负担和压力。罹患糖尿病多年的患者很多对自己的视网膜发生病变没有察觉,因此病情一旦发现往往已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者 护理干预 认知度 视力下降 发病人数
  • 简介:<正>笔者从1995年7月以来,对24例24眼翼状胬肉(简称胬肉),行切除病变组织、灼烙和球结膜联合角膜缘上皮移位术治疗(治疗组)。取得良好效果,并与1992年1月~1994年6月期间行切除病变组织、灼烙联合球结膜移位治疗27例27眼(对照组)作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角膜缘上皮 球结膜 病变组织 移位术 治疗 带蒂结膜瓣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黄xx,男,40岁,工人。1mo前在工作中切割金属时感一异物飞溅入左眼,当即左眼灼热感、眼红伴流泪,无胀痛、畏光,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后自觉左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左眼视力进一步下降,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拟"左眼角膜穿通伤,深层角膜异物?"收住入院。入院查:视力:OS0.25,OD1.0,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遮盖治疗 羊膜移植 结膜瓣 深层角膜异物 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