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十大慢性病之一。肥胖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减肥。而在所有的方法中,运动减肥往往是科学有效的方法。很多人会问,哪些运动能够减肥?减肥运动要注意什么?

  • 标签: 运动减肥 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减肥运动 慢性病 肥胖
  • 简介:目的:观察异位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干预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甲氨蝶呤治疗,给予干预组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缩短包块消失时间,又可减少血β-hCG及血清孕酮恢复正常时间,且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效果。方法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对照组(30例,保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EV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治疗患者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简介:目的探究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相关的经验以及临床资料对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在进行诊断前,对肩关节相关的运动机制以及结构的了解,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效的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以及影像学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为有效的治疗提供保障。结论在对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人体的肩关节以及周围的肌肉等组织的运动机制和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肩关节疾病 运动损伤 诊断
  • 简介:他汀类药物可能产生肌肉相关性不良反应,本文回顾他汀类药物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对服药者的心肺适能、运动表现和运动耐力无明显影响,但对肌肉力量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仍未达成共识。运动训练时使用他汀类药物虽有不良事件发生,但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他汀类 运动 肌肉力量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仅给予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以中医五行音乐疗法配合推拿按摩及运动训练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和运功能发育,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 标签: 综合干预 婴幼儿成长 运动功能 发育迟缓
  • 简介:动作1仰卧在床上,双腿伸直放平,缓慢向上抬高45度,坚持2分钟.腹肌力量差的,也可单腿交换抬高,坚持2分钟,有利于帮助血液从四肢回流到心脏.动作2端坐床沿或椅子上,双小腿下垂2分钟,这有助于心脏向下肢供血.

  • 标签: “生锈” 血管 运动 小腿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疗法在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筛选70例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加强早期干预。随访1年后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早期干预采用推拿疗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推拿疗法 运动发育迟缓 患儿 早期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在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进行实验的昆明种SPF级小鼠28只,随机取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30只昆明种SPF级小鼠采用Atropine致胃肠运动功能抑制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组(n=7只)、模型+莫沙比利组(n=7只)和模型+联合用药组(n=7只)。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干预,模型+莫沙比利组建模成功后小鼠禁食12h后,灌胃20mL/kg莫沙必利,模型+联合用药组建模成功后小鼠禁食12h后,灌胃20mL/kg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连续进行14d处理,计算各组大鼠胃排空百分率、小肠推进率指标,分析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结果:模型+联合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联合用药组胃排空率,高于模型+莫沙比利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联合用药组小肠推进率,低于模型+莫沙比利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莫沙必利组胃排空率,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莫沙比利组小肠推进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将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用于小鼠胃肠运动功能抑制中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小鼠胃肠运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脾温中方 莫沙必利 小鼠胃肠运动功能抑制 胃排空百分率 小肠推进率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宣武医院门诊处方中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症状患者的用药趋势,为帕金森患者多重用药管理及风险防范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4—5月于北京宣武医院门诊神经科就诊的1443例帕金森病确诊患者的处方,随机抽取721份,分别统计帕金森病患者与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症状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诊断、用药种类及频率。从审方药师的角度分析合并用药处方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合理性。结果191例患者处方中具有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性症状的相关诊断,主要包括焦虑/失眠(38.7%),抑郁/神经症(37.6%)等。59例患者(30.8%)处方用药至少包括1种或多种安定类药物,98例患者(51.3%)处方中开具了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多数处方的药物应用合理,仍有部分处方中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或用药风险。结论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症状患者普遍存在多重用药,该人群的药物治疗管理需要通过神经科医师、审方药师和临床药师团队的共同努力,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多重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平板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经常规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观察对比常规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对本组患者检查结果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运动平板心电图对本组患者检查结果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分别为86.88%、85.71%,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68.85%、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特异度与敏感度高,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效果
  • 简介:医院文化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力量。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医院文化,提升医院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医院管理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塑造精神文化,强化制度文化,优化物质文化等一系列形式,不断构建妇幼特色医院文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以人为本 医院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一定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恢复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障碍 应用价值
  • 简介:肩袖又被称之为旋转袖,其属于肱骨头周围的肌腱复合体之一,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肩袖的冈上肌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破裂发生率较高,且愈合难度大[1]。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运动性损伤是导致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发展与完善,其已成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手段。就目前而言,肩袖修复术主要分为2种,其一为手法松解后实施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其二是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再实施肩袖关节镜修复术,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尚无统一性标准[3]。

  • 标签: 运动性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微创治疗 关节镜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干预治疗对其诱导的运动发育迟缓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收治的32例头部CT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中西医神经康复和早期干预治疗方案干预治疗3个月及用神经营养剂。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32例患儿卧位、翻身、坐结合平衡反射、四点位、跪爬及站立方面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部性脑积水 早期干预 运动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