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最引人关注的刑法修正案(九)于11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版刑法修正案将“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罪”变更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情节认定包括“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意味着大行其道的“医闹”行径正式。不仅如此,该罪在量刑上做出了进一步调整,加重了违法成本,处罚级别由原本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提高为“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标签: “医闹” 有期徒刑 社会秩序 交通秩序 修正案 意味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路和髌下路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路,分析组予以髌上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路相较于髌下路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路和髌下路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路,分析组予以髌上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路相较于髌下路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中国更适合的是养老走进家门,而不是出门养老。因此未来适合大市场的养老应该是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但把这些服务通过居家形式操作起来,或者可以简称为:养老家。'养老家可以以社区为单位设立养老服务,包括社区的养老服务站和家服务两方面。其中家服务则和实体店配合起来,主要包括随访护士和健康跟踪服务。护士随访在英国由国家医疗支出承担,在中国需求很大,可以为术后和慢病人群提供指导,并定期观察恢复情况,尤其对慢性病发展能起到跟踪作用,长期有助于控制健康风险。可这个环节在中国是缺失的,既没

  • 标签: 医疗支出 实体店 中国需求 医疗服务费用 商业保险公司 后续服务
  • 简介:小儿由于耐受性差和思想的不成熟,全麻风险性比成年人显著增高.为了确保全麻手术患儿的安全性,科室规定全麻患儿苏醒室指征:手术麻醉结束后,全麻患儿应仔细清除呼吸道及口咽部分泌物后拔出气管导管,待呼吸道通畅,通气良好,病情稳定后送入麻醉苏醒室,并对小儿患者制定了一套完整、规范、细致的护理流程.我院自2007年至今,麻醉苏醒室共收治患儿2000余例,通过我们细心规范的护理使患儿平稳度过了麻醉恢复期,无一例意外事故发生,均安全顺利的送回病房.现将我院小儿全麻术后苏醒室的护理流程报告如下.

  • 标签: 麻醉苏醒室 全麻术后 护理流程 小儿患者 手术患儿 呼吸道通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编码质量,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未组病案编码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共100份未组病案编码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分析原因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结果:临床知识欠缺占总数

  • 标签:
  • 简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安全,定位准确,效果确实可靠,用药量小,并易于掌握,适用于上臂、肩部的手术,对于肥胖或不易合作的小儿尤为适用,现就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小儿 颈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用药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路对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可行性及意义,本文报导一例16岁急性髌骨脱位病例。采用微创路,术后跟踪随访。结果:患者在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在疼痛方面改善尤为明显。结论:微创路作为一种成熟的外科手术对急性髌骨脱位患者治疗具有意义且效果满意。

  • 标签: 微创入路 急性髌骨脱位 个案报道
  • 简介:目的评价前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常规切口手术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同病因所致需行全髋置换的患者29例,随即分成前外侧小切口手术路组17例,后外侧传统切口手术路组12例,评价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等方面。结果两组间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传统切口手术路的选择在全髋置换术后短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髋关节 关节置换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远在1941年由神经外科医生Dandy[1]介绍经颅-面联合路切除一例眶内肿瘤,这种操作先后由Ray和Mclean(1943)以及Tym(1961)加以改进。1954年Smith报告他和神经外科合作经颅一面联合路成功的大块切除了前筛窦和眶内肿瘤,但当时大多数头颈外科医生对此持保留态度,直到1963年,Ketcham[2]等报告17例颅一面联合切除治疗副鼻窦肿瘤以前,这种手术仍不作为治疗副鼻窦肿瘤的措施。十年后,Ketcham等又撰写了三篇论文报告他们有关随访结果,补充了增加的病历,并详细阐明其并发症和治愈率,并将副鼻窦癌的治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50%[1.2]。彼等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其他学者应用这种术式切除副鼻窦肿瘤,Bridger[3]称赞Ketcham创造了副鼻窦癌

  • 标签: 颅底肿瘤 鼻窦肿瘤 眶内肿瘤 手术入路 鼻窦癌 神经外科医生
  • 简介:目的通过改进护生科教育,加强护生心理支持,纠正盲目畏惧和不规范操作,有效杜绝意外针刺伤和交叉污染,全面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在医院感染科实习的96名护生为对照组,2012年4-11月实习的94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科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科教育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负性心理情绪明显降低(P〈0.05),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巡视病房、操作技能、沟通交流、健康教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入科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护生负性情绪,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 标签: 入科教育 感染科 护生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方便、可靠的潜在困难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Mallampntis实验评估Ⅲ~Ⅳ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左侧磨牙路,对照组采取正中路。2组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快速静脉诱导,随后观察组用喉镜经左侧磨牙路显露声门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正中路显露声门气管插管。记录2种路径置入时声门显露程度、改用纤维支气管插管病例数、插管难易程度。结果:声门显露程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ID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改用纤维支气管插管比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静脉快速诱导麻醉后,喉镜经左侧磨牙路有利于声门的暴露,能提供较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提高插管成功率,简单、方便、可靠,可作为潜在困难气管插管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喉镜 磨牙 正中 气管插管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路治疗后踝及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路治疗后踝及外踝骨折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8.0~11.5周(平均9.4周),术后无浅表伤口并发症,无一例腓肠神经损伤、畸形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术后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共100分,其中疼痛占40分,活动步行功能占60分。本组优1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结论后外侧路治疗后踝及外踝,显露清晰、复位准确、固定稳定,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后踝 外踝骨折 疗效
  • 简介:为了提高额法侧脑室穿刺术的成功率,笔者等调查了60例国人成人正常颅骨标本前囱点与鼻根和枕外隆突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旨在选择合理的颅骨钻孔位置。结果表明:在不便摄头颅侧位片的情况下,颅骨钻孔点宜取鼻根点至枕外隆突弧长的前38%、旁开中线2.5cm处。

  • 标签: 侧脑室穿刺 颅骨钻孔 鼻根 前囱点 枕外隆突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旋式自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熊鹰等人设计研制的旋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26例。结果经3个月-18个月随访,26例中除1例因术后3个月再次跌伤致断钉、再发骨折,改用钢板内固定外,其余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10个月(平均8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及行走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骨不连、疲劳断钉及创伤性滑囊炎等。结论旋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是一种较有效的内固定方法,疗效肯定,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顺利、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 手术治疗 胫骨干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患者男,39岁。主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入院。血压为165/11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7年,有家族史。入院后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量约20ml。入院后行保守治疗,6小时后患者昏迷程度加深,左侧肢体肌力0级,复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量约100ml并破脑室系统。CT定位后,在局麻下使YL-1型一次性粉碎针行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破入脑室 微创治疗 血肿穿刺引流术 右侧基底节 左侧肢体无力
  • 作者: 张衍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奉新第二中医院张衍敬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髋部晚期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可达到减轻或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mith-Petersen入路切断股直肌的直头,Morre入路切断外旋肌群,虽显露充分、手术中损伤大,前者影响髋关节前侧稳定,后者影响髋关节后侧稳定,易导致髋关节前脱位及后脱位;Watson-Jones入路,对髋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术中显露髋关节困难;外侧前入路,只切断小部分臀中小肌肌腱及股外侧肌部分肌腱,关节稳定性破坏很小,不易引起术后脱位。此入路从髋关节外前方进入,髋关节后侧稳定,术后坐立时不易引起后脱位,此入路亦无重要血管神经,能较快地显露髋关节,向上分开小部分臀中小肌前缘及向前内侧剥离部分股外侧肌群后,显露髋关节广泛。由于此入路由髋关节外侧前方进入,创口术后易引流,不易形成血肿,对预防术后髋关节血肿继发感染起到重要作用。于2012年4月至2018年6月,行33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经随访疼痛缓解,下肢行走基本正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