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前准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 76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观察组进行综合术前准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较大( P<0.05)。结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综合术前准备,能有效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准备 术后康复
  • 简介:背景:髌股关节置换术对于仅侵犯膝关节前间室的单发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当其需要行翻修手术时,是否会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结果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回顾先期行髌股关节置换术后再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结果。方法:我们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10例患者共12膝失败的髌股关节置换进行了翻修,翻修原因,包括单发的进行性胫股关节炎(6膝)、单发的髌股关节轧住和轨迹不良(3膝)以及两者同时存在(3膝)。这些患者在髌股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翻修术的平均时间为4年,每个膝关节均使用了后稳定型假体,未使用加长柄、填充垫或结构性骨移植物。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其中包括美国膝关节学会临床及功能评分(KSS)。术前我们就对这些失败的髌股关节置换术进行了评估,并获得了术前KSS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1年,平均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从术前的57分和51分分别增加至术后的96分和91分。在最近的随访中,没有临床和影像学证据表明这些患者存在髌股关节轨迹不良、松动和磨损。结论:基于我们对本组患者的小样本短期随访经验,髌股关节置换失败后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不会影响其结果。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败后 临床评分 功能评分 随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后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 2018.05至 2019.10时段内本科室诊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 116例,以抽签法划分为Ⅰ组( 58例)和Ⅱ组( 58例)。Ⅰ组为传统型护理模式,Ⅱ组为综合性护理模式,比较患者置换关节脱位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结果:Ⅰ组置换关节脱位总发生率为 17.24%,Ⅱ组为 3.45%,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Ⅱ组总满意度为 98.28%,Ⅰ组为 97.93%,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性护理模式既可预防置换关节脱位,还可增强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护理模式 护理总满意度 价值
  • 简介:背景:全膝关节黄换中髌骨冠换与否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临床全膝关节簧换中是否进行髌骨簧换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曲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兆60膝,按全膝关节置换时是否进行髌骨置换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髌骨未置换组。结果与结论:令膝关节置换3个月后,髌骨置换组忠者在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髌骨评分、活动度和Q角与髌骨未置换组比明显降低(P〈0.05),而膝前痛评分和膝外翻角与髌骨未置换组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中合理进行髌骨处理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运动轨迹,明混降低髌骨并发症。对于髌股关节匹配及力线良好的忠者保留髌骨可提高关节的功能恢复,在全膝关节胃换中进行髌骨置换较髌骨不置换总休效果好。

  • 标签: 髌骨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假体 骨性关节炎 骨水泥 骨科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十年来骨科领域最伟大的突破之一,在国外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将退变的关节软骨切除,在经过修整的骨表面安装关节假体和耐磨垫片。这样,在关节活动时.关节假体之间的摩擦代替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骨科领域 关节假体 关节疼痛 矫正畸形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0名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各阶段观察和护理的内容。结果很多病人术后重获接近正常人的活动度,几乎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本综述探讨了快速康复在骨肿瘤关节置换中的应用。通过综合多篇近年文献,我们发现快速康复策略在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和长期康复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快速康复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并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然而,该领域仍面临多学科合作和技术难题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制定规范的康复方案、利用新技术手段改进假体功能,并深入研究快速康复机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有望推动快速康复骨肿瘤关节置换的发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技术 术前准备 长期康复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膝关节翻修手术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关节线的位置与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关节线高度的控制逐渐引起术者的关注。关节线位置变化通过影响髌股关节功能、聚乙烯衬垫磨损、关节活动度及关节稳定性等,进一步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的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关节线的测量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线位置的控制范围及控制方法仍有较大争议。尤其是在膝关节翻修手术中,由于初次置换对骨性解剖标志的破坏,使关节线位置的确定变得更为困难。寻找一个可靠的解剖标志来定位关节线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与翻修手术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翻修术中关节线位置的相关文献,从关节线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优缺点、髌股关节功能、聚乙烯衬垫磨损、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及翻修手术中关节线的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关节线升高和降低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置换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2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只单纯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结果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膝前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髌骨置换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膝前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髌骨功能。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和选择性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动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修复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96.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6(92.85%),两组无明显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动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的愈合时间更快,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转子间骨折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全髋关节置换与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两种术式对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实施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观察组(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5),P<0.05。结论利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髋臼骨折引起的骨关节炎进行治疗,其优良率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关节活动比较好,可见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式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