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虚拟仿真(VR)技术在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级-2018级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255名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7名,对照组128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医学影像技术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VR技术教学。比较2组理论知识测评成绩、实践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实践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沟通能力等达标率均高对照组,P<0.05。结论:将VR技术应用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还可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师生沟通,更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值得借鉴。

  • 标签: VR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教学效果 理论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比较CT及MRI影像检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定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从中抽取78例,通过单双号分发法将两组分为研究组(存在微血管浸润情况39例)与单一组(不存在微血管浸润情况39例),两组均对CT和MRI两种影像方法的临床征象进行评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临床征象包含内脉分支癌栓(PVTT)、弥散系数(ADC)、瘤内动脉信号环征象(TTPVI)以及外缘模糊等,经过检查对比,研究组的临床征象数量多于单一组,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来说,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表示,其临床征象(内脉分支癌栓(PVTT)、弥散系数(ADC)、瘤内动脉信号环征象以及外缘模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 MRI影像学 原发性肝癌患者 微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CT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60例医院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RI与CT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病理组织检查发现,本组160例患者中关节腔积液54例、半月板损伤46例、韧带损伤34例、骨质改变26例。本次研究MRI检查发现关节腔积液54例、半月板损伤46例、韧带损伤34例、骨质改变26例,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而CT检查发现关节腔积液46例、半月板损伤24例、韧带损伤34例、骨质改变22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2%、52.2%、100.0%、84.6%,两种检查在韧带损伤方面的差异无意义(P>0.05),MRI诊断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改变的准确率均高于CT(P<0.05)。结论: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CT 膝关节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职业卫生检测过程中,会涉及到原始数据记录、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结果处理等问题,检测人员应当具备正确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关乎到报告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检测人员对有效数字的概念理解还不够准确,原始数据记录和处理不规范的问题,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和检测结果处理应用混乱,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有效数字在分析化学中的实际意义。

  • 标签: 职业卫生 检测方法 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通过经腹超声检查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对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20例,时间段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20例患者均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以及诊断检出率。结果:2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8例患者为孕囊部分突入型,5例患者为孕囊完全突入型,7例患者为混合团块型。经手术证实,经阴道超声检查检出率为95.00 %,经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为70.00 %,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

  • 标签: 瘢痕妊娠 经阴道超声检查 分型 经腹部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大家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也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中大家所饮用的水资源也成为了群众所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农村饮用水关不但乎到居民生活质量,也间接性的反映出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

  • 标签: 农村 饮用水 水质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入选的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分别对所有患者采取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在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52例,非缺铁性贫血22例;血清铁蛋白诊断诊缺铁性贫血50例,非缺铁性贫血24例。在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49例,非缺铁性贫血25例;血清铁蛋白诊断诊缺铁性贫血47例,非缺铁性贫血27例。血清铁蛋白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66.00%、20.83%、67.57%,血常规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6.60%、51.85%、63.51%,P>0.05,无统计意义。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采用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其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相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方式。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