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微小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检查的肝癌患者共计90例,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参与研究的90例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被诊断为微小原发性肝癌,直径较小患者的消退期要晚于较大患者,高回声组患者的消退时间要明显早于弱回声组,低回声组患者的消退时间要明显早于弱回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脏超声造影检查 微小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双能量CT(DECT)评价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30例进行化疗栓塞,于术后4周行DE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患者肝脏病灶情况。对DECT图像分别采用双能量成像处理法(A法)和常规成像处理(B法),根据病灶碘油缺损区和(或)周边区强化显示结果进行评分,并DE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法取得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B法(P〈0.05)。DSA检出42个病灶,A法和B法分别检测出38个和32个病灶;A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为90.5%、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6.0%,显著高于B法(阳性病灶检出率为76.2%、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58.0%)(P〈0.05)。结论DE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 标签: 双能量CT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术
  • 简介:目的:评价胸腺肽与恩替卡韦联用对患者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后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肝癌患者64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术后参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胸腺肽与恩替卡韦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生存期与甲胎蛋白(AFP)水平测得值及其随访2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参照组为75.00%(P〈0.05),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P〈0.05),AFP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的复发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腺肽与恩替卡韦联用治疗患者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延长了其生存时间,且改善了AFP水平。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恩替卡韦 胸腺肽
  • 简介:我最近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查出白细胞减少,血液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应为(4.0~10.0)×10^9/升,而我的白细胞计数仅为1.6×10^9/升,远低于正常值,经穿刺后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医生嘱咐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平时多戴口罩,我也都很听话。现在我想知道,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到底是什么病?它有什么危险性?是不是经过治疗把白细胞计数提上去就算好了.

  • 标签: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减少 医院就诊 身体不适 正常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方法抽选104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EH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综合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非洛地平治疗,研究组行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值=10.7143,P值=0.0011;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于对照组无差异性,2值=0.2105,P值=0.6464;研究组治疗前的SBP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t值=0.0233,P值=0.9815;研究组治疗后的SBP指标低于对照组,t值=8.1971,P值=0.0000;研究组治疗前的DBP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t值=0.0361,P值=0.9713;研究组治疗后的DBP指标低于对照组,t值=8.5855,P值=0.000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的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非洛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对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激素冲击手段实施治疗,分析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手段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水平。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谷丙转氨酶、血糖、24h尿蛋白量、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环孢素A 激素冲击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肌纤维化指标、血脂水平、血压、心率变异性及心室结构均明显改善(P<0.05),且除收缩压和舒张压外,观察组其余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00%比8.0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其机制与调节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心肌细胞肥大水平和抑制心肌纤维化等有关。

  • 标签: 心肌肥厚 左心室 原发性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白芍提取物调节原发性痛经大鼠子宫供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白芍组、当归组,采用缩宫素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缩宫素(Oxytocin,OT)的浓度及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AVP、OT浓度明显升高,SOD浓度降低,子宫组织中PGF2α、PGE2含量均明显升高,NO含量显著下降,ET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中MDA、AVP、OT浓度明显降低,SOD浓度显著升高,大鼠子宫组织中PGF2α、PGE2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增加,E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白芍提取物能通过抑制子宫收缩,调节血管舒缩物质,改善子宫供血,从而达到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当归/白芍 原发性痛经 子宫收缩 机制研究
  • 简介:目的;建立重组人皮肤模型用于评价药品包装材料原发性皮肤刺激性的标准。方法:用Epikutis■模型和EpiSkin^TM模型对药品包装材料进行检测,对浸提介质、浓度、时间以及浸提液与模型的接触时间等条件进行选择,建立可行的标准。结果:取平整部位表面积600cm^2,剪碎,加入大豆油100mL,37℃放置24h。使用Epikutis■模型或EpiSkin^TM模型,按重组人皮肤模型皮肤刺激检测方法检测,组织活力平均值应大于80%。结论: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药品包装材料原发性皮肤刺激检测。

  • 标签: 皮肤刺激 药包材 Episkin^TM模型 Epikutis■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既能提高生活质量,又能改变患者不健康行为,促进疾病治愈。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行为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两组患者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 标签: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片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曲伏前列腺素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34眼)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2眼)予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眼压、血浆中内皮素-1、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与睫状后动脉(PCA)血流参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眼压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CRA和PCA的舒张期末期流速(EVD)、收缩期峰速(PSV)及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腺素可以明显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其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曲伏前列腺素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眼压 内皮素-1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应用于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于我院进行介入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肝癌的诊断标准,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症状要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行介入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肝癌 介入放射治疗
  • 简介:苏复宁洗液是我院针对膀胱癌术后高复发率而自主研发的术后灌注中药制剂,是以中药材苏木的水提物制备而来的,其抗癌有效成分是巴西木素,与其他的化疗药物比较,其优点是: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1])。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巴西木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靶细胞,观察离体条件下苏复宁洗液在不同浓度下对靶细胞的抑制活性,以探讨苏复宁洗液的抗肿瘤活性。

  • 标签: 人肝癌 HEPG2 抑制作用
  • 简介: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25%左右,其特点在于溃疡周期性复发、具有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主要集中于唇、颊部及舌缘部位的黏膜,有灼痛的感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沙利度胺 口腔黏膜疾病 治疗 普通人群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利妥昔单抗导致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LON)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1.5×10^9/L为判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标准。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66例,男性94例,女性72例;年龄16-90岁,平均年龄(63±11)岁;B细胞淋巴瘤15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视神经脊髓炎2例;利妥昔单抗疗程为2-16个,中位疗程5个。15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AnnArbor分期为Ⅰ、Ⅱ、Ⅲ、Ⅳ期者分别为37、30、22和66例;骨髓受累者27例。166例患者中19例(11.4%)发生20例次LON,其中10例(6.0%)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6例,4级4例);末次应用利妥昔单抗至发生LON的中位数时间为56d(22-105d);最低NEUT的中位数为0.95×10^9/L[(0.05-1.47)×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期间3例患者(均为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出现并发症(肺炎/菌血症、带状疱疹、发热各1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后恢复。出现LON后5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4级4例,3级1例)接受了GCSF治疗,14例未行特殊干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6d(5-42d)。没有发现LON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瘤分期、骨髓是否受累有关,但停药6个月时LON患者的IgM水平和B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无LON患者(均P<0.001)。结论我院利妥昔单抗致LON发生率为11.4%。利妥昔单抗所致2-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呈自限性,预后良好;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可并发感染,使用GCSF治疗有效。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减少 利妥昔单抗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特点。方法60例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水肿体积为(91.46±7.47)cm~3、颅内压为(26.3±7.5)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水肿体积为(72.16±6.42)cm~3、颅内压为(19.4±3.2)mmHg;对照组治疗前水肿体积为(91.07±7.95)cm~3,颅内压为(25.9±5.3)mmHg,治疗后水肿体积为(88.92±8.23)cm~3、颅内压为(24.3±2.6)mmHg;治疗后研究组水肿体积和颅内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水肿体积以及颅内压等指标,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手术 继发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特利加压素是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可以减小门静脉压力,有效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且作用持久,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1])。但其推荐剂量报道不一^([1,2]),本研究旨在探索结合内镜治疗肝癌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特利加压素的适宜剂量。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特利加压素 内镜治疗 推荐剂量 疗效分析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肠科痔瘘术后继发性出血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XX市XX医院肛肠科接收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在医院接受了痔瘘手术,术后一周至两周内短期出血量高于100毫升,为被确定为继发性出血。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56例术后继发性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止血后住院天数平均为8。结论痔瘘术后出血患者首先找出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若患者出血量大于100毫升,出现休克应该立即进行输血处理,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出血量不大的患者及时进行止血操作,防止再次、过量出血。

  • 标签: 痔瘘 术后 继发性出血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