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氮平诱导大鼠肥胖及其机制,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SD雌性大鼠36只,将这些大鼠饲养一段时间后,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1个空白实验组和5个实验组,每组6只,其中实验组又分为五个不同浓度的氮平给药实验对照组。分别对这六组大鼠每天的进食量、摄水量以及大鼠的体重和腰围进行记录。结果在6组大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后,发现喂食不同浓度的氮平大鼠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葡糖糖、HDL的量均增加,实验大鼠体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肥胖与氮平具有重要的关联。

  • 标签: 奥氮平 大鼠 肥胖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替吉联合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T-PCR方法检测5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与替吉联合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前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1周相比较,治疗后2周和6周,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R)组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D+P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预测替吉联合沙利铂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同时也能指导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用药。

  • 标签: 结肠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miR-21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1例80岁男性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阿卡波糖等药物2年余,因出现睡眠障碍加服氮平(5mg,1次/d)。约1个月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其后约半个月出现右乳房胀痛,停用螺内酯。4d后患者水肿和右乳房胀痛均无好转,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乳腺增生,停用氮平。5d后患者下肢水肿消退,乳房胀痛明显减轻,予螺内酯口服,其他药物继续服用。3周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 标签: 奥氮平 水肿 男性乳腺增生
  • 简介:1例30岁女性患者因盆腔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g、1次/d)和硝唑分散片(0.5g、2次/d)共14d。服药第13天患者出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停药后四肢酸痛、乏力加重。停药第12天实验室检查示CK939U/L,CK-MB41.3U/L,LDH313U/L,考虑为横纹肌溶解症。嘱患者大量饮水,并给予碳酸氢钠片(0.5g、3次/d)和辅酶Q10片(10mg、3次/d)口服。2周后复查,患者血清CK96U/L,CK-MB21U/L,LDH287U/L,肌痛、乏力症状消失。3个月后复诊,上述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 标签: 氧氟沙星 奥硝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6%,高于对照组的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拉西坦 天智颗粒 血管性痴呆
  • 简介: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及量化评价是比较复杂且引人关注的现实课题,国内目前尚无专门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FDA和EMA指导原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复杂性、国际上关于变异药物的法规、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算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列出三种方法(查表法、公式法、软件法)进行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算,为申办方进行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变异药物 生物等效性 参比制剂校正 样本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7.5mg蛛网膜下腔注射及2%利多卡因3mL硬膜外注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PIH)产妇剖宫产手术对母体的安全性。方法:60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按血压情况分为2组:正常血压组(N组)及妊征组(P组),年龄18~45岁。于L2~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0.5%布比卡因1.5mL(脑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硬膜外腔置管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麻醉平面、麻醉后自觉症状(恶心、呕吐)、切皮反应、术中牵拉反应、升压药使用情况等指标。结果:麻醉后5min、10min、15min,2组MAP下降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麻醉后MAP与基础MAP比较均降低(P<0.05),但后3个时点组内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组发生低血压的比例与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5min,P组平面高于N组(P<0.05),但10min和15min时2组平面无差异。2组麻醉后恶心、呕吐、胸闷、气紧等表现和麻黄碱使用、切皮时的疼痛反应、术中对腹直肌鞘、腹膜牵拉反应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布比卡因1.5mL蛛网膜下腔注射联合2%利多卡因3mL硬膜外注射用于PIH产妇剖宫产手术,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安全实用。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8例,扎格雷钠组40例,和联和治疗组42例,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扎格雷钠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2/d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三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85.7%,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57.8%,扎格雷钠组65%。联合治疗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而其余两组则不明显。结论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起到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减轻梗死后脑组织的缺血坏死风险。有可能最大程度降低病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依达拉奉联合扎格雷钠组,效果好,安全性,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药物治疗的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沙利铂治疗)和实验组(雷替曲塞+沙利铂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以及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33.33%)、总疾病控制率(71.79%),疾病进展时间(8.13±1.14)个月以及平均生存时间(10.26±1.24)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6.15%)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雷替曲塞联合沙利铂能够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利司他和非诺贝特治疗肥胖伴脂质代谢代谢紊乱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5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利司他联用非诺贝特(观察组,28例)与非诺贝特(对照组,2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司他120mg,每日3次,非诺贝特200mg,每日1次;对照组单予非诺贝特200mg,每日1次。随访6个月,在此期间两组都进行低脂低热量饮食。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体重、BMI指数、腰围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净变化值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体重、BMI指数、腰围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总胆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以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为主,一般皆可耐受。结论利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肥胖伴脂质代谢紊乱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减重和改善血脂紊乱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非诺贝特。

  • 标签: 奥利司他 非诺贝特 肥胖 脂质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胆红素吸附在胆红素血症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胆红素血症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浆吸附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两组患者胆红素、治疗结局。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吸附治疗后血清TBIL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P<0.05),ALT和PLT水平下降程度不明显。两组治疗后TBIL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表明血浆吸附治疗2周对血清胆红素的清除能力最强

  • 标签: 血浆胆红素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地尼与硝唑联用对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台的盆腔炎患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例)和观察组(n=47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与硝唑联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地尼与硝唑联用治疗,比较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8%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0.21%(P〈0.05),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7.02%低于对照组为31.91(P〈0.05)。结论:采用头孢地尼与硝唑联用治疗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左氧氟沙星与硝唑联用治疗。

  • 标签: 头孢地尼 奥硝唑 临床疗效 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对于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采用口服药物联合平栓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作评价。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威研究组(45例)和参照组(4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奇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同参照组相同的口服药物治疗方式同时,联合平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得到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56%,参照组为80.00%,研究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研究组(8.88%)同参照组(13.32%)相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采用口服药物联合平栓治疗的方式.可以得到较高的疗效.推动患者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口服药物 奥平栓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氮平(olanzapine)是噻酚苯二氮类衍生物,由氯氮平的分子结构改造发展而来。1996年上市,1999年引进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新型非典型精神病药。临床上除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外,已开始广泛用于双相情感障碍、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 标签: 奥氮平 双相情感障碍 非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和护理。方法:选择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4%,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再出血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2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1例腹胀,1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并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奥曲肽 奥美拉唑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禁食、补充血容量、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抗菌药物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垂体后叶素50u加入生理盐水维持静滴0.1u/mim;曲肽0.1mg静脉注射,以后以25μg/h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不给垂体后叶素。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7.29±1.55)d,对照组(9.41±1.74)d,治疗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t=-5.305,P〈0.05)。结论: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垂体后叶素 奥曲肽
  • 简介:摘要目的曲肽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年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禁食水、补充血容量、止血、控制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曲肽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组间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临床上曲肽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奥美拉唑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扎格雷钠对老年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扎格雷钠160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血压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NDS评分为(24.01±7.61)分,BI评分为(38.14±6.42)分,对照组NDS评分为(24.08±7.93)分,BI评分为(38.45±8.02)分,两组治疗前NDS及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DS评分为(13.81±3.91)分,BI评分为(59.11±7.12)分,对照组NDS评分为(15.50±4.32)分,BI评分为(50.92±6.48)分,两组治疗后NDS及BI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DS及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为(165.0±6.8)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101.0±5.9)mmHg,对照组患者SBP(167.0±7.6)mmHg,DBP(102.0±6.6)mm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138.0±7.6)mmHg,DBP(78.0±6.7)mmHg,对照组患者SBP(135.0±8.1)mmHg,DBP(80.0±7.2)mmHg,各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扎格雷钠,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丹红注射液 老年脑梗死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其他民族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有效预防延边地区朝鲜族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朝鲜族和其他民族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对比分析。结果延边地区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病因依次为围产、感染、母乳、溶血及其他不明因素。对比分析,朝鲜族新生儿胆红血症病因中围产和感染因素显著低于其他民族(P<0.05);母乳和溶血因素中显著高于其他民族(P<0.05)。结论延边地区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病因主要为围产,感染和母乳因素,其中朝鲜族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病因中母乳因素显著高于其他民族,改善产妇哺乳期生活饮食习惯是降低延边地区朝鲜族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延边地区,朝鲜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