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基化修饰是蛋白质的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在生物体内主要有介导生物活性,受体介导识别,提高蛋白质溶解度以及延长蛋白质半衰期和促进蛋白质构象稳定等功能。治疗性蛋白质药物中有许多属于糖基化修饰蛋白质,而"正确"的糖基化修饰使得蛋白质药物具有临床疗效.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许多外界因素包括溶解氧,pH值,碳源以及温度都会影响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特别是重组蛋白质药物较细胞本身蛋白质在细胞内往往属于高表达,这会影响酶或其他功能性蛋白质介导的糖基化修饰,因此细胞培养的环境主要决定了蛋白质药物的糖基化修饰类型及含量。

  • 标签: 蛋白质药物 N-连接寡糖 定量分析 质谱检测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其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筛选56例,2023.1月~2024.1月,我院收诊的老年痴呆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28例,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展开心理干预护理,比较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大于常规一组数据(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要比常规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良好。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 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药品临管是指成立各项组织机构,制定各类量化标准,通过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或者防虫等相关措施,保证药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确保人体用药的安全性,对人民的健康和用药权益有效维护,但当前基层药品保管软硬设施不足,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导致药品出现了过期失效、医疗效果下降,导致药材浪费的情况层出不穷。导致医疗机构出现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保证医疗机构开展药事管理工作合理进行的同时,降低医疗纠纷的产生,使得经济利益损失减少,对当前工作实践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对策。

  • 标签: 基层药品监管能力 现状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期间在本单位进行临床护理带教的40名老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所有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平均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为(191.49±18.55)分,较为优良。不同科室、不同年龄、不同教学时间、是否具备高效教师资格证、有无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分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普遍较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水平。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老师 人文关怀能力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导管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0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系统化导管自我护理指导、培训和实践,学习导管使用注意事项和护理技巧;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导管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过系统化导管自我护理指导后,明显提高了导管护理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技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更加熟练掌握导管护理的方法,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系统化导管自我护理指导对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导管的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水平,可有效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鼓励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此项导管自我护理教育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对植入静脉输液港导管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和治疗效果。

  • 标签: 植入静脉输液港 肿瘤患者 导管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护理学导论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3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份,参与研究实习护生的数量为100名,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实习护生的数量为50名,对照组依托雨课堂智慧教学,试验组提供在对照组教学基础上提供提升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实习护生的关怀能力、学习成绩。结果:试验组实习护生的成绩好于对照组,同时该组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更高,P<0.05(这个小于0.5,说明存在差异),组间差异存在。结论:在开展护理学导论教学模式期间,开展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实习护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文关怀能力 护理学导论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治疗对于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意义。方法:从社区门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60例参与实验研究,收治时间为2023年6月-2024年4月,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患在两项评估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以BI评分为指标,平均为82.52±3.94)上展现出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为75.83±4.31)的改善,并且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NIHSS评分衡量,观察组平均为5.17±1.83)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为8.72±2.96),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设计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康复效果显著。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住院颅脑创伤患者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3.3-2023.12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颅脑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0例,进行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住院颅脑创伤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 康复护理 颅脑创伤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医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自护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促进疾病的控制及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医养结合 多病共存 老年患者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慢性鼻窦炎手术的临床护理上,分析认知护理干预的应用成效。方法  筛选112例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内接受医治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以随机法划分出56例的两组,护理方案包括常规护理(对照组)与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组),分别对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还有护理满意度进行评测。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自我责任、自我概念与健康知识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21%)较对照组(87.50%)更高,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开展认知护理干预,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临床体验,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慢性鼻窦炎手术 自我护理能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诊疗下基层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实践能力提升中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60名,其中2019年1月-2021年6月的30名学员作为对照组,培训采取传统方法,2021年7月-2023年12月的30名学员作为观察组,培训采取以问题为导向方法,对比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实践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诊疗背景下,基层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后,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并增强其实践能力,利于基层医院良好的提供伤口造口专科护理服务。

  • 标签: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 分级诊疗 以问题为导向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师综合工作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有效管理方案。方法:于我院门诊西药房2022年1月份至2023年1月份实施常规管理期间设为对照组;于2023年2月份至2024年2月份实施细节管理期间设为观察组,并对比相关数据指标,分析不同管理方案效果差异性。结果:经对比,在药师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提升方面,观察组优势性相对确切(P<0.05)。结论:通过开展细节管理有助于使门诊西药房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得以解决,这在保障药师整体工作水平、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面发挥了极其确切的正面作用。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细节管理 药师考核成绩 患者总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成果导向宣教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成果导向宣教。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调节依从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调节依从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成果导向宣教,可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遵医行为及满意度。

  • 标签: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成果导向宣教 日常生活能力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干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经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33例。分别给予专病一体化干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一体化干预能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专病一体化干预 常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依从性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前馈控制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LVEDD、LVESD、LVEF、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LVEF、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前馈控制 心功能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县域级紧密型健共体下脑卒中中心建设对提高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溶栓治疗率、病死率、致残率、DNT时间和康复效果方面的表现。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服务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记录和随访数据,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紧密型健共体救治)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救治)。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DNT时间和康复效果,次要观察指标为院前延误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溶栓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 vs 55.00%),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降低(10.00% vs 18.00%和25.00% vs 35.00%)(P<0.05)。实验组的平均DNT时间和院前延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在康复治疗后的改良Rankin评分改善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 vs 45.00%)(P<0.05)。结论:紧密型健共体下脑卒中中心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效率和疗效,减少了患者的死亡和残疾风险,缩短了救治时间,并改善了康复效果。

  • 标签: 紧密型健共体 脑卒中中心 区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救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