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护师应用PDCA模式在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堵管率的效果评价。方法265例成功留置PICC的住院患者,2015年3~5月在本院置管的1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6~8月在本院置管的1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观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模式,分析PICC留置期间出现管路堵塞的原因,比较两组管路堵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5%(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能明显降低PICC留置期间堵管率的发生,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住院总护师 PDCA循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 简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通过3年对500多名湿疹患者的观察发现,近九成的湿疹患者脾虚,多为脾胃不和,这从中医角度可能解释了慢性湿疹之所以容易复发的原因,即脾虚导致代谢后身体的水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易溢于皮肤而引发湿疹。

  • 标签: 慢性湿疹 脾虚 香港浸会大学 中医药学院 脾胃不和 中医角度
  • 简介:摘要: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中对于食醋、白酒酯的测定检验采用滴定法进行。本文采用模拟醋样的方式进行酯测定,发现测验结果与标准加入量差距较大,尤其是对于食醋的酯测定,而对于白酒的酯测定差异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了测定食醋、白酒酯含量较为准确的检验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食醋 白酒 总酸总酯 标准检验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半夏生物碱(PTA)和钩藤生物碱(UTA)抗惊厥的协同作用,并探讨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检测PTA和UTA单用和三种比例(1:1,1:4,4:1)配伍的抗惊厥作用及毒性效应,并采用bliss’s法分别计算它们的ED50和LD50。用等效线法评价其协同作用并计算各组配伍的受益指数(BI)。制备大鼠运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惊厥模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海马区癫痫相关递质Glu、Asp、Gly、GABA的含量。结果半夏、钩藤生物碱4:1配伍的抗惊厥作用呈现协同,而毒性呈现相互拮抗,是PTA和UTA合用的最佳比例。而两药1:4和1:1比例配伍尽管在最大电休克惊厥试验中抗惊厥作用呈现协同,但是在毒性试验中毒性效应却呈现相加。PTA和UTA单用和4:1合用,均可明显减少海马Glu的水平,增加GABA的水平,且4:1合用组的GABA水平要比两单药组高。但对Asp、Gly无明显影响。结论PTA和UTA以4:1合用时抗癫痫效应协同、毒性拮抗。两药合用的抗惊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同时降低Glu能神经的兴奋性,并协同提高GABA能神经功能有关。

  • 标签: 半夏生物总碱 钩藤生物总碱 协同作用 抗惊厥作用 等效线分析法 最大电休克
  • 简介:目的:建立从红花组织中快速分离RNA的方法,为进行反转录PCR(RT—PCR)、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蛋白质印迹法及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Trizol法提取红花苞叶RNA时,加入DNaseⅠ消化残留DNA,并加入RNase抑制剂,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纯度和浓度检测。RT—PCR后,进行cDNA-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结果:抽提的RNA经电泳检测,可见28S、18S、5SRNA三条带,带的亮度强,且28S的宽度是18S的2倍左右。紫外吸光度D260/D280为1.8~2.0,D260/D230为2.0~2.3。RNA产物进行cDNA-SRAP扩增,出现清晰的条带。结论:改良Trizol法所提取的RNA纯度高,质量好,完整性好,可成功进行cDNA-SRAP扩增。

  • 标签: 红花 RNA 提取法 TRIZOL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等疾病[1],有关其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系统预试发现,本品含有较多量的黄酮类成分,为控制其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本研究对其含有的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

  • 标签: 连钱草 总黄酮 含量 测定 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10年来出现的三七皂苷(PNS)制剂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PNS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目前,以PNS作为单一主药上市的PNS制剂多为注射途径给药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PNS口服缓控迟释制剂、PNS口服速释制剂、PNS鼻腔给药制剂、PNS经皮给药制剂、PNS肺部给药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成为PNS制剂研发的重点,为PNS制剂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甘草黄酮混悬液中黄酮和甘草查尔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酮和甘草查尔酮的含量。结果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及回收率试验等证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甘草总黄酮混悬液 总黄酮 甘草查尔酮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荫风轮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荫风轮苷(大鼠剂量20、10、5mg·kg-1;小鼠剂量40、20、10mg·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关节肿胀模型和小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应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试验观察药物镇痛作用.结果荫风轮苷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降低作用,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大鼠角叉菜胶致关节肿胀模型有作用趋势,而对小鼠热板致痛和醋酸致痛无显著镇痛作用.结论荫风轮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镇痛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荫风轮 总苷 作用研究 毛细血管通透性 抗炎镇痛作用 鼠耳肿胀模型
  • 简介:目的从木瓜中提取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木瓜中黄酮含量.结果测得木瓜中黄酮含量1.64%,RSD=3.72%,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71%(n=3).结论首次从木瓜中提取出黄酮,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木瓜 总黄酮 提取 含量测定 中药 植物药
  • 简介:目的优化复合酶酶解辅助水提取戈宝红麻叶黄酮的小试工艺条件。方法对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酶用量、pH值等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黄酮得率为指标进行考察,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提取条件:温度50℃,酶量0.16mL·g-1,pH值为5.5,料液比为1:20,时间1.5h,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到2.74%。结论酶解辅助提取戈宝红麻叶黄酮效果较好,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戈宝红麻 纤维素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蜂胶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测定黄酮的具体含量。方法:采取正交试验法及单因素法,不断优化提取工艺,选择芦丁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品,测量其实际含量。结果 :在乙醇体积分数为 95%且料液比为 1: 9时,将温度控制为 50℃,持续提取 48h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提取到的黄酮总量为 10.82%,含有五种化合物。结论:该提取工艺比较简单快捷,并且符合蜂胶黄酮的提取要求,可以将其作为提取方法或者综合性指标。

  • 标签: 蜂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含量
  • 简介:QT离散度(QT_d)作为预测心脏突发事件及预后的指标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本文旨在探讨缺血负荷与QT_d之间的内在联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心肌缺血组102例,男49例,女53例,均为1994~1998年住院及门诊病例。诊断符合1978年WHO缺血性心

  • 标签: 缺血总负荷 QT离散度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目的:优选沙棘黄酮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AlB3C1D3,即加药材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1.5h,共提取3次。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未显示出某一个因素对黄酮的溶出率有显著的影响。但从极差分析结果看,不可忽视各因素的综合作用。

  • 标签: 沙棘 蒙药材 胡颓子科 黄酮类 提取工艺 热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