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张大爷今年68岁。半年前,他突然变得不爱说话,经常一个人呆坐着,忘东忘西,用张大爷的话说,自己是老糊涂了。最近半个月,张大爷的情况越发严重,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令人意外的是,经过诊断,张大爷并不是老糊涂,而是得了重度抑郁症。

  • 标签: 重度抑郁症 老年人 保健知识 心理调节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癌症患者和癌症幸存者通常会变得抑郁、焦虑或面临其他形式的情感抑郁。结果表明,美国癌症幸存者报告焦虑和抑郁用药的比例几乎是普通人群的2倍。Hawkins等人的研究使用基于人群的数据,估算美国癌症幸存者报告目前使用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的比例,

  • 标签: 用药情况调查 癌症患者 幸存者 抑郁 焦虑 美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100例,按就医顺序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抗血小板、抗心绞痛、降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予以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SD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经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绪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SDS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外,同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抑郁症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105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抗抑郁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3±3.2)分低于对照组的(19.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增加抗抑郁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存在的抑郁情绪,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率及康复效率。

  • 标签: 抗抑郁治疗 脑卒中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12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每次1片,每日清晨服1次。所有患者治疗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皮质醇(Cor)含量及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26%和87.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P、Cor均明显下降,NPY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厌食、恶心、头晕、失眠等反应,但均可耐受,观察组的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能够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神经肽和皮质醇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帕罗西汀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8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7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分别为(12.34±2.55)分和(24.25±3.33)分,都低于治疗前的(33.23±4.29)分和(33.10±3.87)分(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抑郁症加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也需要加强护理干预。

  • 标签: 氢溴酸西酞普兰 逍遥丸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低剂量阿立哌唑(Aripiprazole)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T,J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2015年12月以前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关于低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1034例TRD患者,其中阿立哌唑组459例,对照组5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立哌唑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72,95%CI:1.33-2.22,P〈0.01);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RR=1.52,95%CI:1.25~1.8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1,95%CI:0.94~1.81,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低剂量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TRD即可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低剂量 阿立哌唑 难治性抑郁症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17种抗抑郁药说明书关于潜在生育人群的修改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FDA新孕妇用药规则正式实行后抗抑郁药的说明书修改情况,通过临床药学方法为临床提供更为详细的用药策略。方法:本课题分别对17种抗抑郁药的中文说明书、英文说明书和Micromedex进行检索对比,调查目前抗抑郁药说明书的修改情况;通过不同种属间体表面积换算,利用动物实验数据为,临床用药提供药学服务。结果:目前17种抗抑郁药均已除去ABCDX字母分类法,关于潜在生育人群17种药物未进行增补;目前有11种抗抑郁药具备大鼠生殖毒性实验;体表面积换算结果显示对生育力存在影响的药物中,2倍MRHD(人体推荐最大剂量)剂量药物5种,2~5倍MRHD剂量药物6种,5~10倍MRHD剂量药物2种,10倍MRHD药物共4种。结论:FDA新孕妇用药规则实行后,17种抗抑郁药的说明书均已除去ABCDX字母分类,但关于潜在生育人群均未进行修改,通过,临床药学方法,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详尽的用药信息。

  • 标签: 抗抑郁药 潜在生育人群 生殖毒性 剂量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