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探讨门诊药房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前)、2014年3月(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后)在医院门诊药房窗口取药的患者各300例,填写《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取药流程、等候时间、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和取药环境的满意度。结果: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前、后患者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75±0.67)、(4.05±0.35)分,活动开展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患者对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和取药环境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P〈0.05)。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总体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相比97.79%,P〉0.05),但患者对取药环境满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67%相比97.58%,P〈0.05)。结论:门诊药房实施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患者满意度 质量改进 门诊药房
  • 简介:2011~201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要求,每年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省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人万户”活动(简称“三万”活动),重点开展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工作,结合健康湖北全民行动,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 标签: 农村环境卫生 整治 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 湖北省
  • 简介:目的:为完善我国新药审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介绍PDUFAV中美国FDA对新分子实体和创新生物制品审评模式的改进,并对实施两年来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索其加强沟通、提高审评透明度和首轮通过率的方法,提出几点思考。结果新审评模式合理调整了审评时限,为申请者和审评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补充和审评申请材料,里程碑会议的有序召开为双方提供了双向沟通的机会,第三方的评估结果显示,新审评模式有效推进了审评进程,提高了审评透明度和首轮审评通过率,增加了审评的可预见性,尤其对特殊审评药物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结论对新药审评模式的设计应考虑在保障充足审评资源的前提下,对审评的关键节点加以控制,设置合理审评期限,通过加强申请者和审评者间的沟通提高首轮审评效率和效果。

  • 标签: 新药审评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实施持续颅内压监测,同时根据监测情况对治疗方案实施合理地调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应用量、预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应用量少于对照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持续颅内压监测,不仅可有效指导药物的应用量,改善预后效果,同时还可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显著的下降,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监测 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 持续 颅内压
  • 简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以南京医科大学药学专业为例,对2010-2014五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认为结合学院实际,可以从端正学生态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加强导师指导、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四个方面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改进

  • 标签: 毕业论文 论文质量 论文管理 药学 毕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