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收集、甄别近年来消癌平注射液用于抗肿瘤的临床研究报道,对消癌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肺癌的剂量使用范围、连续给药天数、疗程、疗效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临床应用消癌平注射液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meta分析。

  • 标签: 消癌平注射液 抗肿瘤 临床研究 META分析
  • 简介: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适,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 标签: 肿瘤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在现代技术化时期,人们太看重技术在挽救生命中的作用,太看重生命的物质延续,而忽略了绝症患者本身的感受。在医师和家属努力用医疗技术帮助患者对抗死亡,应不遗余力地温馨陪伴,使患者较少痛苦的走完人生。

  • 标签: 陪伴 晚期患者 癌症 心理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06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29例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行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做好口腔护理和心理支持。术后严密观察胸大肌皮瓣的血液循环,尽早发现血管危象;保持正确体位,早期合理活动,以降低伤口和皮瓣张力,利于伤口愈合和皮瓣成活;做好口腔黏膜、伤口敷料和术腔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或及早发现出血、感染等潜在并发症;气道管理与术后营养支持是术后顺利康复的基本保证;做好相关护理可预防咽瘘。结果29例中28例安全度过围术期,皮瓣成活。喉癌术后复发1例修复术后13d突发术腔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胸大肌皮瓣成功修复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至关重要。

  • 标签: 外科皮瓣 头颈部肿瘤 术后缺损 护理措施
  • 简介:原发性食管癌包括鳞癌及腺癌两种,而食管胃交界处及远端胃癌几乎都属于腺癌。流行病学的研究指出,在过去的三十年,食管及胃交界处的腺癌以及食管腺癌发生率有所增加,而全球胃腺癌以及美国食管鳞癌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尽管人们对食管癌在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上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绝大多数患者预后及长期生存仍然不理想。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靶向治疗 食管腺癌 原发性食管癌 食管胃交界处 远端胃癌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2002—2010年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使用药历管理软件,对我院2002—2010年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消耗金额排序/DDDs排序(B/A)。结果: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药物主要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用药,药品价格不断降低。结论:我院在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当中,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颅内恶性肿瘤 临床用药 DDDS DDC B/A
  • 简介: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且近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目前以FOLFOX、XELOX和FOLFIRI等方案为标准方案,但对于化疗获益后患者的后续治疗,是"生命不息、化疗不止",还是病情稳定就停止化疗,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 标签: 结直肠癌 维持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2011年我院出现医院感染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微生物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对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恶性肿瘤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为19.2%(31/161),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53.4%(86/161),真菌检出率为27.3%(44/161)。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均〉70%的药物依次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45.2%(14/31),85.7%为甲氧西林敏感型;白色念珠菌占真菌的70.4%(31/44),对常用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率〉7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第三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第2、3、4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呈现较高耐药性;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具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屎肠球菌除外)对常用药物亦保持较高敏感性。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学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美食与健康,从来息息相关。如果说熟谙美味与健康的均衡之道,搭配出美味又健康的膳食是一门学问的话,那么为患病的人,特别是肿瘤病人安排饮食,则更是学问中的学问。君不见,家有肿瘤病人,再平常不过的一日三餐,也常常令人左右为难。

  • 标签: 肿瘤病人 饮食 课堂 健康 美味
  • 简介:误区1:"饿死肿瘤"?前些天,我的一位老病人前来复诊。他是一名肝癌病人,经过综合治疗,病情已经稳定。可这一见面,他便把我吓了一跳:一个月不见,之前精神还不错的他竟瘦得脱了形。

  • 标签: 肿瘤病人 肝癌病人 综合治疗 老病人
  • 简介: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泌尿系肿瘤的第二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治性手术仍为肾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统计数据表明,约30%的肾癌在诊断时即发生远处转移,术后患者约30%-40%发生远处转移。转移性肾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预后较差。

  • 标签: 转移性肾癌 靶向治疗 CARCINOMA 晚期 远处转移 泌尿系肿瘤
  • 简介:目的总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CIK细胞免疫治疗,治疗前、中、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结束1周后查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群,四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瘤体、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44.4%。KPS评分增加≥10分为24例(66.7%),10例评分无变化,但食欲及睡眠均有改善。2例评分下降10分。复查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群,提示全部病例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所提高。治疗期间5例出现发热(体温37.5℃~38.5℃),1例出现皮疹,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全面、细致、规范的护理是保证治疗取得成功的前提。

  • 标签: 食管癌 CIK细胞 临床效果 护理
  • 简介:本文对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特异性易感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同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总结抗肿瘤药肝损伤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设抗肿瘤药物肝损伤分子检测与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将对预测药物肝损伤的发生、指导临床化疗药物使用和新型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抗肿瘤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就诊时75%的患者已是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

  • 标签: 厄洛替尼 肺肿瘤 进展
  • 简介: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的主要方法,阿片类止痛药是治疗晚期癌痛的主要药物。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使用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患者82例,旨在分析其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明确该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晚期癌症疼痛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疗效分析 晚期癌症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2例乳腺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后方衰减等,再结合血流情况将其分为良、恶性,与病理学诊断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符合率较高。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乳腺肿块的常用方法,超声对于乳腺肿瘤来说,具有快速方便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依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CPT-11100mg/m2d1,8CAP1000mg/m2Po一日两次,连用14天,21天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有效率为30.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4个月,中位OS为12.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CPT-11联合CA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晚期胃癌 依立替康 卡培他滨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行GP化疗方案,试验组在GP化疗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疗效相当,化疗过程中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试验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控制有效率为72.4%(21/29),高于对照组的51.7%(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胸腺五肽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多西他赛(DOC)联合顺铂(DDP)治疗初治及复治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TP方案:DOC75mg.m-2,静脉滴注,d1;DDP30mg.m-2,d1~8,静脉滴注。初治组28例,复治组32例,其中食管鳞癌56例,食管低分化癌3例,食管腺鳞癌1例,均为Ⅳ期患者,每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以上方可评价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初治组有效率为50.0%(14/28),疾病控制率为67.9%(19/2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9个月。复治组有效率为25.0%(8/32),疾病控制率为62.5%(20/32),中位TTP为4.7个月。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中位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结论:DOC联合DDP是治疗初治与复治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初治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药物疗法 多西他赛 顺铂 化学治疗
  • 简介:通过对近年来小檗碱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小檗碱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实现抗肿瘤作用。肯定了小檗碱在抗肿瘤方面作用的同时,提出未来应加强联合用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小檗碱更好的发挥抗肿瘤作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小檗碱 抗肿瘤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