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3a(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r3a,eIF3a)不仅在翻译起始阶段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还影响着细胞周期以及细胞的分化。研究发现eIF3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它不仅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还可以影响化疗的疗效以及在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副反应。本文对eIF3a的结构,功能以及它对肿瘤化疗的影响进行综述。为研究eIF3a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奠定基础。

  • 标签: eIF3a 翻译调控 肿瘤 化疗
  • 简介: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比格尔犬体内丙戊酸浓度,研究双丙戊酸钠缓释片(divalproexsodiumsustainedreleasetablets,DSSRT)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进行国产和进口DSSRT的比格尔犬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药动实验,用HPLC-MS法测定比格尔犬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并对两者的药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比格尔犬单剂量口服给予进口和国产DSSRT后药动参数如下:t1/2(7.49±2.03)和(6.07±0.94)h,MRT(11.20±1.75)和(8.81±1.31)h,cmax(18.97±3.24)和(20.63±2.93)μg/ml,tmax(3.7±1.6)和(4.0±1.6)h,AUC0~24h(146.06±35.67)和(142.28±22.17)μg·h·ml-1,AUC0~∞(165.41±41.26)和(152.77±25.98)μg·h·ml~(-1);国产制剂对进口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4.9)%。多剂量口服给予进口和国产DSSRT后药动参数如下:tmax(3.7±1.6)和(3.8±1.2)h,cmax(20.34±1.19)和(18.77±2.17)μg/ml,AUCSS(166.38±23.18)和(169.81±22.99)μg·h·ml-1,cmin(1.83±0.60)和(1.87±0.40)μg/ml,cav(6.93±0.97)和(7.08±0.96)μg/ml,DF(2.72±0.43)和(2.40±0.23),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4±7.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MS法可用于比格尔犬体内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国产和进口DSSRT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参数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双丙戊酸钠缓释片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药代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简介:生物类似药是与已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在质量、安全、有效等方面相似的一类药物。随着原研的生物技术药物专利的陆续到期,巨大的市场容量使得开发生物类似药已经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热点之一。2015年CFDA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生物药的研制流程、内容和技术进行了规定。在此背昔下,本专栏邀请了国家CDE高级审评专家以及国内从事生物类似药评价的资深学者从多角度介绍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旨在为国内从事生物类似药研发的企业和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生物类似药 研发 指导原则 非临床研究 法规
  • 简介:高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及量化评价是比较复杂且引人关注的现实课题,国内目前尚无专门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FDA和EMA指导原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复杂性、国际上关于高变异药物的法规、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算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列出三种方法(查表法、公式法、软件法)进行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算,为申办方进行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变异药物 生物等效性 参比制剂校正 样本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药学服务文献的内容与特点,了解其发展进程及趋势。方法检索有关药学服务文献,采用计量方法取文献量、构成比等量化指标,对文献的主题词类别、学科类别、期刊名称、研究资助基金、研究层次、文献作者等项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中文数据库共获取有效文献4258篇,英文数据库共获取6506篇。近10年中文药学服务文献量剧增,文献增加折点相比国外晚十年。中文发表文章单位分布广,但相对集中;国内高引证文章与国外内容有差别明显。结论中国药学服务文章起步晚但是发展快,但是研究思路和深度仍有待加强。

  • 标签: 药学服务 文献计量学 比较
  • 简介:分析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研究步骤以及问题与挑战.方法是通过比较基于病人水平数据和基于模型法两类药物经济评价之间的差别,总结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了以模型构建为基础的药物经济评价的基本研究步骤,并指出了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表明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评价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每一个研究步骤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挑战,需要研究者谨慎对待.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模型 决策分析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程性”考核方法在药物经济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药物经济课程“过程性”考核框架,在本科生教学中实践和运用“过程性”考核方法,并与实施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改革效果。结果与结论“过程性”考核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尤其能显著降低学生之间成绩差异,降低不及格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评述经济评价技术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应用的异同,解释了经济评价在器械领域的应用较少的原因.方法:从适应症、证据链、数据可得性、商业模式等6个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分析.结论:经济评价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的应用,难于在药品领域的应用,但值得开展探索.

  • 标签: 卫生经济学评价 药品 医疗器械 行业应用
  • 简介:目的:测定单独及联合灌胃给药大鼠血浆利福布汀、莫西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帕司烟肼浓度,比较各药药动差异,为结核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8只大鼠分为6组,其中5组分别单独灌胃给予利福布汀、盐酸莫西沙星、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帕司烟肼,第6组用以上五药复方制剂灌胃。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本,分离血浆,甲醇沉淀蛋白质。采用HPLC-UV法测定莫西沙星、吡嗪酰胺和帕司烟肼浓度,HPLC-MS法测定利福布汀、乙胺丁醇浓度。计算联合与单独给药各药物药动参数。结果:利福布汀、莫西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帕司烟肼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及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利福布汀AUC0~t降低14.29%,乙胺丁醇的AUC0~t降低34.01%,乙胺丁醇的cmax降低65.46%;帕司烟肼中对氨基水杨酸的AUC0~t降低42.93%,cmax降低45.58%;帕司烟肼中异烟肼AUC0~t降低39.53%;而莫西沙星和吡嗪酰胺的AUC0~t、cmax和t1/2均增加。结论:HPLC-UV法和HPLCMS法简单、准确、可靠。复治抗结核新方案联合给药各药药动参数较单独给药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提示临床应用复治抗结核新方案,需调整各药剂量。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代动力学 大鼠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2013-2015年收治的15例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临床表现及诊治,为登革热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我科收治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临床表现典型,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均予抗病毒、护肝、升白细胞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有流行病史,有发热、皮疹、血白细胞下降等患者均应排查登革热,一般轻型患者经对症处理,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药物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疗效佳。

  • 标签: 生物反馈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药用植物是中药专业的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需要优选教学内容。围绕常用中药和生活中常见植物或药食同源植物,选择理论教学中植物的形态、药用植物分类、植物的内部构造以及实验和野外见习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在课程学习中分清主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标签: 中药专业 药用植物学 教学内容 内容优选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型免疫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特别是对含有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异常的个体进行动态测定效价值,协助HDN的早期诊断。方法:对748例孕妇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血清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并跟踪随访。结果:有21例样本含有不规则抗体,抗体类别以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为主;有340例夫妇ABO血型不合,进一步测定IgG抗-A(B)效价,其中IgG抗-A(B)效价≥1:64的样本119例,〈1:64的样本221例。结论:开展孕妇产前免疫检测,特别是对RhD阴性及0型孕妇进行定期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 免疫抗体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初发脑卒中或以前发病无明显后遗症患者,年龄45--8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只行康复训练,治疗期间不接受任何电刺激;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仿真生物电刺激。发病后2周内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月行康复评定,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差异。结果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单一康复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疗效更好,更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急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制作的14820例临床标本,并检验所有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结果分别对比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与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的呼吸道标本和血培养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和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其他标本和总计阳性率,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15年1月至12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不同时段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具有一定差异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以实际检验结果为指导。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 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细胞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因阴道不规则出血,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分别实施宫腔细胞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取材满意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两种方式对患者的痛感评价。结果细胞检查的患者中仅有16例患者出现取材过程中出血过多、细胞采集过少,满意度为92.00%;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中,有46例患者出现取材过程中出血过多、细胞采集过少,满意度为仅为77.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比较不同方式诊断过程中患者取材满意率,我们发现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比较不同方式取材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度,我们发现经细胞检查的患者,无痛患者有174例(87.00%),未出现明显疼痛患者;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中,有178例患者出现明显疼痛(89.00%)。结论综上所述,宫腔细胞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普通检测过程中患者的不适,而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宫腔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 检测效果
  • 简介:目的:以定量用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修订川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制备定量用对照提取物,标定和协作标定,对其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含量进行赋值。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和0.2%冰醋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nm;并比较使用单体对照品和对照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定量用对照提取物可替代乌头碱等单体对照品,用于川乌药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对照提取物 乌头碱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川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肝功以及血清指标水平检验针对脂肪肝疾病加以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体检人员1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体检人员是否患有脂肪肝疾病完成分组对比研究。最终分别为包括70例脂肪肝患者的观察组以及包括70例健康人员的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肝功检测以及实施血清指标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谷丙转氨酶水平为(342.53±20.33)U/L;谷草转氨酶水平为(355.24±19.36)U/L;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水平为(48.61±25.22)U/L;谷草转氨酶水平为(47.97±26.32)U/L;在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两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水平为(6.88±1.6)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为(3.01±0.26)mmol/L;对照组总胆固醇水平为(5.67±0.9)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为(2.09±0.19)mmol/L;在总胆固醇水平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论在对体检人员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同健康人员进行比较,其肝功以及血清水平呈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根据临床检测结果可以有效确定患者有无患有脂肪肝疾病,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可以获得可靠结果,体现出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水平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