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血根离子对化合物、白屈菜红离子对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寻找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菌药物。方法将血根、白屈菜红与多种有机酸制备成离子对化合物,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圈实验,比较制备前后化合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血根与苯甲酸、乳酸、富马酸等有机酸形成离子对化合物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白屈菜红与乙酸、丙酸形成离子对化合物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结论一些结合小分子有机酸形成的离子对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将生物制备为离子对化合物的方法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思路。

  • 标签: 离子对化合物 体外抗菌活性 血根碱 白屈菜红碱
  • 简介:目的研究交让木中的生物成分。方法样品用95%的乙醇进行提取,所得浸膏用酸-处理方法处理后得到总生物,之后经正相硅胶、SephadexLH-20、反向硅胶(RP-18)、高效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生物单体,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虎皮楠生物,经鉴定分别为daphniyunnineB(1)、daphmacrodinA(2)、macropodumineB(3)、daphnicyclidinL(4)。结论化合物daphniyunnineB(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交让木 生物碱 化学成分
  • 简介:自从姐姐添了小外甥,我的“家庭医生热线”便不时被打响。前两天,我下夜班刚睡下,就被她一惊一乍的来电惊醒。原来,一岁多的小外甥,刚在床上又蹦又跳的,一不小心,竞从床上跌落下地,手脚磕破了点皮,虽无大碍,但姐姐依然十分紧张,马上打来电话。

  • 标签: 皮肤 消毒 家庭医生
  • 简介:目的优选和胃颗粒中槟榔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应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材饮片的浸泡时间及吸水率,以槟榔提取率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和胃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槟榔的含量及其溶出度.结果和胃颗粒中槟榔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煎煮1h,趁热滤过;第二次加水5倍量,煎煮1h,趁热滤过,合并滤液.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靠,适用于和胃颗粒的工业生产.

  • 标签: 和胃颗粒 槟榔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主诉左膝关节肿痛3年,腰背痛及左髋关节疼痛2年.左膝关节肿痛起病,腰背痛伴有晨僵及夜间痛,双足跟疼痛,无虹膜炎及强直性脊柱炎(AS)家族史.化验HLA-B27阳性,ESR36mm·h-1,CRP3.48mg·dL-1,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洛索洛芬钠及柳氮磺吡啶治疗后,患者左髋关节疼痛好转,但腰背痛症状改善不明显,加用沙利度(50mg,qn),2周后给药剂量调至100mg,qn.服用4个月后,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晨僵及夜间痛消失,但逐渐出现月经量减少至停经,停用沙利度2个月后症状好转.

  • 标签: 沙利度胺 月经不调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蔓荆子生物体外抗氧化的活性。方法:运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蔓荆子生物体外抗氧化的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物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蔓荆子生物对—OH和O2-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生物浓度与对—OH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与对O^2-清除能力呈负相关。结论:蔓荆子生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1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 标签: 蔓荆子 生物碱 体外抗氧化
  •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PEG)/B谷甾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乙二醇 β谷甾醇双接技壳聚糖 壳聚糖 体外释放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聚乙二电解质散与甘露溶液联用对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清洁的疗效。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复方聚乙二电解质散治疗;对照组予甘露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清洁肠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符合优良级的占95.00%,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符合优良级的占79.00%,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复方聚乙二电解质散较甘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更好。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甘露醇 肠道
  • 简介:目的对益母草的总生物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配伍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不同配伍方式中益母草总生物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益母草、益母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益母草+木香和益母丸全方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的含量依次为0.51%,0.34%,0.37%,0.37%,0.36%。益母草组无法做出LD舶值,其MTD值为2.34g·kg^-1,相当于临床70蝇人每埏体重日用量的218.8倍,其中2只小鼠死亡;益母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益母草+木香和益母丸全方的MLD值相当于含益母草生药量分别为2.34,3.52,3.23,3.60,3.32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70蝇人每埏体重日用量的328.8,301.6,336.3,310.0倍,连续观察14d,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死亡。结论不同配伍对益母草中总生物的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其最大耐受量提示益母草毒性较小,可通过与当归、川芎、木香等中药配伍降低益母草中总生物的含量达到减毒的目的。

  • 标签: 益母草 配伍 总生物碱 急性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小檗、黄芩苷与6种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抑菌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7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对象。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黄芩苷分别与6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盐酸小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苷与氨曲南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盐酸小檗、黄芩苷与某些抗菌药物联用后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可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鲍曼不动杆菌 微量稀释法 多重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水提沉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一沉法得到水提物,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提沉物中腺苷的量;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利用流式细胞仪结合碘化丙锭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抑制。结果实验表明水提沉物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及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相关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49±0.19)和(1.67±0.27)mg/mL。细胞周期分析表明,水提沉物分别阻滞HepG2及NCI.H460细胞周期于G,/M期、S期,并可诱导上述两种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冬虫夏草水提沉物通过阻滞HepG2及NCI-H460细胞周期循环,诱导其凋亡,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为深入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水提沉物抗肿瘤的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 标签: 冬虫夏草菌丝体 水提物 抗肿瘤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利奈唑在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期间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使用利奈唑(43例)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利奈唑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恢复时间等指标,并分析其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9%,发生在用药后(9.33±3.28)d,血小板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了(58.8±15.7)%;停用利奈唑后(6.44±6.39)d血小板开始上升,(8.83±2.32)d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利奈唑诱导老年人血小板减少为较为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停药后血小板可自行恢复到用药前水平。

  • 标签: 利奈唑胺 医院获得性感染 血小板减少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建立消毒饮优化方胶囊中异嗪皮啶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Synergi4UFusion—RP80A柱(250mm×4.60mm,4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20:80),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42am。结果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1000~1.0000岭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04%,RSD=1.8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毒饮优化方胶囊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消毒饮优化方胶囊 异嗪皮啶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土槿乙酸B(PLAB)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和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中麦角甾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研究PLAB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絮状表皮癣菌的活性.将白色念珠菌经不同浓度PLAB及氟康唑作用28h后,经过皂化、提取未皂化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的含量变化.结果:PLAB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絮状表皮癣菌这三株菌株的MIC50分别为16、32、16μg·mL-1.PLAB能使白色念珠菌中的麦角甾含量下降(P〈0.05),且含量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PLAB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通过抑制真菌的麦角甾生物合成而发挥高效抗真菌活性.

  • 标签: 土槿乙酸B(PLAB)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色念珠菌 麦角甾醇
  • 简介:目的:研究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对照药,以小鼠血清中ALT、AST等为指标,评价APPS脂质体的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结果:APPS脂质体口服液高剂量(200mg/kg)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药效作用结果显著(P〈0.05或P%0.01)。低剂量(50mg/kg)对各肝损伤模型的治疗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PPS脂质体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APPS脂质体 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 防治作用
  • 简介:目的:检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视黄结合蛋白4(RBP4)和Apelin-1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视黄结合蛋白4和Apelin-12水平;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Gensini评分结果分组,将Gensini积分(GS)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划分为四组:GS≤18,18~32,32~47,>4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GS1及GS2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elin-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01),单支、双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支与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elin-12在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LAD病变组中高于对照组、Apelin-12在LAD病变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在RCA、LCX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Apelin-12水平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关。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视黄醇结合蛋白4 APELIN-12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研究多西紫杉(docetaxel)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对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多西紫杉对CNE-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多西紫杉对细胞放疗敏感性,化学发光法检测MMP-2启动子质粒转染细胞后双荧光素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MMP-2、MMP-9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多西紫杉对GNE-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30.6、25.4、12.8gmol/L;无毒剂量(5gmol/L)多西紫杉处理CNE-2细胞后,其对放疗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5),MMP-2启动子活性比未处理组显著降低;MMP-2和MMP-9基因rn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未处理组下降。结论:多西紫杉联合放疗能显著提高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MMP-2、MMP-9基因转录,下调细胞内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鼻咽癌 多西紫杉醇 辐射耐受性 侵袭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红杉(sequoyit01,Seq)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p47phox及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eq(12.5、25、50mg/kg)及阿卡波糖(Aca,20mg/kg)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iNOS、p22phox及p47phox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心肌肥厚明显加重,心肌组织iNOS、p22phox及p47phox的表达水平及NO、H2O2含量显著升高,而SOD和T-AOC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Seq各剂量组和Aca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下调心肌iNOS、p22phox和p47phox的表达,降低心肌NO、H202含量,升高SOD、T-AOC水平。结论:Seq可能通过抑制心肌p22phox、p47phox及iNOS所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对糖尿病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红杉醇 糖尿病大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成酶 NADPH氧化酶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