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017 年 7 月到 2019 年 7 月在本院收治的 120 例胃溃疡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60 例运用四药物方案治疗,对照组 60 例运用三药物方案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然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运用四药物方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其安全性得以保障。

  • 标签: 四联药物 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三活菌联合治疗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结肠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活菌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和ESR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76.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美沙拉嗪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和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溃疡愈合,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炎 双歧杆菌 美沙拉嗪 三联活菌疗法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三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 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 n=40 )采用常规三疗法治疗,治疗组( n=40 )联合应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 17(G17)、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水平。结果:治疗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50 %,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后,治疗 组血清 G17、 PGⅠ、 PG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与三疗法联用治疗 Hp 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促进 胃泌素 17及胃蛋白酶的释放,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三联疗法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三疗法在治疗胃溃疡合并Hp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2月,将91例胃溃疡合并Hp感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奥美拉唑三疗法治疗;观察组各48例,采用埃索美拉唑三疗法治,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1%,显著高于观察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疗法在治疗胃溃疡合并Hp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胃溃疡 Hp感染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四疗法序贯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四序贯疗法和中药联合四序贯疗法治疗我院消化科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症状、胃镜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8.3%、96.7%和93.3%,均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停药后1个月内的HP和溃疡复发率分别为3.3%和1.7%,均明显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联合四序贯疗法能够有效提高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并降低其复发率。

  • 标签: HP相关性胃溃疡 中药 四联疗法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护理”对 ICU 气管插管患者排痰及肺部感染率的改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ICU2018年 2月 ~2019年 3月期间接诊的 70例气管插管患者为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 35例,“三护理”)。 结果研究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但肺部感染发生率、ICU 入住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对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三联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标准三疗法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8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标准三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标准三疗法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1,P=0.0186<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5,P=0.0450<0.05)。观察组患者仅出现恶心、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出现腹泻、恶心、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3,P=0.6442>0.05)。结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标准三疗法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升Hp根除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 消化性溃疡 复方嗜酸乳杆菌 三联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三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三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三联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方法选择了我院收治的头部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四维X线图像拍摄技术,观察组患者使用六维颅骨追踪固定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操作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X轴、Y轴和Z轴的体位误差分别控制在(-0.249±0.541)mm、(0.247±0.127)mm、(-0.741±0.214)mm,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对于头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固定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降低体位误差,提升治疗效率。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追踪技术
  • 简介:制药分离是制药行业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角度,对分离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物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分析,并实现分离的一个过程。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药品制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技术。本文在介绍制药工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已开发的固液萃取分离技术、反胶团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沉析技术等制药分离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制药工程 分离技术 萃取技术
  • 简介:摘要:药品技术转移是“由依据明确的批准标准所计划和控制的行为组成,在药品生命周期中将某一生产工艺、分析方法、包装组分及其他任何步骤或工艺从开发方,即转让方转移至一个新的场所,即受让方的行动。”而差距分析作为风险分析的重要工具,其全面性对整个技术转移的顺利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技术转移实施过程中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对差距分析的运用进行了阐述,为药品技术转移的顺利推进提供分析方向及思路。

  • 标签: 药品 技术转移 差距分析
  • 作者: 漆兆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漆兆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食品安全又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与安全,如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会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与理论,对食品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进行检测,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同时食品微生物检验又是食品质量管理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预防为主为基础,有效预防与减少食品风险的发生。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不仅要重视检测技术,还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以极其快速的方式迅猛发展,新型的药品及工艺不断被创新和突破,新药研发力度得到持续化增强,虽然新药能够帮助解决更多的医疗问题,缓解患有相对应疾病患者本身的痛苦,提升治疗效率,但是新药使用最初,研发方还是需要承担药性不稳定与药品适用性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事件。针对具体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是极为重要的。现根据新药研发的情况,探讨技术层面的风险问题,确定应对措施。

  • 标签: 新药研发 技术风险 应对策略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发展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工艺的几点建议,以期待中药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中药制药技术 工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简介:摘要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 4088项采用 TLC法进行中药鉴别,可见薄层色谱法技术操作的普遍性。但很多药学人员常常会由于操作技术不够规范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尽管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势。本文将对薄层色谱法操作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概括分析,旨在为实际鉴别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操作技术 控制要点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2010版GMP要求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容易将某个密闭流程内的物料实现无菌化并保持无菌状态,但一些情况下需要将密闭流程断开再连接到新的流程,同时还需要保证物料不受污染。尽管洁净厂房环境能提供一定的洁净度,但此洁净度并不足以提供暴露后的无菌保护。为符合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暴露再连接过程的无菌控制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连接方案。本文将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 标签: 制药生产 无菌连接技术 运用
  • 作者: 谌立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谌立和理化检验过程中涉及的检验内容多是对化学、生物类物质进行检验,至今在检验方案上仍在研究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方案,微波制样技术以其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在现阶段得到大规模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现代也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口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所患的疾病也愈加地复杂多变,这也给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以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医疗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病情的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列举高新技术在现代药物制剂中的具体应用,综合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引入高新技术的药物制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对未来进行展望。

  • 标签: 现代 药物制剂 高新技术 应用
  • 简介: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药物分析发展的相关内容,探讨了现阶段药品检验技术的发展状况,浅析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前景,以加强对我国当前药物分析及检验技术的了解和研究,提高药物分析水平,推动药物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保障我国药物生产质量,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证。

  • 标签: 药物分析 检验技术 发展前景 创新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5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试验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产科中,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技术 妊娠结局 镇痛效果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