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案例1患者男。公司经理,社区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社区医生建议服降压药治疗。由于患者自己在家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一直不高。又听说高血压一旦服药就要终生,始终拒绝服药。为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社区医生又建议患者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仍提示患者血压升高。为进一步查找原因,社区医生带着血压计到患者家去测量血压,依然显示血压升高,再请患者用自己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才发现患者将血压计的袖带气囊绑在上臂外侧,并未压迫到肱动脉,造

  • 标签: 血压测量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管理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药治疗 袖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将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降低其病死率。为此,我们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了动态监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动态 监测
  • 作者: 曹世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内江市中心血站曹世君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其主要以血压升高为临床表现,血压分为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在患者血压升高时就代表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处于较高的水平,当人体血压呈持续升高的情况时会严重影响身体内部的肾、脑以及心脏等器官的损伤,高血压常伴随着其他疾病一起发生,例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的患病几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几率就越大,是老年人人群多发的疾病,该疾病较难治愈,临床上对于高血压还没有明确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只能以维持血压水平正常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目的,随着我国慢慢的步入老龄化,使得高血压的患病几率持续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以及生活质量,该疾病严重时会使得患者发生脑中风、肾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等严重的疾病,还会存在心脏病、脑出血、肾病以及脑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对于高血压需要进行及时以及长期的治疗,由于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而在治疗的同时,需要了解高血压是什么疾病,以及该疾病的成因是什么,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便能使高血压患者更好更快的控制血压水平,使高血压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选取我院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但是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通过干预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日均波动幅度情况,并对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日血压最大波动幅度的情况为5.51±1.66mmHg,整体满意度达到了100.00%。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日血压最大波动幅度的情况为13.54±2.56mmHg,整体满意度情况为78%。说明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其应用可减少血压的波动,维持血压稳定,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慢病管理模式 血压波动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005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血压数值及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纽和非高血压纽。对其危险因素、脑梗死亚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80岁患者、男性,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颈动脉粥样斑块伴狭窄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的LACI和POCI高于非高压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与既往脑梗死史、LACI和POCI相关;而非高血压组与男性、年龄≥80岁、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关。结论脑梗死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尤其男性风险较高;非高血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LACI和POCI。

  • 标签: 高血压 非高血压 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难治性高血压的“难治”,可能是因为血压测量不准确、“白大衣高血压”、未按照医嘱服药而导致“疗效不达标”等造成的假象,大多情况却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降压效果不佳。结合前述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及常见病因,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可参照以下选择: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降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 血压测量 降压效果 常见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NISSEIDS250型无创伤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老年正常血压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1级组(40例)、原发性高血压2级组(40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组(38例)的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2级、3级组夜间平均血压接近或超过日间平均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更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的监测,探讨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本项目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两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动态而客观的监测,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动态 血压 监测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选取社区内80位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位病人。对照组的病人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病人进行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情况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人血压水平控制更好,病人健康状况更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波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分析某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依据术后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9例)和未再出血组(51例),分析2组病例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分别统计出术后再出血和未再出血病例的收缩压(SBP)〉150mmHg和〉170mmHg次数及频数百分比,进行术后血压波动与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术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50mmHg的频数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70mmHg的频数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较未再出血患者术后血压波动范围大且频数多,提示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术后血压波动相关。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压波动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用针对性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科随访高血压病人中随机抽取800名进行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0名,前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血压。结果:关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123.54±7.21)mmHg、(80.38±4.25)mmHg,和对照组数据(132.68±9.43)mmHg、(87.72±5.31)mmHg相比更低(P<0.05)。结论:高血压用针对性护理,血压水平降低更加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影响 针对性护理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