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大热天出汗很正常,但彭勇很苦恼,不知为何,不少人把流汗多与肾虚联系到一起,近来他经常收到半真半假的提醒。

  • 标签: 老年人 养生 保健法 心理健康
  • 简介:现在,我们工作忙了,应酬常了;朋友多了,聚会密了;生活好了,饭桌丰富了。这样一来,难免萼消化不良。,这时候,酶片就派上用场了。

  • 标签: 多酶片 肠胃 消化不良
  • 简介:前段时间,觉得当时的工作太拘束没意思,就离开了单位跟着亲戚在档口打了两个月的工。虽然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有时闲下来又忍不住想,难道这辈子就这么过下去吗?

  • 标签: 鱼缸 商人 生意人 赚钱
  • 简介:1例65岁男性患者因感冒口服感冒灵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第2天,患者口唇及双手出现红斑、水疱.且逐渐增多,部分水疱变血疱,延及躯干和四肢,部分红斑呈靶型,痒痛明显,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9℃。实验室检查:血沉58mm·h^-1,免疫球蛋白E(IgE)211.00IU·mL^-1,C反应蛋白(CRP)25.30mg·L^-1,血红蛋白(Hb)108g·L^-1。诊断为“形红斑型药疹”。立即停用感冒灵颗粒,给予抗过敏、对症及免疫支持治疗。入院后2d,患者病情进展,加用激素并预防使用抗茵药物,6d后病情好转,14d皮疹基本消退,口服激素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出院。

  • 标签: 多形红斑型药疹 感冒灵颗粒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通过对于目前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的气囊压迫器压迫止血的位置,注射空气量,压迫时间,减压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探讨更为方便使用有效的压迫止血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介入 气囊 压迫
  • 简介:1例55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癌术后淋巴结、骨、肝转移给予西他赛140mg静脉滴注。化疗第6天晨出现大量鲜血便,心率120次/min。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9×109/L,血红蛋白103g/L,血小板计数62×109/L。立即给予血凝酶2U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2g静脉滴注。当日午患者再次出现大量鲜血便,诉心悸、乏力。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0.5×109/L,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计数52×109/L。给予云南白药1g+凝血酶冻干粉4000U+冰生理盐水100ml,1次/2h灌肠;生长抑素3mg静脉滴注持续12h;输注悬浮红细胞2U、血小板1U。电子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多处溃疡,1处有鲜血渗出。予内镜下止血,患者未再出血。

  • 标签: 多西他赛 胃肠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在肘上PICC置管92例(观察组),对比传统肘部或肘下PICC盲穿96例(对照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等指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颈内静脉异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解决了盲穿PICC的弊端,降低了颈内静脉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静脉炎 超声检查
  • 简介:研究表明混合促进剂对药物具有良好的促透效果,克服了使用单个化学促进剂的不足,随着对其促透机制和处方高通量筛选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混合促进剂在皮给药系统中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药物在皮肤的转运、化学促进剂及混合促进剂对药物的促透机制、处方筛选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对混合促进剂在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混合促进剂 协同作用 高通量筛选 经皮给药
  • 简介:目的总结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0例尿道前列腺化电切术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排尿顺畅,未出现电切综合征及真性尿失禁病例。结论术前完善的术前准备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以及对TUR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及时观察与防治,均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解放军264医院2006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锁骨下动脉狭窄8例,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8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P〈0.01),患肢麻木、冰凉、无脉症状完全消失。围术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缺血性脑卒中发作。随访6~10个月无复发。结论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且没有增加后循环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皮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56例,所有病例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行克氏针内固定和辅以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Gartlandandwelley标准评定患儿术后腕部功能,本组56例患儿中,优45例,良8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94.64%。结论闭合复位皮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桡骨骨折 克氏针 内固定
  • 简介:目的评价氨酚曲马治疗陆军驾驶兵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下腰痛驾驶兵360例,应用氨酚曲马治疗,于治疗后第1、2、4周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4周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VAS评分及ODI在治疗1、2、4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2、4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酚曲马可显著缓解下腰痛,提高驾驶兵伤病员的战斗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驾驶兵 下腰痛
  • 简介:目的观察西他赛联合复方苦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组36例患者均给予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天;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第1~10天,21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6例,进展9例,疾病控制率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脱发和胃肠道反应,均能耐受。结论西他赛联合复方苦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的耐受性好。

  • 标签: 多西他赛 复方苦参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全身静脉麻醉(TIVA)下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综合效果。方法:对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70例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法分为CSEA组和TIVA组,每组各35例,其中CSEA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术,TIVA组患者行全身静脉麻醉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平均动脉血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CSEA组的手术时间为184.97±24.95min,略长于TIVA组的172.34±31.04min,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SEA组起效时间为2.49±0.58min,显著短于TIVA组的4.31±1.04min,用药量和麻醉费用显著少于TIVA组(P〈0.05);术前2组患者的MAP和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CSEA组的MAP显著高于TIVA组(P〈0.05),SpO2略高于TIVA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起效快、用药简便安全、效果佳且费用较低。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晚期盆腔肿瘤致梗阻性肾衰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晚期盆腔肿瘤致梗阻性肾衰竭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治疗前、后尿量及肾功能变化.结果24例均置管成功.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血肌酐明显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晚期盆腔肿瘤致梗阻性肾衰竭具有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终末期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盆腔肿瘤 肾衰竭 梗阻 超声处理 肾造口术 经皮
  • 简介: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潘立酮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潘立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潘立酮,莫沙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和传统注射器抽吸后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组22例和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压包扎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治愈时间和累计皮下积液量。结果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为(4.53±1.35)d明显短于注射器抽吸组(6.4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24.35±7.97)ml少于注射器抽吸组(30.89±9.68)ml,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342,P〈0.05)。结论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是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创伤小不增加患者痛苦,易为患者接受。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皮下积液 乳腺癌改良根治
  • 简介:本研究选择2012年2月至5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羟考酮组、曲马多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模式镇痛:羟考酮组术后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5mgq12h和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联合镇痛;曲马多组术后采用盐酸曲马缓释片50mgq12h和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联合镇痛;对照组术后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镇痛。于术后8、24、36、48、72h对患者的疼痛和睡眠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显示,在人工关节置换骨科围手术期模式镇痛中,术后使用塞来昔布联合羟考酮或曲马均比单独使用塞来昔布镇痛效果理想,且在术后早期阶段,羟考酮的镇痛效果可能优于曲马

  • 标签: 羟考酮 曲马多 镇痛 围手术期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皮椎体增强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远处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远处疼痛患者10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皮椎体增强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疗1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椎体增强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远处疼痛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经皮椎体增强术 压缩性骨折 椎体 骨质疏松 疼痛
  • 简介:白细胞减少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患者在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时出现了急性粒细胞下降,因患者此时既需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又要解决粒细胞缺乏的问题,所以临床药师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案,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粒细胞缺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