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部本身疾病引起,如常见的鼻腔黏膜干燥;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最常见的如高血压。可发生任何年龄段的患者,多数患者以间歇性,反复出血就诊。以往治疗鼻出血方法有很多如鼻腔填塞、化学烧灼等,但这些方法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如鼻腔填塞48h会引起呼吸困难,影响睡眠。

  • 标签: 微波 鼻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选取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综合人性化理念。患者在门诊输液室接受护理服务结束之后,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投诉人数等进行调查了解。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之后,非常满意的程度达到61.1%,而一般满意的程度为38.9%,没有投诉率;而对照组非常满意的程度达到16.7%,一般满意的程度达到50.0%,投诉率为3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高,对这两组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可以将患者对我院的满意程度提升,有效的将患者的投诉率降低,最终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度提升,降低了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室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配液中心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方法本文针对我院于2014年12月成立配液中心后,进一步就配液中心对儿童门诊护理工作开展带来的影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结果通过成立配液中心,我院儿科门诊护理工作开展情况明显好转,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人员违规操作率明显下降,一线护理人员负担减轻,有效降低了儿童输液工作开展的感染发生率。结论配液中心对于儿童门诊护理工作开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使得儿童获得帮助,同时也被广大儿童家长所接受和认可,也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长期吸入对自身产生造成的伤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配液中心 儿科门诊护理 作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112例门诊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56例,比较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管理服务,探究组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探究组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后,其在就诊环境、护理形象、健康宣教、服务态度,及技术水平等维度的满意度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高,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提升疾病疗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门诊护理管理 人性化服务 应用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化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基于此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细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抽血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投诉率、注射等候时间以及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检验,研究组患者抽血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以及注射等候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细化护理,效果明显,值得运用。

  • 标签: 门诊 护理管理 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儿科用药的情况,为儿科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对2015年我院儿科门诊用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科用药的现状及特点。结果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主要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临床药师应加强指导与监督,提高用药质量,保证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

  • 标签: 儿科用药,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用药咨询内容,总结分析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对门诊用药咨询的药物类别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的问题依次为用法用量、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结论:通过对门诊咨询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的需求和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 标签: 药物咨询 门诊 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信息化体系的改进方向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目的抽样法抽取13名门诊医护人员,采用团体焦点访谈法探讨门诊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据此进行门诊信息系统改进,通过患者总体满意度及医患纠纷(含患者抱怨)来评价信息化改进效果。结果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共提取了8个主题词。按此改进后,患者总体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医患纠纷(含患者抱怨)有显著下降。结论门诊信息化体系尚有很大改进空间,以患者为中心改善信息化体验,增加门诊信息体系的主动服务功能,如科普信息推送、预约以及支付功能完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信息化 团体焦点访谈法
  • 简介:目的分析干眼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正确诊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干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症状前三位为:眼干涩(88.5%)、异物感(57.7%)、视疲劳(40.4%)。临床分类:水液缺乏型2例;蒸发过强型17例;黏蛋白缺乏型11例;混合型干眼22例。治疗及预后:6例轻度干眼患者治愈;39例中度干眼患者中19例治愈,20例好转;7例重度干眼患者中4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干眼的准确诊断依赖于详尽的病史收集、症状分析、眼部检查和泪液相关检查。干眼的治疗是包括去除病因、消除眼表炎性反应、补充人工泪液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的过程。

  • 标签: 干眼 临床特征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1—2015年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品种、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等。结果:5年来,某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用药品种数均逐年增长;2015年口服降糖药DDC的算术平均值(该年各品种的DDC之和/该年总品种数)为4.41元,较2011年的5.89元下降了25.13%,但2015年口服降糖药的总DDC(该年总销售金额/该年总DDDs)仅较2011年下降0.87%(3.42元vs.3.45元)。结论:临床选用DDC较高口服降糖药的倾向性有所增加,某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限定日剂量 药品使用与医改的关联性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治疗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月份门诊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激素用药销售金额、药品销售总金额及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均较低,各月份中,达芙通、克龄蒙、补佳乐和利维爱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始终居于前列,补佳乐所用比例呈逐月上升趋势,利维爱逐月下降。各月份中,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的使用频率始终处于前列,在各月份的DDC排序中,益玛欣和达芙通始终居高不下,利维爱也相对较高。结论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是我院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常用药物,益玛欣和达芙通这两种药物对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儿科处方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其对策,为儿科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门诊儿科处方9800张(每月约612张),根据临床资料、药理学知识,统计和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的原因。结果:9800张儿科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00张占3.06%;主要原因为重复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合理等。结论:临床门诊儿科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需及时将用药信息反馈至医师,加强医师、药师专业知识学习力度,以提高儿科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处方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调剂工作质量,保证发出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方法统计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一月到六月发药差错登记,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结果通过从医生、药师、病人、收费处等方面,查找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使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减少了药房的发药差错,提高了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病人用正确的药,正确地用药,从而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防止用药差错。

  • 标签: 门诊药房 发药差错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阴道炎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门诊7935例阴道炎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各种药物的使用率、限定日剂量、限定日费用、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结果:药品使用率居前2位的是双唑泰栓和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其限定日费用分别为4.14元和10.02元;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是克霉唑(19151.60)、硝呋太尔(7614.00)、甲硝唑(5088.30)。结论:我院医师多选择双唑泰栓和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阴道炎,此2种药物均为治疗混合感染的药物,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 标签: 阴道炎 处方分析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开展药学服务,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合理开具门诊老年患者(≥65岁)地高辛处方剂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门诊含有地高辛的所有处方,根据美国老年医学会2015年比尔斯标准中地高辛的推荐剂量(不高于0.125mg·d^-1),结合患者年龄,集中点评地高辛的处方剂量,并电话访谈患者,确认地高辛的实际服用剂量。结果94张地高辛处方中,老年患者的处方共62张。处方剂量为0.50mg·d^-1、0.25mg·d^-1和≤0.125mg·d^-1分别占3.22%、90.32%和6.46%;而电话随访患者,地高辛的实际服用剂量为0.50mg·d^-1、0.25mg·d^-1和≤0.125mg·d^-1分别占0%、15.62%和84.38%。医生处方剂量(0.25mg·d^-1或0.5mg·d^-1)与处方后推荐患者服用的剂量(≤0.125mg·d^-1)不一致导致了处方中剂量与患者实际服用剂量的不一致。结论我院地高辛规格单一、门诊药房不拆零和医院医嘱系统对老年地高辛剂量不限制是导致门诊地高辛处方剂量高于推荐剂量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生产厂家、门诊药房、医院医嘱系统和医务人员共同促进地高辛处方剂量的合理性。

  • 标签: 门诊老年患者 地高辛处方 2015比尔斯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提高门诊西药房精益化管理程度的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分析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对策拟定和对策实施,同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调剂差错率由实施前的1.55%降至0.62%,下降60%。全体圈员能够熟练运用PDCA循环,在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很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行性高,有助于降低调配差错,实现圈员的自我管理,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 调配差错率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2014年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4年门诊麻醉药品种类、销售数量、金额、用药频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门诊麻醉药品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使用金额、用量及DDDs均居首位。结论该院门诊麻醉药品能遵循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 用药金额 用药频率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