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患者,32岁,孕4产1,因孕足月第2胎,无腹痛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5月12日,预产期2012年2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5/90mmHg,心肺无异常。产科情况:宫高43cm,腹围114cm,胎位ROA,胎心140次/min。

  • 标签: 脐带脱垂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肿瘤肥胖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药学实践,为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临床药师查阅肿瘤肥胖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文献,与医生共同讨论并制订1例精原细胞瘤肥胖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将化疗方案调整为适合于该患者的个体化给药剂量。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保证了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肿瘤 肥胖 药学实践 临床药师
  • 简介:患者,男,63岁。2003年因腰椎手术前检查发现血糖升高(具体不详),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2007年因血糖波动大,使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具体量不详),血糖控制良好,在使用10余天后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结节,局部发红伴瘙痒,周围无充血水肿,无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停用诺和灵30R,改用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二甲双胍缓释胶囊0.25g,每日1次。2013年1月觉视物模糊,测空腹血糖11-13mmol·L^-1,餐后血糖16-17mmo·L^-1,于2月1-6日至我科住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8.9%,予甘精胰岛素(赛诺非-安万特公司,批号:2F099A)16单位睡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血糖控制平稳后出院。在注射甘精胰岛素约12天后,患者注射部位开始出现发红、风团,以大腿明显,但仍坚持每天注射甘精胰岛素。3月9日患者晚餐进食量和甘精胰岛素用量未改变情况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约15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全身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并逐渐出现意识模糊,家人自测血压(BP)71/43mmHg,血糖2.9mmol·L^-1,即予口服补糖后意识逐渐恢复,120急救继续予静脉输糖,胸闷心悸、红色丘疹及瘙痒等症状逐渐好转,至急诊科复测BP104/70mmHg,血糖4.6mmol·L^-1。遂停用甘精胰岛素,为进一步调整降糖方案于3月13日再次入我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2年8月因冠心病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直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肠溶阿司匹林抗凝。查体:BP112/65mmHg,体质指数(BMI)25.99kg·m^-2,双侧大腿内外侧皮下可见多个结节,直径约0.5cm,无发红,稍高出皮面。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胰岛素过敏、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极高危组)。治疗经过:患者停用甘精胰岛素后过敏�

  • 标签: 胰岛素过敏 低血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 诺和灵30R
  • 简介:患者,女,33岁,体重48kg。主诉未发现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和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因“脱发”于2014年3月13日到医院就诊,确诊为斑秃。遵医嘱当日开始服用精乌胶囊(贵州盛世龙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1216),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6粒,口服。患者于2014年3月14日8:00左右出现头晕、心悸、手和头半侧发麻,遂当日来到门诊。患者主诉在服药期间未食用过特殊食品和其他药品,且停药约4~5h后患者的不适症状消失,故初步判断本病例与服用精乌胶囊可能有关。

  • 标签: 胶囊 心悸 头晕 药品不良反应 麻木 医院就诊
  • 简介: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网络医院正式上线启动,一直被称为可能'颠覆传统医疗模式'的移动医疗终于亮剑。于是,关于网络诊疗这一新型医疗模式是否合法,是否靠谱,是否适应中国国情,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移动医疗发展的另一个标志——应用移动设备向健康管理领域的渗透,已势不可挡。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上的应用,开拓了健康管理的新模式。而关于网络医院、网络诊疗的争议,主要体现在法律主体、责任主体、运营模式、准入制度、管理

  • 标签: 网络医院 Part1 医疗成本 就医流程 卫生行政部门 医政管理
  • 简介:患者,女,68岁,体重60kg.因“腰部剧烈疼痛一天”,于2014年10月5日来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腰椎骨折.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20余年,规则服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T)36.6℃,脉搏(P)8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腹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

  • 标签: 特立帕肽 骨形成剂 过敏性休克
  • 简介:患者,男,78岁。因“间断胸痛伴咳嗽、咳痰半月,加重伴发热2天”于2014年12月7日入住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达180/90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qd、富马酸比索洛尔2.5mg,qd,血压控制尚可;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2014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左主干狭窄50%,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钙20mg,qn;有磺胺、左氧氟沙星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60mmHg。神志清楚,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3级极高危、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3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疏血通注射液6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口服曲美他嗪20mg,tid;尼可地尔片(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批号:11407002)5mg,qd。12月11日,患者诉口腔溃疡,当时未予以重视;12月12日,患者诉口腔溃疡无好转,请口腔科会诊,左颊部可见直径1cm及0.3cm大小溃疡面,表面覆盖伪膜,周围充血明显,触痛+,给予重组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擦溃疡面,每日3次。12月15日,患者口腔溃疡情况无好转,诉夜间有胸闷、憋醒不适,医生将尼可地尔片5mg,每日1次调整为每日3次。12月18日患者诉口腔溃疡加重,疼痛难忍,无法进食,继续使用重组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擦溃疡面。临床药师综合患者的用药情况,考虑尼可地尔导致患者口腔溃疡可能性大,建议医生停用尼可地尔。12月19日停用尼可地尔片,继续原治疗方案,12月23日口腔溃疡面充血逐渐好转,疼痛减轻,患者一般情况好转于12月26日出院,

  • 标签: 尼可地尔片 口腔溃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陈旧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史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尤其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方案(FOLFIRI)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显著。但由于伊立替康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明显的个体差异,该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伊立替康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受多种酶的影响,其中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l(UGT1A1)在伊立替康体内代谢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但随着深入研究,伊立替康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在预测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甚至个体化给药方面与基因多态性检测同样重要。因此,本文就影响伊立替康个体化治疗的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伊立替康 UGT1A1 血药浓度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患者男,30岁。因"腹膜透析30余天,咳嗽伴气急半月"入院。患者有尿毒症病史3年,30余天前入住我院,经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后予以1.5%腹膜透析治疗(q4h)。半月来患者出现咳嗽、气急,伴有透析液超滤量减少。腹膜透析时取卧位时气急明显。

  • 标签: 尿毒症 腹膜透析 膈肌瘘 胸腔积液
  • 简介:1病例资料男性患者,70岁,75kg。因"心悸1h不缓解"于2014年8月16日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最高达169/120mmHg(1mmHg=0.133kPa),长期服用氨氯地平5mg、11次,血压控制可。

  • 标签: 心动过速 厄贝沙坦 男性患者 高血压病 病例资料 氨氯地平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过程中如何开展药学监护工作。方法临床药师选择1例重症肌无力并发肝炎、肝功能异常的典型病例,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紧密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为切入点,在与临床医师的合作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及监护计划,并对患者行激素相关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能结合药学专业特色,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有利于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临床药师 临床思维 药学服务
  • 简介:患者女,83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入院。心电图示Ⅲ度房阻,酌行Holter监测。24hHolter连续监测显示,Ⅲ度房阻,心室率40bpm,频发RonT室早诱发反复尖端扭转性室速(见图)。发作时患者有头晕等症状。讨论扭转型室速(Tdp)是介于室速与室颤之间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病来势凶险,多表现为晕厥及抽搐。

  • 标签: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病例报告
  • 简介: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干咳 鉴别诊断
  • 简介:患者,男,34岁。7年前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3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囊肾、脂肪肝”,同时行“动静脉内瘘形成术”。患者血液透析6年半,仍间断头晕、头痛,为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于2012年11月4日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收入院。患者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36.5℃、脉搏(P)94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40/100mmHg,右前臂可见一动静脉内瘘,震颤良好。辅助检查:甲状旁腺素1003.4pg·mL-1;尿素氮22.10mmol·L-1,肌酐1143.7umol·L-1,尿酸755umol·L-1,磷1.85mmol·L-1;叶酸4.51ng·mL-1,维生素B12489.0pg·mL-1,铁蛋白493.30ng·mL-1,血清铁9.02mol·L-1,血清铁蛋白223.10g·L-1,转铁蛋白1.68g·L-1;HBsAg、HBeAb、HBcAb检测均是阳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不偏、不正常心电图、心肌劳损。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多囊肾。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囊肾、脂肪肝。给予降压(硝苯地平、缬沙坦)、改善微循环(红花黄色素)、营养心肌(二丁酰环磷腺体苷钙)、调节钙磷代谢(醋酸钙、骨化三醇)等对症治疗。

  • 标签: 过敏性休克 参麦注射液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目的:在钛-6铝-4钒(Ti-6Al-4V)合金微粒环境下观察重组成骨蛋白-1(recombinantOP-1,rOP-1)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防治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根据小鼠颅顶骨前成骨细胞亚克隆14(MC3T3-E1)中是否加入Ti-6Al-4V微粒和rOP-1,分为微粒组(5、10、15μg/mLTi-6Al-4V)、处理组(微粒组加入200ng/mLrOP-1)、阳性组(加入200ng/mLrOP-1)和对照组,检测各组24、72、120h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72h碱性磷酸酶(akalinephosphatase,AK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及120h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①rOP-1无促进Ti-6Al-4V微粒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OP-1可提高成骨细胞分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逆转Ti-6Al-4V微粒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茜素红S染色后Ti-6Al-4V微粒钙结节数量随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和微粒组比较,加入rOP-1后钙结节数量呈增多趋势。结论Ti-6Al-4V微粒环境下,rOP-1无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能力,能提高细胞分化矿化能力,rOP-1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一种方法。

  • 标签: 钛合金微粒 重组成骨蛋白-1 成骨细胞 骨溶解
  • 简介:1例慢性肾脏病(CKD)87岁男性患者因帕金森病服用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每片含卡比多巴50mg、左旋多巴200mg)半片、tid,治疗超过2年。1周前因精神症状加重,加用多巴丝肼(每片含左旋多巴200mg、苄丝胼50mg)半片、qid.治疗12d后出现嗜睡、呼之不醒。停用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后患者自行清醒,且未再发生睡眠发作。

  • 标签: 睡眠发作 嗜睡 左旋多巴 慢性肾脏病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过程。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真正做到个体化给药,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从药物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

  • 标签: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老年患者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服务的作用。方法参与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止痛治疗与营养支持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根据患者状态对治疗方案提供药学建议,并对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在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相互合作下,患者疼痛得到了控制,营养状况明显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晚期癌症 癌痛 营养支持 药学监护
  • 简介:患者,女性,74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咯血26年,伴喘息2月,再发咯血1天”于2014年9月17日8:30入院。患者2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咳嗽,咳黄白粘痰,并有咯血,并逐渐出现活动后喘息,间断双下肢浮肿,住院治疗可好转。1年前患者行“右肺中叶切除术”治疗,术后仍间断咯血,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好转。近2月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较多黄痰,伴喘息加重,患者未重视,9月17日晨起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血痰,内有较多凝血块,量约5mL,无发热、心慌、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既往陈旧性肺结核、冠心病史多年、出血性胃炎伴胃窦糜烂8年余。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曾多次应用青霉素无不适,偶有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皮试阳性,曾对喜炎平注射液过敏,表现为皮疹。

  • 标签: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 固定性药疹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右肺中叶切除术 间断咳嗽 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