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模式,于2000年~2002年对脑瘫实施了传统医学康复的临床治疗对照研究.方法:对6个月~7岁的150例脑瘫患儿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的物理治疗(PT)与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配伍针灸、按摩、水疗、中医辨证施治等传统医学康复措施,以和为教材,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指导.结果:传统医学康复组100例近期(3个月)效果显著,大运动发育商(DQ)、精细动作DQ、运动发育指数(MQ)、小儿脑瘫运动量表(GMFM)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远期效果(9个月)稳定,传统医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t=6.926,P<0.01.传统医学康复组头颅CT脑萎缩、软化、白质发育不良者,治疗后有25.92%好转或正常,西医康复训练组有2.56%好转或正常,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106,P<0.01.结论: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既改善了脑病损伤区的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持久的家庭传统医学康复,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物理治疗 传统医学 康复
  • 简介:清代医家沈金鳌《幼科释谜》一书阐述了24种儿科常见病证的诊治,其儿科学术思想包括以下4个方面:重诊断,强调观色察形;挈纲领,阐发诸家精要;尚中和,辨治攻补兼施;制幼方,药与儿体相得。沈金鳌在儿科方面的成就对今日临床实践仍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沈金鳌 《幼科释谜》 儿科 学术思想
  • 简介:介绍了"六一子"儿科创建者龚香圃的简要生平,总结了其诊治儿科疾病的临证经验。先生主张求古人之训,承雷氏衣钵;强调小儿生理嫩阴嫩阳,治时处处护阳滋阴;重视儿科诊断宜四诊合参,且望诊为重中之重;立足于治未病是关键,护脾胃乃根本。临床治疗善用成方,师古不泥,辨证化裁,注重胎期调护,强调优生优育,以期学术传承。

  • 标签: 龚香圃 儿科 学术思想
  • 简介:为了继承和发扬程康圃有关儿科的学术思想,笔者就其所著一书中提出的"儿科八证"和"治法六字"作一介绍;探讨小儿燥火思想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则;研究其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 标签: 程康圃 小儿 燥火 临床应用 儿科
  • 简介:简要叙述刘弼臣教授的"五脏证治,突出调肺"的学术观点,并通过3则典型病例介绍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这一学术思想的体会与应用。

  • 标签: 刘弼臣 从肺论治 学术思想 实践体会
  • 简介:在中医儿科临床中,"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集中体现了"治未病"思想,二者思想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重视脾胃养护,顺应四时寒温,未病先防,这是"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调护中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儿日常养护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治未病 小儿 饮食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