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迪马CLC-ODS反相柱,以0.1%H2C2O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采用外标法测定沙棘产品维生C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维生C平均回收率为99%.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沙棘 维生素C
  • 简介:随机选取青海省生产沙棘维生P粉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样品铅含量,参考《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方法,分析铅含量测定过程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溶液定容体积、称量、样品溶液铅浓度测定和测量重复性,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在该样品铅含量测定,沙棘维生P粉样品铅含量为0.96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1mg/kg(置信度95%,包含因子K=2)。

  • 标签: 沙棘维生素P粉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
  • 简介:以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公司沙棘维生P粉提取工艺流程为主线,研究了由中性蛋白酶法、沙棘汁有机酸分步水解大豆蛋白制取沙棘维生P多肽工艺路线和方法。实验以水解度和分子量为指标,确定了联合水解最适工艺。本实验得到沙棘维生P多肽产品,可作为营养保健产品直接食用,为沙棘和大豆蛋白高附加值加工提供了条新途径。

  • 标签: 沙棘 大豆蛋白 维生素P 多肽 水解 加工技术
  • 简介:沙棘维生P粉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铁、硒、锌、钾、钠、钙、镁、铜、锰、铅、砷、汞、镉等13种微量元素含量。使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部分被测元素干扰。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加标回收率在95.2%~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 标签: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量元素 沙棘维生素P粉
  • 简介:本文在砒砂岩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研究和周章义提出"把沙棘作为‘农作物’和沙棘开发基础上,论证了沙棘资源开发符合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给出了沙棘生态工业链状开发框架模式和防止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功能。提出建立小流域支毛沟沟头沙棘生态园,有序进行沙棘开发,把建立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沙棘生态工业园开发,作为21世纪该区场新农业革命。

  • 标签: 沙棘资源 循环经济 砒砂岩地区
  • 简介:实验以青海沙棘籽为原料,进行了原花青分离纯化抗氧化性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粉碎粒度60目、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采用NKA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产品浓度由29.5%提高至95.2%,原花青回收率为73.9%。对纯化原花青进行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原花青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

  • 标签: 沙棘籽 分离 纯化 抗氧化性 最佳工艺
  • 简介:建立同时测定沙棘黄酮粉槲皮、山柰和异鼠李三种成分含量HPLC方法,对收集到7个批次沙棘黄酮粉样品进行质量分析。采用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70nm,柱温25℃。结果显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强。收集到7个批次沙棘黄酮粉样品中三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即便是同厂家不同批次产品差异也较大。

  • 标签: 沙棘黄酮粉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本文证实了液态CO2与Nr-3(铂重整汽油萃取法)提取沙棘生物活性物(类胡萝卜、类黄酮、硬脂酸甘油酯、生育酚等)随着提取时间、粉碎方式和与提取方法改变而改变。研究结果获得了最佳沙棘果肉提取工艺,可在120min内获得90%具有生物活性提取物。所获得抽提物为含有天然软化剂与乳化剂维生复合物,其物理化学特性对生物化妆品具有很高使用价值。

  • 标签: CO2 Nr-3 沙棘化学组分 化妆品
  • 简介:本文对槲皮在无水乙醇溶解度用平衡法进行了实验测定,槲皮含量由HPLC方法检测,得到了温度范围0℃~60℃溶解度数据,利用固液相平衡热力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由此提出了槲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经验公式,便于参考.

  • 标签: 槲皮素 溶解度 HPLC 平衡法
  • 简介:本文比较了几种主要DNA分子标记原理和特点,为更好地利用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分子标记在沙棘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性别鉴定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今后应用前景。

  • 标签: 沙棘 分子标记 遗传育种 应用
  • 简介:1育种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阶段沙棘育种工作,经过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和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在国外良种沙棘引进、沙棘优良品系选择、沙棘杂交育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选育出了批果实较大、产量较高、棘刺较少、营养品质较好优良品种和杂交品系(表1,图1)。

  • 标签: 育种工作 沙棘 二阶 科技工作者 育种现状 主管部门
  • 简介:本文测定了沙棘果实在不同成熟期中抗坏血酸,类胡萝卜,莰非醇,豕草花粉苷和总酚化合物含量.抗坏血酸和豕草花粉苷含量随着成熟时间增加而减少,而莰非醇含量随着成熟时间增加增加.并对沙棘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和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沙棘 果实 抗坏血酸 类胡萝卜素 莰非醇 豕草花粉苷
  • 简介:本文以生物黄酮配基槲皮为分散染料,对苎麻分别在77℃乙醇染浴中和在93℃水染浴中进行了染色实验,并与合成纤维涤纶进行对比,为苎麻和涤纶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工艺选择提出了初步方案。结果表明槲皮理想环保天然分散染料。

  • 标签: 槲皮素 苎麻 涤纶织物 染色 吸附性能
  • 简介:志义,男,1929年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多年来从事水土保持防护林学科教学、科研工作。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系(现水土保持学院)主任等职务,并曾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下属沙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顾问、《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编委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水利部授予“八五”期间全国沙棘先进工作者称号。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

  • 标签: 沙棘 水土保持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八五”期间 水利部
  • 简介:物候是良种沙棘引进后需要首先观测重要项目,是分析引种成败关键因素,也是据以组织配套生产措施主要参考依据。沙棘良种扦插苗在我国“三北”不同区域引种栽植后,物候观测主要项目包括萌动、展叶、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成熟、叶变色和落叶。物候观测要细致、耐心,特别是记准物候始

  • 标签: 沙棘 引种 试验 物候期 观测
  • 简介:本文研究醋柳红胶囊对老龄小鼠抗氧化作用。给予老龄小鼠不同剂量醋柳红胶囊内容物灌胃,连续30d,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过氧化脂质(MDA)含量。结果表明醋柳红胶囊无提高小鼠红细胞SOD活性,提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小鼠血中MDA含量,结果显示醋柳红胶囊具有抗氧化作用。

  • 标签: 醋柳红素胶囊 抗氧化
  • 简介: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浆果,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含量,用以提供个更为完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浓度在成熟过程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C浓度在成熟过程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350-660mg/kg),槲皮(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显示出不同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收集和类胡萝卜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分类表现出不同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收获

  • 标签: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品种 成熟期 有机酸
  • 简介:1983年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从泰来东方红林场引入中国沙棘实生苗定植试栽,1993年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市果树浆果试验站分两批引入沙棘品种9个,个雄性品种,试验证明:俄罗斯大果沙棘在黑龙江、内蒙等地引种栽培是很成功。在山东济南北京等地也大量结果。

  • 标签: 中国沙棘 引种选育 俄罗斯大果沙棘 杂交种 沙棘品种 实生苗定植
  • 简介:按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采用SPF级昆明种老龄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开展“沙棘花青软胶囊”抗氧化功能酶活力测定,并按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指标判定其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原花青受试样品组与老龄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比较,过氧化脂质(MDA)含量降低抗氧化功能酶(SOD)活力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沙棘花青软胶囊”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为阳性。

  • 标签: 沙棘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