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有机农药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微生在环境农药残留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降解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氮等农药的微生种属资源以及相关酶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近年来该领域中对微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并讨论了在环境修复、生物防治和生物肥料等方面多功能化应用微生资源,同时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应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有机农药 降解 微生物 资源
  • 简介:在当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中,微生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微生活体的使用效果,在其施用时要时刻注意使用误区。误区一:施用时温度过低。有些农户在施用微生活体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条件下施用,甚至在冬天和早春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故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这是因为,生物农药施用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

  • 标签: 微生物农药 使用误区 农药施用 生物活体 天气条件 无公害栽培
  • 简介:微生表面活性物质是由微生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环境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从微生表面活性物质生产菌种、化学结构类型和特点、主要生产方法及其在病虫害防治、农药生产加工、土壤改良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 结构类型 生产方法 应用进展
  • 简介:在纯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分离株YF05对对硫磷等一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的降解作用。在接种量(OD415nm)为0.2、pH7.0、30℃条件下,测得10、25、50、100、200、500mg/L对硫磷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其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77、0.123、0.128、0.119、0.084、0.013,高浓度对硫磷对YF05菌有抑制作用;分离株YF05在不同温度及pH下对对硫磷的降解作用为40℃>30℃>20℃,pH8.0>pH7.0>pH6.0。同样条件下,YF05对杀螟硫磷和甲基对硫磷也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速率常数与对硫磷相仿,对杀螟硫磷的降解速率常数略高于对硫磷。

  • 标签: 杀虫剂 微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 降解速率
  • 简介:Albaugh公司近日与MBI(MarroneBioInnovations)公司达成独家协议,共同开发MBI一款专利微生产品,该产品具有杀虫和杀线虫特性,可用于种子处理。上述协议覆盖了美国和加拿大所有作物的种子处理。

  • 标签: 微生物产品 种子处理 MBI 协议 开发 专利
  • 简介: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研究了土壤微生及环境因子对乙草胺持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相同浓度的乙草胺在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比在非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长;在中性偏碱的华北褐土中的持效期比在中性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的短;在试验湿度和温度范围内,乙草胺在非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随土壤湿度或温度的提高而变短.与黑暗处理相比,光照可延长土壤中乙草胺的持效期.对5种试验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土壤微生是影响乙草胺持效性的主要因素,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生长的环境因素对土壤中乙草胺的持效期有降低作用.可以预测,通过栽培耕作等措施改变环境因子可以起到对农药的持效期进行人为调控的作用.

  • 标签: 乙草胺 持效性 微生物降解 环境因子 土壤
  • 简介:2017年全球农用微生制剂的销售额约为30.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60.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1%。微生制剂对全球农业和环境的贡献是此类产品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相比化学农药,微生制剂的靶标更专一。

  • 标签: 微生物制剂 销售额 农用 年增长率 产品销量 化学农药
  • 简介: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生物性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主任郑永权研究员主持的2015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农产品病虫害残余物和致病微生污染调查与产品安全性评估”启动会于7月5~6日在北京召开。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安全性评估 致病微生物 污染调查 残余物 病虫害
  • 简介: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WP)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于2014–2015年在中国河北省文安县、献县、枣强县及辛集市4个实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采用失重法测定了其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利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区系的影响,并测定了该菌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至拔节期,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B1514片剂,但明显低于戊唑醇湿拌种剂(WS);成熟期,辛集、献县和枣强试验点B1514WP处理组平均防效为64.0%,与戊唑醇WS处理差异不显著,比B1514片剂处理组高7.2%,差异达显著水平,而文安试验点B1514WP处理组防效为65.2%,与B1514片剂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戊唑醇WS处理组。在成熟期,B1514WP对玉米秸秆的累积腐解率为64.2%,较空白对照提高38.6%,但与B1514片剂和秸秆腐解剂处理差异不显著。此外,B1514WP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92.8%),降低了真菌数量(48.4%),但对放线菌数量无显著影响。采用B1514WP拌种后,小麦株高和分蘖数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8%和12%;4个试验点小麦平均产量为7545kg/hm2,分别比B1514片剂、戊唑醇WS、秸秆腐解剂处理和空白对照提高6.8%、5.5%、9.3%和10.9%。研究表明,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并能加速秸秆腐解,增加土壤中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促进小麦生长并增产。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B1514 可湿性粉剂 小麦纹枯病 秸秆腐解 土壤微生物
  • 简介:从"农药茶"、"药袋苹果"、"甲醛白菜",直到最近的"问题西瓜"、"乙草胺草莓",近年"毒水果"、"毒蔬菜"事件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不仅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也造成相关农产品滞销,给农民带来很大损失。

  • 标签: 农药残留 欧盟标准 药袋 高毒农药 三问 安全用药
  • 简介:建立了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河鳗、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1mol/L磷酸盐提取、正己烷去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最低添加水平为5.0μg/kg,单诺沙星为1.0μg/kg,培氟沙星为4.0μg/kg,沙拉沙星为20.0μg/地,氧氟沙星为30.0μg/kg。结果表明,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9.3%;检测限在0.07~5.84μg/kg之间,定量限在0.23~19.48μg/kg之间。采用所建立方法对上海农贸市场随机抽取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检出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 标签: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水产品 氟喹诺酮
  • 简介:日本厚生劳动省29日公布了农药残留新基准制度,该项制度将在来年5月29日起实施,共对758种农药的基准值做了重新的规定,再加上仍然延续现在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基准值的41种农药,合计799种。如果在基准值中未做规定的化学物质,及其他农药,将一律按0.01ppm统一标准做限制。据了解,世界上使用的农药约有1000种,日本国内有350种。

  • 标签: 农药残留 基准制 日本 食品卫生法 基准值 化学物质
  • 简介: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等农业生物药物因具有高效、安全和环保等优点,在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应用上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农业生物药物制品存在着成本高、持效性短、稳定性差、有效利用率低等特点.致使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农业生物药物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也是农业生物药物源头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迫切任务。

  • 标签: 农业生物 863计划 药物载体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药物 制剂
  • 简介:农药残留是当前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全球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每年均有数十亿人不同程度受到农药的间接毒害。日前,国家“863”计划重大生物工程项目“蔬菜瓜果农药降解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历经5年多的艰苦努力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

  • 标签: 农药残留 降解技术 国家“863”计划 中国农业科学院 食品安全问题 国际领先水平
  • 简介:2015年10月8日,农业部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指南》,旨在规范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确保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的科学性。

  • 标签: 农药残留限量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评估 农业部 食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