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大英农作物生产研究会e-农药手册(Thee—PesticideManualV5.0)中提取了1478个各类农药,利用化学信息学方法对比了农药与临床药物在物理化学性质、分子骨架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二者在化学空间中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农药具有相对较低相对分子质量和较高脂溶性,其F、C1、P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临床药物;在分子骨架和化学空间分布上二者也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将医药研发技术应用到农药研发时,应根据农药特点适当调整设计或计算参数。

  • 标签: 农药 临床药物 化学空间 分子骨架 描述符
  • 简介:云南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有着丰富耕地资源,水稻、小麦、玉米、烟草、大豆、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云南地区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而在这些作物种植生产中离不开除草剂应用,但也要清楚地看到除草剂对于农作物有一定药害,逐步成为影响农业发展新问题。因而,必须重视除草剂药害预防,以实现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农作物产量 药害预防 除草剂 农业生产技术 云南地区 耕地资源
  • 简介:当前正是初夏农作物病虫多发时期,也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高峰期,为此,5月7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陕西省农业厅等单位在陕西省礼泉县正式启动2014年全国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培训工作,旨在帮助农民提高安全科学用药水平,更好地防治病虫危害,保障农业丰收,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污染,减少农药对人、畜及环境危害,保障食品安全。

  • 标签: 农药使用 技术培训工作 农技推广中心 农药残留污染 农药防治 病虫危害
  • 简介:浊点萃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一种环境友好型液液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如液液分配、固相萃取、索氏提取等)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金属离子、蛋白质、环境样品前处理和分离、纯化。概述了浊点萃取法机理和分类(温度诱导浊点萃取法、凝聚萃取法和混合胶束介质萃取法),总结了近年来该方法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环境样品前处理中应用及其优缺点。

  • 标签: 浊点萃取法 表面活性剂 提取 农药残留
  • 简介:为明确木霉菌素光稳定性及其主要降解产物,分别采用可见光、紫外光、纳米氧化钛(TiO2)、纳米氧化钛加紫外光(TiO2-UV)催化降解等技术,测试了木霉菌素光稳定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通过与所合成木霉菌素衍生物进行对照分析,确定了其主要降解产物,同时分析了其降解后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原因。结果表明:可见光、紫外光和纳米TiO2单独作用时对木霉菌素降解效果均较差,而Ti02-UV催化降解效果较好;Ti02-UV催化降解24h后主要降解产物为木霉菌素衍生物木霉菌醇、12,13-二羟基木霉菌素(M-1)、(12-H,13-OH)。木霉菌素(M-2)及(12-H,13-OH).木霉菌醇(M-3)。研究表明,木霉菌素具有很强光稳定性,而采用Ti02-UV方式可催化降解木霉菌素,其降解产物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可能是由于木霉菌素抑制蛋白质舍成关键基团被降解破坏所致。

  • 标签: 木霉菌素 钠米氧化钛 紫外光 光催化降解 农药残留
  • 简介:农药暴露对人体健康损害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对WebofScience平台中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和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SSCI)检索481篇英文论文和中国知网(CNKI)收录46篇中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农药暴露对健康损害论文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以美国为代表发达国家在该方面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截面研究是该方面最主要研究类型,而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是被采用最多定量研究方法。农药暴露对人体各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健康损害是主要研究领域,也是2011—2015年研究热点;大量论文分析了农药暴露与癌症和死亡之间关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该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大差距。

  • 标签: 农药暴露 农药施用 健康损害 文献计量
  • 简介:研究了新磺酰脲除草剂单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土壤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土壤经甲醇和稀氨水混合液提取,液液分配及C18净化,浓缩后用带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单嘧磺隆最低检出量为4ng,在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本方法添加回收率为95.10%-103.77%,变异系数为1.47%-11.80%,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运用上述方法,测定了单嘧磺隆在北京和山东土壤中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在土壤中消解速度较慢,在北京土壤中半衰期为9.24d,山东土壤中半衰期为13.59d,按推荐剂量施药,小麦收获时,在北京和山东两地土壤中均未检出单嘧磺隆。

  • 标签: 单嘧磺隆 残留分析 土壤 消解动态 除草剂
  • 简介:为探讨方法模式对异源ELISA法各分析参数影响情况及影响机理,设计并合成了4种与对硫磷结构相似的竞争半抗原,通过建立不同模式同源与异源ELISA分析法,比较了不同模式下抗原抗体用量、灵敏度、检测限及不同样品添加回收率。结果表明,异源分析对抗原和抗体用量比同源分析有所增加,但异源分析可大大提高方法检测灵敏度。在异源分析中,直接竞争包被抗原ELISA(CC模式)方法重现性较差;直接竞争包被抗体ELISA(AC模式)抗原抗体用量最多,检测灵敏度较低;间接竞争ELISA法(IC模式)具有较好检测灵敏度,抗环境和基质干扰能力较强,为异源ELISA分析中较优模式。

  • 标签: 对硫磷 异源分析 ELISA 农药残留
  • 简介: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用乙腈提取土壤中苯醚甲环唑,基质固相分散净化后,GC-MS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灵敏等优点,苯醚甲环唑在0.005~0.5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添加水平为0.01~0.5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4.2%~91.9%,相对标准偏差在4.59%~6.62%之间,检出限(LOD)为0.002mg/kg,定量限(LOQ)为0.005mg/kg。田间土壤消解动态试验表明:苯醚甲环唑在北京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17.4d,属于易降解农药。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土壤 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 消解动态
  • 简介:试验表明,水稻、小麦和甘蓝叶片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36.7、36.9和36.4mN/m.在测定了30个杀虫剂商品后发现,大多数药剂推荐浓度药液表面张力值大于水稻、小麦和甘蓝临界表面张力值,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未达到临界胶束浓度.这是导致大多数药剂难以在这些植物表面润湿展布原因所在.

  • 标签: 水稻 小麦 甘蓝 表面润湿展布 临界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 简介:基于ITS-5.8srDNA区序列,初步鉴定了浙江大学试验基地稻田土壤8种常见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多菌灵、咪鲜胺和三唑酮4种常用杀菌剂对这8种土壤真菌抑菌活性,以及多菌灵与咪鲜胺混用对禾柄锈菌、黑曲霉和长枝木霉3种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8种真菌对咪鲜胺最敏感,EC50值在0.091~3.1mg/L之间;多菌灵EC50值在0.15~1.8mg/L之间;三唑酮EC50值在0.57~8.5mg/L之间;井冈霉素敏感性最低,EC50在12~94mg/L之间。由4种杀菌剂SSDs曲线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当多菌灵与咪鲜胺按其EC50值分别以体积比3∶2、1∶1和7∶3混用时,增效系数分别为1.615、1.039和1.042,表现出一定协同或相加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杀菌剂对稻田生态系统真菌群落生态效应及杀菌剂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稻田土壤 真菌 杀菌剂 抑菌活性 物种敏感性分布 增效作用
  • 简介:用PEG2000双水相萃取、DEAE-SephadexA-50和SephadexG-200方法分离纯化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脑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并制备了兔抗麦穗鱼脑AChE抗血清.用兔抗麦穗鱼脑AChE抗体连接抗原,建立了定量分析麦穗鱼脑AChE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andnon-competitiveELISA),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定量检测.该方法建立有利于AChE在环境科学和农药学研究领域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