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评价农药对使用者和再进入施药区域劳动者健康危害的方法体系。根据国际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流程,主要介绍了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即采用安全剂量与不同场景农药暴露量的比值来评估非遗传毒性农药的健康风险。并阐述了暴露模型、出发点和不确定因子等概念及其运用。最后,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评估方法、基础数据库及加快农药毒理学良好实验室(GLP实验室)建设等几方面,就我国应该如何开展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农药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毒理学 职业暴露
  • 简介:当前正是初夏农作物病虫多发时期,也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高峰期,为此,5月7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陕西省农业厅等单位在陕西省礼泉县正式启动2014年全国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培训工作,旨在帮助农民提高安全科学用药水平,更好地防治病虫危害,保障农业丰收,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污染,减少农药对人、畜及环境的危害,保障食品安全。

  • 标签: 农药使用 技术培训工作 农技推广中心 农药残留污染 农药防治 病虫危害
  • 简介:2017年9月13日中国农业部正式发布了第2569号公告,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增加了农药风险评估报告。虽然中国农药企业可能都已经了解这个新规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少有企业能真正意义上明白农业部此举的意图与规划。

  • 标签: 农药登记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中国 风险 预评估 《农药管理条例》
  • 简介: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及社会舆论对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6-BA)残留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膳食健康风险出现了很大争议,但一直未见有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为明确豆芽中6-BA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充分收集市场豆芽残留监测数据和中国裁判文书中豆芽残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了我国不同人群的6-BA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我国各类人群的6-BA膳食暴露(情景Ⅰ)风险商(RQ)平均值为0.001,97.5百分位点值为0.001~0.003;在豆芽制发中普遍使用6-BA的情况下(情景Ⅱ),其风险商平均值为0.001~0.003,97.5百分位点值为0.003~0.006;在极端高残留假设下(情景Ⅲ)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11~0.025,97.5百分位点值为0.025~0.055;在果蔬中普遍残留假设下(情景Ⅳ)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07~0.020,97.5百分位点值为0.012~0.031。可见,豆芽中6-BA的膳食暴露风险非常低,远未达到健康关注水平。6-BA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具有技术必要性和高安全性,建议重新允许使用,同时制定其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要求,建议其残留限量(MRL)值可设为0.2mg/kg。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6-BA) 豆芽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风险商
  • 简介:为评价呋虫胺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安徽、重庆和广西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呋虫胺在水稻糙米、稻壳和植株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呋虫胺在糙米、稻壳和植株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在0.05~2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在7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6.5%之间。呋虫胺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4.8d,距末次施药后7d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53mg/kg,低于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和8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胺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438~1.087μg/(kgbw·d),风险商值(RQ)为0.002~0.005,表明呋虫胺在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 标签: 呋虫胺 水稻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 风险评估
  • 简介: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系列创新性的政策、制度、措施规定,为农药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作为农药管理的重要关口,农药登记的政策要求也随之发生了重要调整,这些调整必将对农药登记产品数量和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农药登记 产品现状 《农药管理条例》 解析 农药管理工作 《条例》
  • 简介:比例推算是指农药使用剂量与收获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假定该施药剂量与残留量的比例推算关系独立于作物类型、农药种类和施药方式,则超过临界良好农业规范(cGAP)标签范围±25%的施药剂量所导致的农药残留量将可以按比例进行归一化调整,从而增加了可用于评估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的残留数据。对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将比例推算应用于评估农药MRL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以及最终提交给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审议的比例推算应用指导原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采用比例推算法评估MRL的10项指导原则。使用比例推算法有利于增加评估农药MRL时的残留数据,推进农药MRL标准的制定进程。

  • 标签: 国际食品法典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比例推算 农药残留
  • 简介:建立了茄子中多效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多效唑对茄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5.0mg/L范围内多效唑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5mg/kg,在茄子中的定量限(LOQ)为0.02mg/kg。在0.02、0.10和0.20mg/kg3个添加水平下,多效唑在茄子中的回收率为88%-92%,相对标准偏差为5.1%-6.9%。其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45d,正常收获期茄子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2mg/kg。多效唑可矮化茄子植株,增加产量,提高Vc、可溶性糖和黄酮含量,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g/hm2,喷施2次。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对中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暴露量为0.70-1.9μg/(kgbw·d),仅占ARfD的0.70%-1.9%,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 标签: 多效唑 茄子 残留 消解动态 风险评估
  • 简介: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评估报告称,已证实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能够对野生蜂、蜜蜂和独居蜂造成较大的危害。这三款杀虫剂自2013年起被欧盟限制使用,

  • 标签: 新烟碱类杀虫剂 评估报告 风险 食品安全 限制使用 野生蜂
  • 简介:简述了白蚁的危害,重点综述了白蚁防治剂的现状.目前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白蚁防治剂主要为砷制剂类、金属盐类、无机酸类、有机氯(氟、溴)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硅烷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天然源白蚁防治剂等.无机白蚁防治剂和有机氯类的大多数品种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被淘汰,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将成为主要产品,有机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天然源防治剂将是今后白蚁防治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白蚁 白蚁防治剂
  • 简介:我国是精细化工大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生产工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工艺、新装置和新产品大量涌现。由于部分企业和研发单位对这些新变化可能引发的新风险认识不足,对安全风险形成机理和核心安全参数研究不系统、不透彻,极易造成配套的安全技术和工程措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并由此引发灾难性的生产安全事故,已成为严重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安全技术瓶颈。

  • 标签: 风险评估 工艺过程 精细化工 科学研究院 农药 山东
  • 简介: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我国蔬菜出口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益活跃,近10年来增长势头强劲,贸易顺差居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首,2009年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129.6亿美元的情况下,我国蔬菜出口却创造了66.7亿美元的顺差。高于渔业(贸易顺差54.4亿美元),畜牧业(贸易逆差26.9亿美元),

  • 标签: 蔬菜出口 农产品贸易 对外贸易 畜牧业 经济
  • 简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制造和销售大国,并目已经由农药进口大国,发展成为农药的出口大国,国际农药舞台不能缺少中国农药的参与。

  • 标签: 农药制造 出口 现状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