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及社会舆论对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6-BA)残留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膳食健康风险出现了很大争议,但一直未见有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为明确豆芽中6-BA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充分收集市场豆芽残留监测数据和中国裁判文书中豆芽残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了我国不同人群的6-BA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我国各类人群的6-BA膳食暴露(情景Ⅰ)风险商(RQ)平均值为0.001,97.5百分位点值为0.001~0.003;在豆芽制发中普遍使用6-BA的情况下(情景Ⅱ),其风险商平均值为0.001~0.003,97.5百分位点值为0.003~0.006;在极端高残留假设下(情景Ⅲ)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11~0.025,97.5百分位点值为0.025~0.055;在果蔬中普遍残留假设下(情景Ⅳ)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07~0.020,97.5百分位点值为0.012~0.031。可见,豆芽中6-BA的膳食暴露风险非常低,远未达到健康关注水平。6-BA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具有技术必要性和高安全性,建议重新允许使用,同时制定其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要求,建议其残留限量(MRL)值可设为0.2mg/kg。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6-BA) 豆芽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风险商
  • 简介:为评价呋虫胺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安徽、重庆和广西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呋虫胺在水稻糙米、稻壳和植株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呋虫胺在糙米、稻壳和植株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在0.05~2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在7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6.5%之间。呋虫胺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4.8d,距末次施药后7d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53mg/kg,低于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和8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胺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438~1.087μg/(kgbw·d),风险商值(RQ)为0.002~0.005,表明呋虫胺在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 标签: 呋虫胺 水稻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 风险评估
  • 简介:建立了茄子中多效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多效唑对茄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5.0mg/L范围内多效唑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5mg/kg,在茄子中的定量限(LOQ)为0.02mg/kg。在0.02、0.10和0.20mg/kg3个添加水平下,多效唑在茄子中的回收率为88%-92%,相对标准偏差为5.1%-6.9%。其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45d,正常收获期茄子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2mg/kg。多效唑可矮化茄子植株,增加产量,提高Vc、可溶性糖和黄酮含量,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g/hm2,喷施2次。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对中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暴露量为0.70-1.9μg/(kgbw·d),仅占ARfD的0.70%-1.9%,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茄子中多效唑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 标签: 多效唑 茄子 残留 消解动态 风险评估
  • 简介:基于2007-2008年浙江省市场销售农产品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的监测数据及浙江不同人群的各类食物摄入量和体重数据,采用分布点评估的方法,评估了浙江省20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毒死蜱长期膳食暴露带来的慢性风险仍控制在较低水平范围内,只有当长期食用毒死蜱残留超过监测资料中的99th百分位点值(蔬菜、水果和大米分别为0.395,0.165和0.011mg/kg)的食物时,才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较大风险。而氯氰菊酯的膳食暴露风险更低,即使长期持续食用的果蔬产品中氯氰菊酯残留都达到监测资料中的最大残留值(蔬菜和水果分别为1.830和0.519mg/kg),其膳食暴露风险仍属于可接受水平。对膳食暴露的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蔬菜类食品仍是浙江居民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膳食暴露的主要来源,控制蔬菜[特别是青菜(greengrocery)、芹菜(celery)和白菜(Chinesecabbage)]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是降低这2种农药膳食暴露风险的关键。

  • 标签: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毒死蜱 氯氰菊酯 残留
  • 简介:2015年10月8日,农业部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指南》,旨在规范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确保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的科学性。

  • 标签: 农药残留限量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评估 农业部 食品 指南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2018年第6号),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1-2018)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最大残留限量 百草枯 标准发布 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毒水果、毒蔬菜事件曝光,引发民众对餐桌的关切,高毒农药淘汰呼声越来越高。而高毒农药的逐步淘汰,为绿色农药腾出了新的市场空间。面对这一发展良机,农药行业应加紧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推广,以顺利搭乘绿色农药的早班车。

  • 标签: 绿色农药 高毒农药 强化食品 农药残留 生物农药 产品结构
  • 简介: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第50届年会于2018年4月在海南海口市召开,这是中国政府担任CCPR主席国以来举办的第12次大会。CCPR主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乔雄梧博士主持会议,农业农村部马爱国总农艺师、海南省苻彩香副省长、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主席科斯塔(GuilhermeCosta)博士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驻华副代表张忠军先生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300多名专家和官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农药残留 年会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中国政府
  • 简介:第32届国际食品法典分析方法和采样委员会(CCMAS)于2011年3月7日-11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大会主席由匈牙利食品安全办公室ArpadAmbrus教授担任,共有来自世界46个国家及10个国际组织的142名代表参会,中国派出出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卫生部、农业部和香港食品安全署共5名成员组成的代表团,本刊编委潘灿平教授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大会。

  • 标签: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际食品法典 采样 食品安全 布达佩斯 国际组织
  • 简介:中国商务部28日在京举办“欧盟、日本食品安全新法规与中国农产品出口研讨会”,积极应对日本、欧盟将于2006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新法规。

  • 标签: 食品安全 日本 欧盟 中国 标准 农产品出口
  • 简介:比例推算是指农药使用剂量与收获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假定该施药剂量与残留量的比例推算关系独立于作物类型、农药种类和施药方式,则超过临界良好农业规范(cGAP)标签范围±25%的施药剂量所导致的农药残留量将可以按比例进行归一化调整,从而增加了可用于评估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的残留数据。对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将比例推算应用于评估农药MRL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以及最终提交给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审议的比例推算应用指导原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采用比例推算法评估MRL的10项指导原则。使用比例推算法有利于增加评估农药MRL时的残留数据,推进农药MRL标准的制定进程。

  • 标签: 国际食品法典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比例推算 农药残留
  • 简介:现代农业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使人类的食品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现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对农药残留进行有效控制已经势在必行。

  • 标签: 农产品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 监控 劳动生产率 农用化学品 现代农业
  • 简介:近日,美国环保署向路透社透露,由于公众对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草甘膦与疾病关联性的关注日益上升,美国监管机构或将启动该除草剂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美国政府每年要进行数千次农药残留实验,但不包括草甘膦,部分原因在于其已经被认定为安全的。环保署在声明中称,这种情况将有可能被改写。

  • 标签: 美国环保署 监管机构 残留检测 草甘膦 残留水平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