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一种不用环剥、不用根施或喷施化学激素,就能抑制果树秋梢萌发、防止冬旺的控梢促新技术日前在我国南方大面积试验成功。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芒果、柑橘、龙眼、荔枝、杨梅、柚子、枇杷、八角、板栗、杏、李等各种可以环割的南方果树效果极好,填补了我国应用物理法对南方果树营养调控技术的一项空白。

  • 标签: 控梢促花 研制成功 营养调控技术 南方果树 化学激素 试验成功
  • 简介:采用亚致死浓度(LC25)多杀菌素对西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相对敏感(SS)种群进行连续选育,获得亚致死(Sub)种群。处理36代后,Sub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下降到SS种群的5.2倍。用SS和Sub种群各自的LC10和LC25浓度多杀菌素分别处理两种群的2龄若虫,1、6、12、24和48h后测定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比活力。结果表明,Sub种群对照组CarE和GSTs比活力在除第48h外的其他时间段都高于SS种群对照组,且6h时两者CarE比活力差异显著,Sub种群是Ss种群的1.37倍;Sub种群对照组MFOs比活力在各时间段都高于ss种群对照组,在1和6h时差异显著,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62和1.36倍。再经各自的LC10和LG25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后,在各时间段Sub种群的CarE比活力均高于SS种群;LG25浓度处理后,Sub种群的GSTs和MFOs比活力虽在短时间内低于SS种群,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比活力均高于Ss种群。说明SS种群经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选育36代后,其体内CarE、GSTs和MFOs比活力有上升趋势;继续用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则Sub种群体内解毒酶活力的动态调节能力要强于SS种群。

  • 标签: 西花蓟马 多杀菌素 亚致死浓度 解毒酶系
  • 简介:建立了快速测定番茄(酱)及香梨中矮壮素和缩胺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V(水):V(乙腈)=1:1提取,无需富集浓缩等特殊净化步骤,以WatersAcquityBEH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02mg/L范围内,矮壮素和缩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矮壮素及缩胺在番茄、香梨及番茄酱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04-0.002mg/kg和0.0009-0.002mg/kg,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在0.01、0.02和0.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矮壮素及缩胺的回收率分别为71%-94%和75%-1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7.7%和2.8%-6.9%。该方法简便快捷,定量准确,可用于同时检测番茄(酱)及香梨中矮壮素和缩胺的残留量。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番茄 香梨 番茄酱 矮壮素 缩节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