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鉴别黄斑烟中香精斑烟和料斑烟支污染物的来源,利用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不同离子在强场(>15000V/cm)条件下离子迁移率呈非线性变化的原理,使黄斑烟支上疑似香精污染物的离子团相互分离,得到待测物质的特征三维扫描图谱。通过图像相似度计算查找软件(VisualSimilarityDuplicateImageFinder),对比香精斑烟支污染物和对照样品三维扫描图谱的相似度,鉴别香精斑烟支污染物来源。料斑烟在经过样品处理后,可利用同样的方法鉴别。结果表明:人工分拣香精斑烟支污染物的FAIMS图谱和人造香精斑的FAIMS图谱相似度达到95%以上,人工分拣的烟丝湿团的FAIMS图谱和各类人造污染物的FAIMS图谱相似度约为95%,说明可利用FAIMS分析与鉴别香精斑烟和料斑烟表面污染物来源,且人工观察分拣黄斑烟支归类的方法基本准确。

  • 标签: 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 黄斑烟污染物 糖料 香精 图像相似度计算查找软件(Visual Similarity
  • 简介:大田中设置盆栽试验,采用15N示踪对不同施氮水平烤烟的氮素吸收、肥料氮素的利用和土壤AN值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可利用氮。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增加、对土壤氮的吸收量减少,同时土壤对肥料氮素的固定和氮肥损失量增加。AN值有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以处理4(氮素67.5kg/hm2)最低。肥料中氮索利用率以处理4最高,达到52.3%。

  • 标签: 15N 示踪法 烤烟 营养
  • 简介:比较研究。THPLC和GC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采厢吸附2,4-二硝基苯肼(DNPH)的剑桥滤片直接对卷烟烟气中的羰基化合物进行捕集,系统研究酸度、滤片使用张数等条件对衍生化反应及烟气捕集效率的影响;HPLC方法中,通过流动相的选择和洗脱条件的优化,实现了羰基化合物-DNPH衍生物的完全基线分离;GC方法中,通过对色谱柱、程序升温以及其它色谱条件的优化,实现了卷烟烟气中7种低级醛和酮的简便快速测定;对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在分离效果和定性定量结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羰基化合物 色谱分析 2 4-二硝基苯肼(DNPH) 卷烟烟气
  • 简介:根据集对分析原理,评价了UV-B辐射试验中12个烟叶样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并将评价结果与指数和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海大田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其余样品评价等级均较低。UV-B辐射强度低于自然环境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差,这说明减弱UV-B辐射对烟叶品质不利。评价实例说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但集对分析结果更为直观。

  • 标签: 烤烟 化学成分协调性 集对分析 指数和法
  • 简介:为适应快速分析烟草中植物色素含量的需要,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法测定了77个具有代表的烟草样品的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以样品的光谱数据和对应的化学测定值为基础,建立了预测烟草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其它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02、0.9962和0.9751,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0947、0.0607和0.0446。该方法简便、快速、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大批量烟草样品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其它类胡萝卜素的快速测定。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烟草 植物色素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 其它类胡萝卜素
  • 简介:用碱熔-离子色谱同时测定烟叶中氯和硫的含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样品前处理的最佳条件:加入1%碳酸钠溶液3mL,马弗炉温度550%加热2h,样品冷却后用纯水超声浸提。平均回收率c1为97.4%,S为105.7%,相对标准偏差cl为1.71%,S为0.72%。

  • 标签: 碱熔 离子色谱 正交试验 烟叶
  • 简介:为克服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中主观赋权的局限性,借助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建立了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川省6个主产烟区的烤烟感官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对"优"级别的隶属度最大,分别为0.4872和0.7364;凉山州的烤烟感官质量总体状况最优。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评价过程简易,结果定量,相对客观可信。

  • 标签: 烤烟 感官质量评价 熵权 模糊
  • 简介:研究了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有机酸的方法。将烟草样品与石墨化碳黑球(W/W,1:4)充分研磨后装柱,用热水洗脱,洗脱液中的有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以ZORBAXStableBound(4.6×50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0.01mol/LNaH2PO4(pH2.98)和乙腈(体积比为98:2)为流动相,流速为2.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方法回收率为94%~98%;相对标准偏差为2.1%~3.0%;检出限为80~200μg/L。色谱分离时间不超过3.0min。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酸 烟草 基质固相分散
  • 简介:采用CP/MAS^13CNMR光谱分析烟草果胶的含量和结构。对烟草果胶进行了优化提取后,再对其^13CNMR光谱图C-6吸收峰区域进行了详细研究,用于计算果胶中半乳糖醛酸(GalA)、甲酯度(DM)和乙酰度(DA)的含量,并就建立的定量方法与经典的色谱和重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P/MAS^13CNMR光谱法测定烟草样品中果胶的含量是可靠的,化学位移和峰面积可用来计算烟草果胶分子的组成、甲酯度和乙酰度,同步实现烟草中果胶的含量和结构分析。

  • 标签: 烟草 果胶 NMR光谱 结构分析
  • 简介:为同时测定烟草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在超声条件下,用水萃取试样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离子,萃取液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用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该方法在测试范围内(亚硝酸盐0.032~1.600mg/L,硝酸盐0.800~40.000mg/L)线性良好;硝酸盐的检测限为1.06mg/kg,回收率在96.3%~99.0%之间,亚硝酸盐的检测限为1.23mg/kg,回收率在96.1%~101.6%之间;RSD均小于5%。

  • 标签: 烟草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
  • 简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模拟干旱条件,对10个烤烟品种进行干旱处理,烟苗旺长期取样测定了生物量,相对含水量,渗透势,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等与抗旱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同烤烟品种的抗旱.结果显示相同的干旱胁迫下,各烤烟品种对于旱的敏感程度和忍耐力存在着明显差异.综合评定大黄金5210的抗旱较好,中烟100的抗旱较弱.

  • 标签: 烤烟 抗旱性 品种
  • 简介:依据初步建立的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和对湖南主产烟区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评价指标进行的评定和检测,研究了烟叶质量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了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定量相关关系,探讨了关于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一些定性和定量描述。

  • 标签: 烟叶质量 评价指标 相关性分析
  • 简介:以本实验室自行创制的云烟87八倍体(2n=8x=96)为母本,L-8四倍体为父本进行杂交,成功获得烟草六倍体(2n=6x=72)植株。经观察统计其花器官特征,花粉特征,并通过体外萌发及杂交试验对其育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烟草六倍体花蕾和花药明显大于云烟87四倍体×L.8四倍体杂交组合四倍体(简称四倍体杂种)后代的花蕾和花药,但花粉量较少;其花粉体外萌发率仅9.78%,明显低于四倍体杂种;六倍体花粉在六倍体及云烟87四倍体柱头上只极少量萌发并穿过花柱;以六倍体为父本,与云烟87四倍体烟草品种杂交以及六倍体自交,不能坐果;而以六倍体为母本、云烟87四倍体为父本可得到一定量种子,其单果种子数与杂种四倍体作母本、云烟87四倍体为父本时差异不大,但发芽率只有21.2%。这表明本研究中的六倍体植株作父本不育,而作母本具有一定的育,后续研究利用中可将其用作母本。

  • 标签: 烟草 六倍体 八倍体 花粉 育性
  • 简介:对香料烟细菌斑点病的症状观察发现,香料烟细菌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新发的病斑夹杂其间,病斑大小不一。2001、2002年普查结果表明,在保山香料烟栽培区的隆阳区芒宽乡和昌宁县柯街镇普遍发病,发病田块达60%,平均病株率在25%以上;其他烟区仅见零星发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在调查中也发现品种、温湿度、烟叶的成熟度、栽培条件等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病原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 标签: 香料烟 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 病害普查 病原鉴定
  • 简介:准确估算区域生态系统蒸散量(ET),对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1~10月MODIS遥感数据,利用MODIS蒸散量估算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对攀西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ET进行模拟,并根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和参数化调整,以验证和提高MODIS蒸散量模型在攀西烟区的适用。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的MODIS蒸散量模型模拟值比实测值偏小12.8%,效率系数为0.767,且在烤烟生育期前期(DOY105~161)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依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中叶片边界层阻抗和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参数化后,ET模拟值与实测值动态曲线非常一致,一元线性回归斜率为0.997,决定系数R2为0.835,效率系数为0.808。经独立验证,参数校正后的MODIS蒸散量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对攀西及西南烟区烟田水热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ET模型 蒸散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
  • 简介:采用了夹角余弦、主成分及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分析了云南与津巴布韦烟叶的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等致香物质含量的相似。结果表明,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在主要致香物质方面已有较高的相似,其中以中部烟叶的相似度最高;云南部分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与津巴布韦烟叶较为接近,但从细微来看,糠醇、5-甲基糠醛、西柏三烯二醇等致香物质含量在地区和部位间的变异较大,云南与津巴布韦烟叶在新植二烯、苹果酸、西柏三烯二醇、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茄酮、柠檬酸和巨豆三烯酮等致香物质的含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 标签: 烤烟 致香物质 相似性
  • 简介:为探明各影响因素对工序加工质量的影响,采用田口方法——稳健设计对筛分加料工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质量评价与参数优化。结果表明:1)热风温度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均为最大,简体转速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均为最小;2)物料流量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和温度的波动影响均为最大,筒体转速对含水率的波动影响最小,蒸汽压力对温度的波动影响最小;3)为减小加料后叶片含水率和温度的波动,以质量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各因素水平最适组合为:热风温度75℃、蒸汽压力0.35MPa、物料流量4000kg/h、筒体转速13.5r/min;4)综合各因素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大小,可将热风温度和物料流量视为重要因素,蒸汽压力视为调节因素,简体转速视为次要因素。

  • 标签: 稳健性设计 SN比 筛分加料 质量评价 参数优化
  • 简介:为选择降低卷烟烟气中HCN和苯酚释放,制备了一种金属掺杂的多孔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比表面分析和孔径分析、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优化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材料添加到卷烟滤嘴中评价其减害降焦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材料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孔径分布较窄(2-5nm),负载的金属元素均匀分散在基体中;(2)材料对主流烟气中HCN和苯酚的选择降低率均可达22%以上,而对于烟气常规成分以及感官质量影响较小。

  • 标签: 多孔氧化物 金属掺杂 溶胶-凝胶 卷烟烟气 HCN 苯酚
  • 简介: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在三明地区和合肥地区烟蚜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并对两地烟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两地烟蚜的生物活性远高于氧化乐果,三明烟蚜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都比合肥烟蚜的低,三明烟蚜种群的毒力方程b值低,存在一定的异质;两地烟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三明地区烟蚜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合肥地区烟蚜.

  • 标签: 烟蚜 杀虫剂 敏感性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 简介:分别循环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虫卵于抗病烟草品种中烟14和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幼苗,以探索该线虫对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变异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其对中烟14的致病能力逐渐增强,连续繁殖5代后致病力差异显著,而该线虫对红花大金元的致病力变化不明显,表明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与其抗病品种连续互作可以导致其致病增强.

  • 标签: 烟草 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