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CORESTA2009农学与植组联席会议于10月3~8日在克罗地亚Rovinj市召开,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位正式代表参加,宣读和墙报展示论文共计60篇。主要包括病虫草草害综合治理、烟草特有亚硝胺、良好农业实践(GAP)、烟叶贮藏、重金属、

  • 标签: 克罗地亚 农学 烟草特有亚硝胺 病虫草 重金属 草害
  • 简介:选用6个对PVY抗性有差异的烟草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烟草对PVY^N抗性遗传规律。结果发现:烟草PVY^N抗性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参试品种间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极显著差异,V.SCR的GCA最高,其次是VAM,是对PVY^N抗性的高值亲本,K326的GCA最低,其次是NC95,是对PVY^N抗性的低值亲本。通过V.SCR×K326和VAM×TN86组合证明了V.SCR和VAM两个亲本的SCA均表现较高,有进一步研究利用的价值。参试品种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数量不同,V.SCR的抗性和NC95的感病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TN86的抗性和K326的感病性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环境对显性基因的表达有较大影响。狭义遗传力较高(h^2N),2003年为81.7%,2004年为74.43%,表明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累加的方式在后代中表现出来,宜早代选择。

  • 标签: 烟草 双列杂交 PVY 配合力 抗性遗传分析
  • 简介:应用ADMP遗传模型对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121、8叶位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MINQUE(1)法估算遗传参数分量的方差,应用AUP法预测遗传效应值,Jackknife法估算遗传方差和效应值的抽样方差。结果表明:(1)表皮腺毛分泌物以烟碱、茄酮、9-十八炔和西柏三烯二醇为主;(2)各参试组合12、18叶位各类型腺毛分泌物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背景控制,广义遗传率范围为48%~80%,说明对腺毛分泌物的遗传改良能够收到明显作用;(3)品种B21、BX2003的基因型加性效应显示其作为亲本较适合;(4)Ky14与B37、Ky8959与Bx2003、B37与建选3号、建选3号与Bx2003之间的组合的显性效应在显著降低烟叶表皮烟碱含量的同时增加其它腺毛分泌物含量;(5)品种Ky14和B21较适合作为母本材料;(6)品种Ky8959、B21、Bx2003较适合作为父本材料。

  • 标签: 白肋烟 ADMP遗传模型 腺毛分泌物 遗传率
  • 简介:本文从地理分布、经济损失、症状、寄主范围、病原、流行和防治学方面对烟草野火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烟草 野火病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烤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通过关联分析寻找与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提高烤烟育种效率奠定基础。利用均匀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上的120个SSR标记分析了23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5.0GLM(generallinearmodel)和MLM(mixedlinear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表型性状变异(8个农艺性状和5个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403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21个,平均每个标记3.36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36~0.785,平均值为0.408;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003~0.371,平均值为0.148。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GD)值为0.153水平上可将231份烤烟材料聚为4大类。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成3个亚群,且每个亚群分别包含117、38和76份烤烟材料。通过GLM_Q和MLM_Q+K两种关联分析模型,分别检测出17个和9个与13个表型性状显著相关,其中9个标记在两个年份和两种模型中均被检测到与同一性状在P〈0.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且MLM_Q+K未能检测到新的关联标记;3个株高相关标记(TM10481、PT54964和TM20580)、2个叶数相关标记(TM10846和PT60728)、1个茎围相关标记(TM25276)和1个叶长相关标记(TM11215)与已报道的QTL定位结果一致,可应用于烤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标签: 烤烟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 简介:2013年5月7日-8日,CORESTA特种分析物分组和无烟气烟草分组在瑞士日内瓦(Geneva)召开会议,中国烟草总公司派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中国烟草 日内瓦 烟气
  • 简介:作为系统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谢组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系受内外环境扰动后(基因的改变或环境的变化),其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科学。代谢组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开发、植物、微生物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本文对代谢组的形成与发展、植物代谢组研究方法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代谢组的发展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代谢组将在烟草基因功能解析、揭示代谢网络调控机理和提高烟草品质等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植物代谢组学 烟草 应用
  • 简介:参试260份烟草品种对青枯抗性先做自然圃初筛鉴定,从中选取表现R-LR和部份优质感品种共n3份分菌系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对青枯Ⅰ、Ⅱ、Ⅲ型菌系反应R-LR的抗病品种有G3、反帝3号和G6等3份,这是迄今所发现抗病谱广且能抗强菌系的种质资源;抗Ⅰ、Ⅱ型菌反应R-MR,感Ⅲ型菌的品种有SPG117、OX2028和岩烟97等12份;抗Ⅰ型菌反应R-MR,感Ⅱ、Ⅲ型菌的品种有K326、K346、G80、RGll和Coker176等50份;对Ⅰ型菌反应为MS-HS的感品种有中烟15、云烟87、春雷3号、大叶密目、大黄金和革新3号等195份,包括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NC89、云烟85、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

  • 标签: 烟草 种质资源 青枯病 菌系 抗性鉴定
  • 简介:本文研究了复方氨基酸等10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的防治效果及其防治机理.结果表明:(1)复方氨基酸、抗毒增产剂、植物生理平衡剂、水杨酸和硫酸锌等5种药剂对烟草花叶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以前两种药剂预防效果最好,防效达58.3%.此外,复方氨基酸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亦达52.1%;(2)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烟株矮化和减轻个体发病程度,抗毒增产剂、硫酸锌、5%菌毒清和复方氨基酸等4种药剂效果明显,尤以前两种药剂刺激烟株生长效果最为明显,株高反而超过无病的健株;(3)药剂处理可使烟草叶片内SOD和POD活性上升,而CAT活性下降,其中复方氨基酸等5种防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对酶的活性影响也最大.药剂防治效果与烟叶内SOD、POD活性呈正相关,而与CAT活性呈负相关.

  • 标签: 烟草花叶病 药剂防治 防治机理
  • 简介:对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的症状观察发现,香料烟细菌性斑点主要为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新发的斑夹杂其间,斑大小不一。2001、2002年普查结果表明,在保山香料烟栽培区的隆阳区芒宽乡和昌宁县柯街镇普遍发病,发病田块达60%,平均病株率在25%以上;其他烟区仅见零星发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在调查中也发现品种、温湿度、烟叶的成熟度、栽培条件等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病原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 标签: 香料烟 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 病害普查 病原鉴定
  • 简介:为探索Beinhart1000-1的赤星抗性遗传规律,以抗赤星品种Beinhart1000-1为母本,感品种G140为父本,构建F1及F2代群体,筛选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并进行抗性基因的QTL定位。结果表明,Beinhart1000-1的赤星抗性由显性基因控制。同时利用混合群体分组分析法,从2653对SSR引物中,得到83对在抗感池间表现多态且扩增条带稳定清晰的SSR标记。以F2代群体115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该83对引物进行扩增,经WinQTLCart2.5分析,构建了83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获得2个抗赤星QTL位点,分别位于7号和15号连锁群上。

  • 标签: 烟草 Beinhart1000-1 赤星病 SSR QTL定位
  • 简介:为明确广东省烟草病毒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对广东2个主要烟区(韶关地区和梅州地区)进行了病毒病害调查,并对采自田间的62个花叶样本,通过鉴别寄主、ELISA和RT-PCR法进行了病原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上述2个主要烟区,主要是花叶病危害,很少发现其他病毒种类;病原鉴定方面,在62个花叶样本中,61.29%为单TMV侵染,20.97%为单CMV侵染,17.74%为TMV和CMV复合侵染。

  • 标签: 烟草花叶病 病原 鉴定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生物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物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泥后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根际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物类群的繁殖,加之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 标签: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 简介:为了完善前作大蒜防控烟草病害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作大蒜不同种植行距(20cm,15cm,10cm和5cm)对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和后作烤烟黑胫病情指数及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作大蒜种植行距的减小,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减少,与空闲对照相比,前作大蒜显著减轻后作烤烟烟草黑胫病情指数,提高烟草黑胫的防控效果,前作大蒜种植行距10cm对后作烤烟黑胫的防控效果显著。

  • 标签: 前作大蒜行距 烟草黑胫病 黑胫病菌 病情指数 防控效果
  • 简介:2017年10月8日至13日,CORESTA烟气科学与产品工艺组联席会议在奥地利基茨比厄尔召开。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企业、团体和组织的烟草科技工作者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烟草总公司派出14人代表团出席会议,分别来自中国烟草学会、云南中烟、上海烟草集团、广东中烟、湖南中烟和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宣读论文8篇,墙报展示论文4篇,还就共同关注的烟草科研方向和研究课题与国际同行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 标签: 工艺学 产品 科学 烟气 中国烟草 中国代表团
  • 简介:2009年10月18日至22日,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烟气科学和产品技术组联席会议在法国艾克司普罗旺斯召开。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伊朗等世界各地的烟草公司及科研单位、企业出席了会议。中国烟草总公司代表团12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研究内容涵盖了生物标志物、烟草工艺、烟气化学及香精香料、滤嘴、烟草分析、

  • 标签: 科学研究 技术学 法国 烟气 产品 烟草公司
  • 简介:对烟草内生细菌的来源、数量动态变化、与青枯抗性的关系,以及内生细菌防病和促进种子萌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内生细菌可来源于种子内部,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抗病品种中内生细菌的总数量以及对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数量均高于感品种,部分内生细菌具有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和防治烟草青枯的作用。

  • 标签: 烟草 内生细菌 青枯病 生物防治
  • 简介:【目的】明确海藻糖能否增强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的抗性。【方法】采用半叶枯斑法、组织化学染色法、qPCR等技术分析海藻糖对TMV钝化、预防和抑制的效果,海藻糖处理后烟叶中活性氧的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相关抗氧化和抗病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海藻糖能够钝化TMV,对花叶有治疗和预防的效果。海藻糖处理24h后,烟叶中H2O2和脯氨酸含量升高,POD和SOD活性下降,彳蹦和编码NADPH氧化酶亚基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抗病基因户发、N-LIKE基因和NtEIG-48表达增加。海藻糖处理未影响烟株的正常生长。【结论】认为海藻糖可能通过提高叶片中的H2O2含量,激活抗病基因表达而增强烟草对TMV的抗病性。

  • 标签: 海藻糖 TMV 抗病性 H2O2 PR
  • 简介:此次CORESTA烟气科学与产品工艺组联席会议共进行了66篇口头报告(含两篇跨组报告),墙报论文展示55篇,此外烟气科学与产品工艺组下辖各分组也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口头报告根据研究内容分为13个板块依次进行,包括雪茄、电子烟产品、电子烟方法、滤材、风险评估、生物标志物、卷烟设计、标准及法规、分析方法、烟气暴露、体外毒理学、气溶胶以及物理测试方法。

  • 标签: 产品工艺 烟气 CORESTA SSPT 电子烟 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