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山西省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与陕西西安隔河相望,居黄河以东,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

  • 标签: 泰山 风雨 运城市 山西省 秦始皇
  • 简介:在田阳县北部山区,有个村级集体林场——玉凤乡玉凤林场。林场经营面积仅1080亩,有林面积也只有700亩,但却是目前全县能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集体林场。林场诞生在1970年,30多名“场员”到山上安营扎寨,挥锄奋战,不到两年功夫,林场的框架形

  • 标签: 集体林场 林场经营 造林绿化 安营扎寨 中老年人 田阳县
  • 简介:在屯留县东部,漳泽湖西岸,有一个小不点——小南小名气大。说其闻名,是因为近年来这个昔日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名不见经传的穷一跃成为令人惊叹的“物质生活富裕化、环境治理整洁化、全村道路水泥化、小康住宅示范化、精神生活健康化的小康新村。”

  • 标签: 小康村 屯留县 山西省 村镇 物质生活 环境治理
  • 简介:<正>提起士元,当地群众无不称赞说:“是专家解决了板栗生产技术难题,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1978年,士元初中毕业回当了一名林果技术员。当他看到村民守着老化的栗树过着穷日子时,便着手对板栗树的生长、发育、栽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毅然承担了省“板栗幼树密植高产试验”课题。他一边查阅大量科技资料,拜师请教,一边精心测量和记录观察点的树高、胸径、树冠覆盖面积等13项数据,经过5年刻苦钻研,板栗产量达到8661kg/hm~2,创

  • 标签: 板栗树 板栗产量 科技资料 树冠覆盖 高产试验 技术难题
  • 简介:<正>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的秀岭,虽离县城只有20多公里,却是靠砍柴卖萝卜度日的穷山沟。每年政府要给近一半的返销粮才能勉强填饱肚子。背一捆柴禾或一筐萝卜到县城卖,才能换回点盐吃。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靠砍柴换盐巴,导致了山上树木越砍越少,秀岭渐渐变成了“秃岭”,群众生活贫苦。

  • 标签: 彝族自治县 云南省 填饱肚子 返销粮 群众生活 萝卜
  • 简介:来宾县南泗乡有个古辣。古辣过去的生活苦不堪言,饮用水要到三公里以外去挑,大旱之年甚至到十公里以外去拉回来。水土流失,环境恶劣,全村无一分保水田,早作物也长不好。村民们常在温饱线上挣扎,生活又苦又辣,因而得名“苦辣”。前辈不堪忍受苦涩的日子,渴望着美好的未来,左思右想,违心地把“苦辣”更名为今天的“古辣”。

  • 标签: 封山育林 党支部 集体福利事业 来宾县 造林绿化工作 饮水工程
  • 简介:闻名遐尔果品马继周,贾振芳平定县冶西镇上冶头从本地实际出发,长期坚持发展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4年全村经济林总收入达到6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0%,人均果品收入超千元。上冶头位于平定县西南部山区,与昔阳县眺邻...

  • 标签: 果品基地 苹果树 承包责任制 经济林发展 科技投入 村党支部
  • 简介:<正>山西省临猗县北辛乡平宜位于南运城盆地的粮棉主产区,全村360户,1508人,耕地405.67hm~2,199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被誉为黄土旱塬上的一颗明珠。说它是明珠,就是由于它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由一个“全凭红薯度生活”的穷变为“田、园、井、管、路配套,林茂粮丰果飘

  • 标签: 运城盆地 村委会 人均纯收入 股份合作制 节水农业 贮藏保鲜
  • 简介:<正>一、东非社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权属东非社林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权属问题。因此,谁拥有或将要拥有树木或森林,以及如何保障这种权属已成为当地讨论的焦点。在东非殖民统治时期引进的法律体系制度成为管理树木和森林资源的正式体

  • 标签: 村社林业 森林资源 森林经营 东非 非木材 乡土知识
  • 简介:钟山县公安镇牛野生动物养殖场,以养殖蛇类动物为主体,兼养龟、锦鸡、果子狸等,把养殖、放生、产品加工、蛇伤治疗等合为一体,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5年建场后,该场抓好技术管理和基础管理,不断地完善配套设施,在6亩的养殖场内投入了60多万元,设置无毒和有毒蛇的饲养房舍和露天场、产蛋房、孵化房、越冬室及乌龟、

  • 标签: 综合利用效益 野生动物养殖 综合开发利用 果子狸 技术管理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简介:湖南桑植县与鸡公垭联办林场,先后两次受到国家嘉奖,12次评为省、市、县先进集体;党支部书记、场长喻伯建先后10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县先进个人,11次受嘉奖,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被市、县人民政府破格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

  • 标签: 桑植县 鸡公垭县村 联办林场 喻伯建 林场党支部书记 林业技术培训
  • 简介:位于黄河沿岸的素达干.是临县红枣重点产区之一。全村1300口人,耕地3000多亩.现有枣树9000余株,94年以前总产量一直徘徊在9万公斤以下,且属闻名全省的蛆枣窝。由于蛆枣率高达80%以上,使这里的红枣不仅价格低而且拿到市场上卖不出去,枣农守着摇钱树受贫穷。去年4月上旬.吕梁地区红枣综合管理技术现场会在临县召开.会上地委副书记张陆绪、行署副专员郝有亮一致指出:“索达于蛆枣闻名全省全国是吕梁枣区的莫大耻辱,根除不了索达干的蛆枣也是林业部门的失职。”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地、县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就来到索达干乡.全面调查了蛆枣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后.分析造成虫果率高的根源为两条:一是缺乏统的功能;二是不搞综合防治。达到共识后决定.以乡政府为首组织人力、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药品、

  • 标签: 索达干 虫口密度 桃小食心虫 林业部门 综合管理技术 综合防治
  • 简介:<正>尼泊尔是个国土面积为1470hm~2的山地小国,平原、丘陵及山区各占17%、68%和25%。农民均以农业、林业为生,许多城市人口也以林产品为生。一、森林经营史尼泊尔的林业长期实行封建统治管理体制。在许多丘陵区,农民建立了管理当地森林的管理体系。由于缺乏其他自然资源、贸易等,尼泊尔经济依赖于旅游及土地资源。

  • 标签: 村社林业 森林利用 尼泊尔 林业工作者 林产品 销售和分配
  • 简介:在六盘山北段余脉之中,名扬中外的须弥山北麓,有一座因突兀而起、外形方正、远眺彤红一片而得名的红桌山。在红桌山东南山脚下,平银公路西侧,座落着一个与红桌山宛如一色的山野村落——红庄。这个辖属宁夏自治区固原县七营乡的红庄,有土地1千亩,22户人家,142口村民,解放前是“十种九不收”的穷土岗子。直至70年代初还没

  • 标签: 枸杞 康村 宁夏自治区 支柱产业 须弥山 土壤盐碱化
  • 简介:<正>利辛县马案是一个有着200多年栽培桑杈历史、远近闻名的专业。该村有80户人家355口人,耕地面积近33公顷,其中栽植桑杈林面积达14.4公顷,全村户户都从事桑杈生产。一般年平均生产桑杈45360把,约收入

  • 标签: 栽培桑 丛生芽 平均生产 专业村 耕地面积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