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0月21日,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国际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前主席、国际藤组织董事会主席贝赞松,以及来华出席国际藤组织第8届董事会的部分董事、部分国际藤组织成员国驻华大使等一行,抵达安徽省黄山市考察中国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林业建设情况。

  • 标签: 国际竹藤组织 黄山市 董事会主席 中国林科院 基地 考察
  • 简介: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种园现仅存种7属73种,面积4.6hm2。作为广西主要的种质资源库,种园退化严重,现有资源缺乏典型性。为适应广西林业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广西各地科学研究的需要,对种园内的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存种的生长状况,对今后种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 标签: 竹种园 种质资源 发展对策 广西
  • 简介:本文对安徽太平地区种质资源库进行了介绍,包括种质的收集、引种状况以及种的种类等。

  • 标签: 种质资源 竹种 引种 太平地区
  • 简介:根据多年的调查和标本考证,并参考以前的相关研究,安徽东南地区共有植物12属56种7个变种24个变型3个栽培变种,以刚属(Phyllostachys)最为丰富,计37种3变种23变型3个栽培变种,是刚种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这些植物组成大面积竹林,可划分成19种重要类型,并针对这些竹林的现状,提出了若干经营利用意见.

  • 标签: 经营利用 东南地区 竹类资源 安徽 栽培变种 相关研究
  • 简介:西双版纳境内自然分布资源19属60种,天然竹林面积14317hm2,占西双版纳总面积的5.92%。最为丰富的资源在西双版纳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资源的种类、分布、人工栽培与利用以及迁地保护等方面研究,在1981年建立了一个面积为8hm2资源迁地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已从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收集保存资源27属211种,现已有11种开花结果,用其种子繁殖育苗并栽培在同一区内,长势较好。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资源的多样性、利用和保护状况的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西双版纳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的重视。图1表2参7。更多还原

  • 标签: 西双版纳 竹类资源 利用 迁地保护
  • 简介:日本现有竹林面积为14.13万hm2.有13个属.230种。在森林的周边生长着繁茂的竹林也是日本植物分布的最显著的特征。除北海道外.其他地区均有竹子生长,60%集中在九州。

  • 标签: 日本 竹资源 竹林面积 植物分布 北海道 生长
  • 简介:日本现有竹林面积为14.13万hm^2,有13个属,230种。在森林的周边生长着繁茂的竹林也是日本植物分布的最显著的特征。除北海道外,其他地区均有竹子生长,60%集中在九州。日本竹林97%为私人所有,

  • 标签: 日本 竹资源 竹林面积 植物分布 北海道 生长
  • 简介:对尤溪县境内的主要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尤溪县境内人工栽培的主要种有5种:毛竹、绿竹、石竹、台湾桂竹、黄甜;野生自然分布面积最大的种为肿节少穗、苦竹。文章认为,应加大对乡土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好的种,尽早发挥其经济效益。

  • 标签: 竹类资源 资源调查 开发与利用 尤溪县
  • 简介:总结了华安植物园种引进、布局与配置原则.对引种与栽植要求、园区维护及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竹子属种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异地保存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和收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借鉴。

  • 标签: 竹种 引种 异地保存 适应性
  • 简介: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滇西南高黎贡山南段西翼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本区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我国植物地理分布上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

  • 标签: 铜壁关 自然保护区 竹类资源 调查
  • 简介:本文对来自几个不同国家茎秆的霉菌和担子菌进行分离和DNA测序鉴定。对蓝变真菌的纯培养的样品的实验室染色试验表明,正如发生在木材细胞组织中的一样,密集的褐变菌丝、厚垣孢子对组织的侵染和木质化细胞壁的渗透压扭作用。利用不同的测试安排的纯培养的白变、褐变和软腐真菌的退化实验表明,相当大的质量损失是由于白化菌和软腐菌引起的。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证实了真菌攻击的微观形态学表现。研究结果改变了真菌破坏竹子的基本看法,需要改进资源更好利用和更适当保护的措施。

  • 标签: 生物腐蚀 霉菌 蓝变真菌 腐朽菌 真菌分子鉴定 腐蚀微观形态学(Micromorphology
  • 简介:世界竹子分布,主要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种。例如,美国从中国引种的刚种就有35种。

  • 标签: 引种 竹种 竹资源 天然分布 刚竹 竹子
  • 简介:德宏州的资源有15属70种,是云南省区域性亚科种质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开发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文章综合分析了德宏州的种质资源,评价了资源的利用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资源的建议。

  • 标签: 竹类植物 种质资源 优良竹种 竹产业 德宏州
  • 简介:自陕西楼观台引种46种竹子(栽培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栽培,经过两年的观察,结果表明:红、黄槽斑竹,红壳雷、菲白、黄条金刚、铺地等10余种竹子的适成性较强。散生与混生在北京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初步认为,北京冬季的低温和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是造成冬末春初竹子叶片大量枯黄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竹子 引种试验 适应性 栽培措施
  • 简介:本文比较了不同生活型的新热带丘斯夸属(Chusquea)的5种的抗冻性。这5竹子生长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间海拔梯度2250~4010m之间的云雾高山稀疏林地(cloudforest—paramo)。C.purdieana和C.serrulata是这片山区上云雾林线群落交错林带的似藤生种(vinybamboos),海拔分别为(2200-2700m,2450-2900m)。而C.angustifolia,C.spencei和C.guirigayensis3种竹子属于灌木,集中分布在高寒带的低海拔沼泽区(2525m),这属于第1种情况。第2种情况是范围广阔的高山稀疏草地生态系统(2670~3600m),第3种情况是干燥的高海拔的高寒带(3800~4010m)。在实验室条件下估计这5个种的细胞间冰核化和50%的组织损伤温度以确定其抗冻机制。观察显示,这5个种的冰核化和组织损伤温度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这种现象表明这5个种通过过冷能力(-12.3到-10.1℃)避免了细胞间的冰核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冷能力的变化和冻害与生活型、栖息地和海拔没有关联,冰冻温度不是安第斯热带竹子的垂直分布的决定因素。

  • 标签: 过冷能力 安第斯山热带 CHUSQUEA 竹亚科 海拔梯度
  • 简介:缅甸的国土总面积为676553km2。最高处海拔6000m,从平原到山区地形宽阔。由于地处热带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热季、雨季和凉爽季节十分明显。平均降雨量500~5000mm。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其植被繁多,仅种达90种,藤30余

  • 标签: 缅甸 竹藤资源 永续利用 无性繁殖 分布 鉴定
  • 简介:竹子种质资源丰富,适应能力强,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对深圳具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公园中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出深圳城市公园中常用植物的种类,并对其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指出了目前深圳城市公园中应用植物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以期为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公园 竹类植物 园林应用 植物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