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鸡新城疫(ND)是养鸡业中常见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危害较大。随着养鸡业的大力发展,科技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该病的防疫更加重视,多数养鸡场或养鸡户把该病的防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即使这样该病仍时有发生,给人们造成疫苗免疫效果差的错觉,其实不然,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免疫失败呢?

  • 标签: 失败原因分析 养鸡业 新城疫免疫 鸡新城疫 科技意识 免疫效果
  • 简介:本文所讲的母猪不发情,包括后备母猪不发情,以及经产猪的产后乏情。一般说来,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体重超过135kg仍不发情或经产母猪断奶后超过10d仍不发情的,均属不正常。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标签: 母猪不发情 原因 产后乏情 后备母猪 经产母猪 断奶后
  • 简介:鸡新城疫是由禽型副粘病毒中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败血型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在一些规模肉鸡养鸡户中发生一种临床表现不明显、解剖病变不典型、无明显季节性发病、且防不胜防,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威胁,给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原因及防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提高肉鸡疫病诊断和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 标签: 非典型新城疫 肉鸡 原因 新城疫病毒 防治 养鸡业
  • 简介:本研究将同一批山麻鸭种鸭提供的1日龄山麻鸭雏1260羽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70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水面圈养,试验一组采用笼养,试验二组采用旱地圈养结合间歇喷淋,整个饲养期其他饲养条件相同。结果表明:3个组的开产日龄(达50%产蛋率日龄),旱地平养组为109.7d,笼养组为111.3d,对照组为111.2d,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饲养模式 生物安全 蛋鸭 开产日龄 试验组 间歇喷淋
  • 简介: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黏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可以引起绵延起伏式的“滚动反应”,尤其是传支和新城疫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前一次应激还没有消除,后一次应激就叠加上来,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而这种疾病和临诊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认为是野毒感染发病而错误处置,使问题越加糟糕。

  • 标签: 发病原因 呼吸道综合症 鸡舍 空气湿度 防治 免疫接种
  • 简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从全国来看,生猪常年存栏在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相当于年出栏500头)的饲养总量已占到总出栏量的77%;禽类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则更高,仅规模饲养肉鸡(年均存栏2000只)的出栏量已占全国家禽出栏量的48%以上。从各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总体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从分布来看,规模化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广西、江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宁夏等省区,这些省区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蒋近全国规模化养殖的50%。

  • 标签: 规模化畜禽养殖 管理模式 污染控制 规模化养殖场 饲养规模 出栏量
  • 简介:中国科学家实施抗禽流感计划;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工作;枣庄建设标准化畜禽饲养基地;我国成为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 莱西粮饲兼用玉米青贮课题通过鉴定;我国饲料工业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我国制定畜牧法规范五大问题;世界蛋氨酸产量继续扩大.

  • 标签: 饲料工业 高致病性禽流感 中国科学家 饲养基地 通过鉴定 玉米青贮
  • 简介:营养素家禽免疫机能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充分合理的营养供应可使家禽免疫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作者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家禽营养素免疫体系的作用关系。某些重要营养素,虽然被广泛研究,但其转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对其免疫机能的研究不能深入开展。尽管这样,对营养素免疫机能关系的研究,还是为家禽饲养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营养 免疫 调节机制
  • 简介: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极大的寄生原虫病,病原包括9种艾美耳属球虫,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及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致病性最强。集约化的商品肉鸡养殖场是球虫病暴发的最适宜场所。雏鸡感染球虫后,大量肠上皮细胞受损,出血。主要特征是患鸡消瘦、贫血和血痢。病愈的小鸡在长时间内不易复原,严重者死亡,其病死率有时高达40%。

  • 标签: 鸡球虫病 毒害艾美耳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 防治 诊断 肠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