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一直是动物营养学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尤其在当前饲料原料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值得重视。阻碍畜禽对饲料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饲料原料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通过干扰畜禽的正常消化和代谢功能而影响动物生产潜能的充分发挥,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已经发现在豆类籽实和饼粕饲料中含有较高的α-半乳糖苷。部分研究报告指出α-半乳糖苷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研究,并且介绍了α-半乳糖苷酶在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Α-半乳糖苷 酶制剂
  • 简介:菜籽粕在中的添加比例,有研究认为生长肥育双低菜籽粕的用量13%~18%是可行的,至于普通菜籽粕目前多数认为不高于5%为宜。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硒产品开发研究所胡蔚红等选择16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约本杂交肥育(中约克×恩施黑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头。试验组饲喂含20%混合菜籽饼(机榨饼)的3个月,对照组同期饲喂含13%豆饼的3个月,

  • 标签: 双低菜籽粕 猪日粮 用量 恩施自治州 控制 生长肥育猪
  • 简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雪君等,以长嘉母猪为对象.探讨黑麦草替代精料及添加脂肪对母猪产奶量、奶成分的影响。母猪妊娠前期(前90d)用黑麦草替代40%和50%精料,妊娠后期与哺乳期替代率30%,并添加10%的脂肪粉。结果表明:由黑麦草部分替代精料母猪奶产量有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护〉0.05);乳成分中乳蛋白、乳脂含黄不受影响,但显著(P〈0.05)降低乳固形物含量。添加脂肪粉虽然显著(P〈0.05)降低了母猪产奶量,但提高了乳总固形物和乳脂含量,其乳蛋白含量不受影响。

  • 标签: 乳脂含量 总固形物 黑麦草 精料 日粮 乳蛋白含量
  • 简介:北京养猪育种中心马艳凤等,选用36头28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健康仔猪,按窝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糙米替代50%玉米、糙米替代70%玉米.试验结果表明,饲50%、70%被糙米替代,断奶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3%、19.7%(P〈0.01),饲料转化率降低4.7%、8.2%(P〈0.01);回肠、盲肠大肠杆菌数随糙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 标签: 玉米日粮 仔猪日粮 糙米 断奶仔猪 饲料转化率 育种中心
  • 简介: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春雪等,选择32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120头,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膨化大豆设4个梯度,即Ⅰ组6.94%、Ⅱ组13.88%、Ⅲ组20.83%、Ⅳ组27.77%,配制4种断奶仔猪,分别饲喂4组试验.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各2周,至60龄结束。结果表明,(1)在断奶仔猪中使用膨化大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与膨化大豆配合比例和断奶后时间有关,

  • 标签: 断奶仔猪日粮 膨化大豆 配合比例 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北省农科院 三元杂交仔猪
  • 简介:由于南方农户手中的自产粮丰富,但多不能正确地加以利用.为使养殖户充分而有效地使用自产粮,以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笔者介绍了3种以浓缩饲料和自产的能量饲料进行饲料配方的方法。

  • 标签: 浓缩饲料 能量饲料 科学 配方
  • 简介:广西彼得汉预混饲料公司封伟贤等,选用30kg的牡长大三元杂交96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头,公母各半.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B、C、D组为试验组(每千克饲分别以250,500、750U植酸酶取代基础饲中40%、60%、80%磷酸氢钙).以研究玉米一豆粕型饲中添加植酸酶对生长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2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05%(P〉0.05)、4.09%(P〈0.05)、2.64%(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18%、2.62%、1.75%: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是对照组的97.38%、97.03%和97.73%.血清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4.22%、4.22%、8.125(P〈0.05);血清中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46%、0.36%、14.23%(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三元杂交猪 基础饲粮 生长性能 植酸酶 血液生化指标 平均日增重
  • 简介:仔猪断奶是目前养猪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制约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仔猪的断奶龄逐渐提早。但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能否配合出既经济又能减轻“早期断奶腹泻综合症”的,使仔猪能顺利完成从母乳到断奶的过渡,同时又能维持最大的生长速度。通过使用价格较低的工业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的用量来满足动物氨基酸需求,即在生产中配制低蛋白质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目前.低蛋白质在养猪业中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

  • 标签: 低蛋白 日粮 仔猪
  • 简介:胆碱属B族维生素,氯化胆碱是胆碱的盐酸盐,是生物组织中乙酰胆碱、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脂肪的运输,提高肝脏的脂肪代谢,参与神经传导等。衡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立建雨选择出生日期相近、健康、品种一致、体重均匀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系生长120头,按照体重、公母一致随机分成4组,每组再分成2小组,每小组15头。试验组在基础基础上分别添加0、0.7、1.0、1.3g/kg氯化胆碱.结果表明,生长中添加氯化胆碱可明显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添加水平1.og/kg和1.3g/kg,料重比分别改善12.3%和8.4%,效果显著.建议氯化胆碱在生长中的添加量以1.0g/kg为宜,试验结果同时表明,添加氯化胆碱后对生长的日增重影响不大。

  • 标签: 氯化胆碱 饲料利用率 基础日粮 料重比 添加水平 剂量
  • 简介:通过测定系列配合中脂类及其脂肪酸消化率,估测斑节对虾的最佳脂肪酸和脂类需要量。当日脂类含量为45、75和105g/kg时,其总脂消化率相似,而脂类含量为135g/kg时其总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总脂消化率不受脂肪酸组成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为17g/kg和总脂含量大大超过455/kg的除外。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表现出最高消化率。具有不饱和键的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18:ln-9)消化率较高。长链饱和脂肪酸消化率最低,且随着脂肪酸链长度的增加,其消化率降低。该研究结果清楚表明:中脂类含量影响自身消化率,其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总脂和各自脂肪酸消化率。

  • 标签: 斑节对虾 日粮 脂类含量 脂肪酸组成 脂类消化率
  • 简介:我国商品饲料目前紧缺价格又高,群众性的养鱼生产有的地方还存在一定困难,这里介绍两种节型鱼种培育法。1鱼萍混养法此法适用于以草鱼为主的鱼种池。做法是清塘后注水1米深,夏花放养前10~15天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1500公斤左右,遍洒或分堆在池塘四周浅水中均可。施肥5~7天后,用密网扦捕池中的敌害生物,再放养芜萍种子每公顷300~450公斤。如果池塘面积大,将芜萍种子洒在用草绳

  • 标签: 鱼种 节粮型培育法 鱼萍混养法 种草淹青法
  • 简介:喜爱观赏鱼缤纷的色彩、欣赏观赏鱼婀娜的舞姿的您,一定很关注她们的健康与成长。为此你除了要关注水族箱的水体状况,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选择饲喂营养均衡的美食。当然,作为自然界中动物的一大类,观赏鱼也毫不例外地需要摄食各种营养素,包括能量、蛋白质、各种维生素(A、C、E、K、B族)、多种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碘、钴、硒)和矿物质(镁、钙、磷)

  • 标签: 观赏鱼 人工配合饲料 生长发育 营养水平
  • 简介:1目前无名高热的严峻形势自2006年5月份以来,湖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省相继爆发的无名高热疾病.临床表现高烧、败血、皮肤发红变紫、食欲不振、呼呼困难、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达30%~80%,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倒闭。目前.这些省份尚未完全控制.

  • 标签: 无名高热 猪群 调控措施 营养 病源 临床表现
  • 简介:皮特兰原产于比利时,以非常突出的高瘦肉率闻名于世。在所有知名品种中,以瘦肉率最高、肌肉最丰满,”双肌”体型最典型一具有发达的背膘肌和腿肉。皮特兰于1994年引入我国,在一些大型猪场及育种公司开展了驯化与利用,但尚未普遍推广。皮特兰猪瘦肉率一般可达73%、被膘0.98cm、眼肌面积43cm^2、肥育期日增重710g、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0头左右.

  • 标签: 皮特兰猪 利用效果 瘦肉率 大型猪场 眼肌面积 经产母猪
  • 简介: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代养猪生产中已普及早期断奶,即3—5周龄断奶,但是由于早期断奶仔猪抗病力低、消化道与消化腺发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等生理特点,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精神状况不佳等,Liebbrendt和Ewan(1975)、Lecee等(1979)、Armstrong和Clawson(1980),统称为早期断奶综合症。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制剂不但能改善仔猪饲料利用率、提高日增重、减少应激、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而且与高铜、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促进生产性能的功效。为此,本文围绕着不同类型酸制剂的应用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有机酸制剂 应用 早期断奶仔猪 猪饲粮 ARMSTRONG 早期断奶综合症
  • 简介:圆环病毒(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主要引起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肾炎综合症(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繁殖障碍、先天性颤抖、肠炎等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且致死率较高,此病可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患体质不良、皮肤苍白或有黄疸、消瘦、死亡等,病理特征主要为全身器官的炎性变化。该病自1991年开始报道以来.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致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