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1986年以来,我乡使用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病室的颗粒药饵等防治鱼病,参加防治试验的有8户,鱼塘8张,面积28.5亩,放养草鱼5400尾。经过两年防治试验,草鱼平均成活率为93.7%,比未用药饵防治时提高62.4%。现将防治药物,用量用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 标签: 药饵 草鱼 鱼病 防治 鱼塘 放养
  • 简介:1983年,我局在本县的石塘公社俄境大队、仸子公社大芦大队推广配合颗粒饵料养鱼。推广的池塘计2口,面积为78亩。1983年3月底至4月初在这两口塘中放养了鲢、鳙、鲩、鲮、鲤、尼罗罗非鱼种共95,004尾,重8,034斤,平均每亩放鱼种计1218尾,重103斤。经8个月饲养,于11月开始收获,至12月底结束。总产塘鱼40152斤,净产32118斤,平均亩净产411斤。

  • 标签: 养鱼 配合颗粒饲料 鱼种 颗粒饵料 塘鱼 尼罗罗非鱼
  • 简介:在养鱼八字经中,饲料排于第三位,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在集约化高产养殖中,饲料的投入占整个生产投入的80%左右,因此正确使用好颗料饲料,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和效益,作者针对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正确使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 标签: 鱼类 颗粒饲料 使用
  • 简介:鱼用全价颗粒饲料是鱼类集约化高产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成本占整个池塘养殖生产资金的70%左右。科学地选用饲料不仅关系到养殖的成败,而且还影响最后的经济效益。现就有关鱼用颗粒饲料的科学选择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颗粒饲料 选择 鱼类
  • 简介:本文报道了以卵黄囊刚吸收完,平均体重45mg的鲶鱼苗为驯化对象,分别采取(1)从活饵过渡到人工饵料;(2)全程投喂半干人工饵料;(3)全程投喂干人工饵料;(4)全程投喂活饵(对照组)的方法。经30天的驯化,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51mg、315mg、300mg、630mg。驯化成活率分别达到44.7%、38%、30.7%、70%。

  • 标签: 人工饵料 驯化 鲶鱼苗
  • 简介:几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渔业办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抓好四个环节”(一个中心是创优质产品;四个环节是提高科技水平,强化内部管理,开拓销售市场,改善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转换经营机制,努力克服因天气干旱、原料涨价造成的养殖业滑坡,饲料市场疲软的现状,

  • 标签: 企业内部改革 原料涨价 饲料市场 销售市场 优质产品 发展
  • 简介:在选择鱼类颗粒饲料配方时,首先要考虑到养殖鱼类的食性和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其次,要了解各种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及其相互平衡和这些营养成分的可消化性。还要了解饲料原料的来源。若配制的饲料营养成分不全或不符合鱼类营养的需要,鱼类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如果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过多或难以消化,就会造成饲料浪费,增大饲料成本,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选配鱼类颗粒饲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多种饲料原料的配合各种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性,营养价值也不相同。就蛋白质含量而言,动物性饲料原料较植物性饲料原料为高。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饼粕类比糠麸类蛋白质含量高。每一种原料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都不可能满足鱼类对营养的需求,而只是某一种或某一部分营养可以满足鱼

  • 标签: 鱼类颗粒饲料 饲料原料 配合
  • 简介:以团头鲂为主,混养三种鱼,用颗粒饲料驯化饲养110天,共产鱼2974kg,平均亩产424.9kg,其中团头鲂亩产241.5kg,平均尾重48g。

  • 标签: 颗粒饲料 驯养 团头鲂大规格鱼种 培育
  • 简介:为探索使用浮性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和池塘80t20养殖模式主养罗非鱼的效果,1997年我们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在广东罗非鱼良种场进行了试验,时间从6月9日至10月底结束。经144天的养殖,平均亩产鲜鱼596公斤,饲料系数1.10。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罗非鱼 主养 80:20养殖模式 池塘 颗粒饲料 试验
  • 简介:本研究针对内脏团珍珠囊包被不完全和珍珠形成慢、生长周期长的问题,采用组织块贴片培养包裹珠核后插入内脏团培养珍珠,取得了比较好的育珠效果,插核培育出来的珍珠光泽较好,且颗粒超过8mm以上,两批次成珠率达65.0%和76.3%。

  • 标签: 三角帆蚌 内脏团 有核珍珠培育
  • 简介:我场是生产鱼种的专业化国有企业。自1963年建场开始养鱼,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养鱼历史,但鱼种单产不高。1963—1977年间,鱼种单产一直徘徊在50~100kg;1978~1991年鱼种单产稳定在100~400kg的水平上。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并不断探索北方严寒地区培育大规格鱼种的高产途径和经验,1992年我场承担了市里下达的《采用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

  • 标签: 培育大规格鱼种 颗粒饲料 哈尔滨地区 主养鲤 哈尔滨市 溶解氧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carpio)尾鳍细胞系。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系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 标签: 锦鲤尾鳍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分析 DNA含量
  • 简介: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由血液寄生虫附缸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重要症状的人畜其患病。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操作采探索一种是否适合金华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的方法,发现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药物 贫血
  • 简介:本文通过利用原生动物比小球藻耐受含氯氧化剂能力差的特点向被原生动物污染的藻液中添加3mg/L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6-30%),15~20min后,能有效的杀除小球藻中的原生动物,而藻细胞在1~2d后逐渐恢复,并良好生长、繁殖,镜检未能再现察到原生动物;扁藻、中肋骨条藻中的原生动物,采用10ml/T的洗洁精原液,处理30min,藻细胞也能在1~2d后逐渐恢复最佳生长状态,镜检未观察到原生动物.

  • 标签: 单细胞藻类培养 防治 漂白粉 洗洁精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d仔猪,随机等分成17、21、28、35d断奶4个处理组(处理1、2、3和4),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d开始补饲,7~28,29~42,42~56d分别采食日粮Ⅰ、Ⅱ、Ⅲ。处理1、2、3、4分别于18、22、28、36、22、28、36、43、28、36、43、50和18、22、28、36、43、50d剖杀每次每个重复1头,共计54头。剖杀取得的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样品用于测定仔猪肠粘膜水解酶、糖原和上皮间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

  • 标签: 淋巴细胞 断奶日龄 水解酶 仔猪 肠道粘膜 上皮
  • 简介:采用0.01MPBS等渗液配制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固定液对虹鳟活体胚胎进行固定,并以蒸馏水配制的浓度为70%乙醇固定液作为对照,探讨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S-乙醇和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均可获得分散良好的单细胞悬液,但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制备的胚胎细胞悬液中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G0/G1峰较宽。而PBS-乙醇固定液制备的细胞悬液,细胞形态完整、背景较干净,细胞粘连少,几乎没有细胞碎片,流式上机检测各参数值较理想;以PBS-乙醇固定液制备2n虹鳟胚胎单细胞悬液作为材料检测,其结果与以红细胞为对照的样品检测DNA相对含量结果相一致,均为50AU。本研究表明利用PBS-乙醇固定液制备鱼类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胚胎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FCM) DNA含量
  • 简介: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酵母饲料在鱼饵料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酵母饲料的主要作用是酵母活细胞的总数量。但制粒过程的85℃约30秒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本试验主要对“龙安牌”活性酵母饲料中活细胞数在制粒过程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一、材料方法1.材料:龙安高活性酵母饲料2.方法:取酵母饲料1.0g5份,分别装入5支试管中,于85℃恒温水浴中保温150秒,每隔30秒取出1支迅速冷却后测定其细胞总数和活细胞数。

  • 标签: 饲料制粒 酵母细胞 活性酵母饲料 制粒过程 细胞总数 细胞活性
  • 简介:2005年6月份,贺街镇河东村梁某家的35头瘦肉型仔猪发生以持续性高热、猪体潮红,流鼻涕为症状的猪病。经我站技术人员出诊,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该农户的猪病情得到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防治 诊断 瘦肉型仔猪 技术人员 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