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零散养猪户的逐渐减少,养猪经营趋向规模化、大型化。为提供仔猪的母猪饲养户的饲养规模也逐步扩大。对母猪的分娩时护理难度增加。通过给母猪注射激素.人为控制母猪的分娩时间,在实际的养猪生产中有着相当实用的意义。

  • 标签: 母猪分娩 激素 试验 诱发 饲养规模 分娩时间
  • 简介:今年,我场应用LRH类似物对家鱼进行了人工催产、共孵出草、鲢、鳙鱼苗712.1万尾,比去年增产32.2%,现将催产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家鱼 催产试验 鱼苗 鳙鱼 激素 增产
  • 简介:约10000余尾注射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的鲤鱼已被生产出来,并从中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且整合了外源基因的个体143尾,也证明外源基因可传递给子代同时子代也具有快速生长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受精卵的方法,确定了注入外源基因的最佳时期。

  • 标签: 生长激素基因 鲤鱼 转基因动物
  • 简介: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新高潮中,我组去钦州地区学习调查了四天,并同地区水产局、县水产养殖场的工人、领导和技术人员开了三次座谈会,一起回顾了文化大革命前后,该地区水产战线上所发生的变化,交流了当前新激素试验进展的情况,也参加了一次新激素催产试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路线斗争和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的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 标签: 钦州 水产养殖场 技术人员 学习 领导 工人
  • 简介:鳍灯的故乡鳍灯(Brittanichthysaxelrodi),分布于神秘的亚马逊流域的尼格罗河,为尼格罗河非常珍贵的小型灯鱼。亚马逊,一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神秘国度。亚马逊流域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是保护得最完整的热带雨林,位于巴西东北部,各种毒蛇、鳄鱼、食人鱼和不知名的食肉型动、植物的存在。

  • 标签: 亚马逊流域 饲养 东北部 食人鱼 鳄鱼 毒蛇
  • 简介: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虽然有单项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未见其生物学意义,未见与喂饲转基因鲤相关的异常改变。经对出现统计学差异的各单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意义分析,对转基因鲤(阳性)各组、普通鲤(阳性对照)各组、阴性对照组各指标综合观察,未发现转基因鲤对二代雌、雄性别小鼠有生殖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鲤 食用安全 生殖 毒性
  • 简介:本实验改进了鱼类淋巴细胞培养方法,采取全短时离心方法纯化淋巴细胞,分离效果较好,使鱼血清保留在培养液中,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染色体制片时,背景清晰,分裂相多,满足了核型分析和原位杂交等研究需要。

  • 标签: 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 分裂相
  • 简介:通过用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肉浆给小鼠进行灌胃,研究转基因鲤对哺乳动物精子致畸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注非转基因鲤鱼和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不同剂量实验组,对小鼠精子的畸形率没有显著的差异。证明食用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对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安全的,初步为转基因鲤的食品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转基因 小鼠 精子 畸形率
  • 简介:猪咬尾是猪的一种常见疾病。尤以小猪为多见,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又很难控制,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令养殖户十分苦恼。现就猪咬尾的发病原因做分析,并针对病因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供读者参考。

  • 标签: 猪咬尾症 综合防治 常见疾病 生长发育 发病原因 发病率
  • 简介:龟类中有旱栖龟、水栖龟、半水栖龟之分,旱龟常年生活在陆地上或山区,水龟生活在江河湖泊、沟渠、溪涧及农田中,半水栖龟长年生活在水陆交接处的环境下。在自然条件下,龟类不易呛水或因此窒息而死亡,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因品种不同或因环境条件关系或者人为不当因素造成龟的肺呛水而死亡,养殖场内时常有发生这类病况。

  • 标签: 龟类 防治 人工饲养条件 生活 养殖场 环境
  • 简介:用17ɑ-甲睾酮混合饲料投喂诱导2批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伪雄鱼(三、四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200g和3056g),以正常二倍体群体为对照(三、四龄平均体质量2510g和3600g),采用组织学和放射性免疫(RIA)方法,每2个月采血一次研究伪雄鱼和正常二倍体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正常虹鳟和伪雄鱼精巢的组织细胞结构没有明显差异,伪雄鱼性腺组织形态与卵巢相似。3龄和4龄伪雄鱼血清中E2含量均在12月达到峰值,而3龄鱼的T浓度在12月达到峰值,4龄则在翌年2月达到峰值;3龄雌鱼血清中E2含量在10月达到峰值,4龄则在8月达到峰值,而T浓度均在12月达到峰值,进入繁殖期后E2含量开始下降;3龄和4龄正常雄鱼血清T浓度均在12月达最大值,E2在10月达峰值。结果表明,测定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浓度可用于准确判断鱼类的生殖状态,为正确利用虹鳟伪雄鱼提供参考。

  • 标签: 虹鳟 伪雄鱼 血清 激素
  • 简介:锌缺乏是由于锌补充不足而引起的慢性营养代谢病。一般在猪日粮中按营养标准添加。随着经济利益驱动。一些饲养户不按科学饲养方法搭配饲料,以饲料价格低、单调品种配料,使锌的供给缺乏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 标签: 缺锌症 断奶后 诊治 仔猪 饲料价格 营养代谢病
  • 简介:随着淡水渔业集约化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高、吃食鱼占比大以及过量投饵致使池底残饵与粪便过多,引起水质严重恶化,从而导致养殖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发病率越来越高,大量死鱼的事故时有发生。其中肝胆综合就是近年来危害北方地区四大家鱼(鲤、草、鲢、鳙)养殖的一种严重的鱼病,成鱼和鱼种都可发生。该病发病率高,死亡量大,治疗难度大,如不能及时提前发现,就会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标签: 肝胆综合症 养殖鱼类 重大经济损失 养殖密度 四大家鱼 死亡量
  • 简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淡水鱼类养殖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鱼苗的年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原有的两种催产剂难以满足生产上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经济有效,使用方便的新催产剂,人工合成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就是这样的催产剂。

  • 标签: 催产剂 促黄体素 鱼用 激素 鱼苗 淡水鱼类
  • 简介:选用几种药物对杂色鲍肌肉萎缩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土霉素效果最好,成活率到56%;磺胺间甲氧嘧啶、盐酸小檗碱、诺氟沙星的效果次之,成活率分别为46%、44%、36%;噬菌28TM的效果最差,成活率为22%,未投喂药物的全部死亡。

  • 标签: 杂色鲍 肌肉萎缩症 药物防治
  • 简介: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因长期投喂缺乏维生素的饲料而患上“综合”。在饲科添加维生素的同时,还投喂抗菌素或中草药药饵,并进行体外消毒,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罗非鱼 水库网箱养殖 投喂 综合症 药饵 饲料
  • 简介:鳗弧菌为鲑科鱼类和油香鱼的病原体,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现在我们知道它还能感染各种海产鱼类。在日本曾经有过鰤,红鰤,鲻和真鲷等海产鱼类感染鳗弧菌的报道。作者这次报道的是观察发生在虎纹圆纯稚鱼的鳗鱼弧菌感染

  • 标签: 鳗弧菌 鱼类 感染症 真鲷 香鱼 发生